摘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本文基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探讨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用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应用策略
写作能力是初中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但写作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与训练。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些许问题,如教学策略不够科学合理,使学生写作兴趣得不到保护,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下面结合实际,就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做简要分析。
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探究
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核心内容,占了语文的半壁江山。一直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投入了很大心力,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求其原因,是初中学生的写作基础还相对薄弱,他们需要教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需要在每节作文课、每次写作练习中都学到一些新知识,掌握一点新技能,以此逐步提升写作技能。但受传统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往往存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希望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升,在作文课堂上有时会要求学生背诵范文,记忆优秀作文中的字词句来为自己所用【1】。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中不十分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学生写出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平平无奇,缺少新意。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具体的讲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相对有限,导致学生既无话可说,又不会创造,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写作产生恐惧与抵触。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在语文上的发展进步【2】。
2初中语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整体思路
依据新课程标准相关规范与要求,结合学生当下写作水平以及内在学习发展需求,将初中作文教学分解出三个教学阶段,通过逐层的培养训练逐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2.1第一阶段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
在第一教学阶段,主要是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基本写作能力。教师需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进而不断探索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先丰富知识面,同时通过阅读积累下一些词句,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除了阅读外,教师也需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经历。如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形成对生活、自然的更多认识,有更多自身的感悟,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具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电视报道、家庭琐事、班级趣闻方面的观察描写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体会、思考,并将获得的感受用文字进行表达,以此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写作观察能力。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义务植树、户外集体旅游、参观博物馆、慰问敬老院等。这些活动均能增加学生的人生厚度,丰富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写作时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总的来说,在第一阶段教师要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转变学生写作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3】。
2.2第二阶段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
在第二教学阶段,因学生对语文作文有了一些的了解,并且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与积累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需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并采用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个实质性提升。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实用的写作技巧。
如在进行记叙文的教学与训练时,教师就需让学生明白记叙文的主要要素以及倒叙、平叙等叙事技巧。同时教师可让学生每周写2~3篇的周记,在周记中记录学习生活,抒发自身感想,提升写作能力。学生写好周记后,教师要能及时批阅,通过阅读批改一方面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生成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学生通过周记反映出的问题给与学生科学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螺旋式上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提上学生语感以及文学素养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多重多方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动力。如除了在作文课上进行常规的练习外,教师也可组织班级或年级学生来一场作文竞赛,利用比赛激发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教师也可经常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观影感受等,并根据学生的作品给与学生及时、得到的建议。这样可让学生的写作技巧不断得到丰富,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4】。
2.3第三阶段教学任务与教学方法
在第三阶段,教师应将作文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如从关注学生写作技巧、基础写作能力到培养学生写作风格,促进学生写作个性发展等。在这一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相关规范与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教给学生一些比较复杂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立题,如何保证立题的独特性、新颖性;如何结尾,如何提高结尾的吸引力、渲染力等。其次,教师要在作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帮助学生生成其自身的有关写作的看法,改变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等情况,让学生创作出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内容充实、情感饱满、结构完整、视角独特的优秀作文。此外,受应试教育制度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如他们只关注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中考中拿高分,怎样以一个漂亮的开头、有力的结尾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等。从表面来看,教师的上述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似乎是有利于学生。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作文教学并不适合学生。首先,当学生受到的教育带有功利色彩时,他们写出的作文也必定是向分数看齐的,是缺乏真情实感的。其次,固定的写作模板、设定好的写作框架会让学生的写作思路受到限制,让学生在写作上无法有更多的创新创造。因而在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建议教师能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在写作上的更多可能性。最后,在这一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反思、总结能力。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初中生在写作时比较依赖教师以及一些参考书籍,写作时不是自己独立思考构思而是先翻翻“作文大全”。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这一问题,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创作,逐渐摆脱对参考书籍的依赖性,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作。具体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分析自己在写作上的不足点,对自身的写作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得到具体的改进方法【5】。
结语
综上所述,写作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初中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依据新课程标准相关规范与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写作教学进行分解、细化,通过阶段式、层递式的教学逐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成明.层递式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7):73.
[2]吕楠.层递式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105.
[3]吕维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法[J].学周刊,2020(04):123.
[4]王红梅. 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22-124.
[5]王世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法的探讨[J].学周刊,2019(2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