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3期   作者:孙永梅 张昊 于春荣
[导读] 对冠心病无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有哪些效果。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无症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有哪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断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50例,其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30例),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的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持续时间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日间起始心率、夜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状态,对患者的全天心率有检测作用,可为其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称隐匿型冠心病分两种类型:Ⅰ型无症状性缺血,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很严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但临床上患者无心绞痛症状,可能系患者心绞痛警告系统缺陷,该型较少见[1]。Ⅱ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常见,发生于存在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老年人的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比中青年要高[2],本文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对比,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诊断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50例,其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22例),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8例)。两组均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0±3.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地域上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是单一变量,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患者取坐位,用75%乙醇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2.选用优质的动态心电图专用电极,将导线与电极扣好。3.将电极牢固粘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和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4.将闪光卡插入记录盒,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度。5.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6.24小时后,从患者身上按顺序拆卸记录盒,取出闪光卡;擦净受检者身上的导电糊。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的软件进行检验处理项目包含两种类别。一类是计数资料,以(x±s)进行表述,以t值进行检验;另一类是计量资料,以n(%)进行表述,以X2进行检验。利用患者的检验值进行计算,最后可得出P值,当P<0.05时,表示患者组间的观察项目存在差异性。
         2结果
        5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1例出现心肌缺血,ST段下移发生734次。其中实验组28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632次,占发生次数的%,幅度0.21±0.04mv,持续时间33.6±5.8min;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102次,占发生次数的%。幅度0.18±0.04mv。持续时间15.6±3.8min。(p<0.05)。数据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状态,详见表1。

       
        日前冠心病患者的起始心率为76.5±1.4次/min,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为22.8±2.4min,ST段位移1.38±0.24mm。夜间的起始心率为70.4±1.4次min。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为32.6±3.5min,ST段位移1.82±0.44mm。日间的冠心病患者起始心率明显较快、ST段位移明显较少(p<0.05)。数据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状态,详见表2。

       
         3讨论
        说起心肌缺血,它应该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其中常见的一种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部分与高龄、心肌梗死、糖尿病等原因损害,疼痛警报系统是有关系的[3]。临床的特点是发作时间节律性有异同,一般在上午多发,夜间少发,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一样,高发的时间仍然是在上午六到十时,可能是与晨起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和皮质激素升高都有关系。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一些冠心病的出现,甚至会导致猝死的现象[4]。如何对心脏的状态进行检测是治疗心肌缺血的第一步。动态心电图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状态,对患者的全天心率有检测作用,可为其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兰.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8-69.
        [2]李灿.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9,(15):368-368.
        [3]曾娜.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26):81-82.
        [4]麦惠珊.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338-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