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思政教育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8期   作者:胡婷婷
[导读] 在中职学校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优化过程
        摘要:在中职学校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优化过程,因为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真正达成“学校”这一教育机构的教学目的。本文基于新时代中职思政教育问题与创新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创新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普及和深入,对于中职教学中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其教育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发展,满足当前市场对技术人才的应用需求,相关中职教师就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并结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征、专业特点等,采取适宜的教学管理手段和思政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改善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为其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来促进以后就业的稳定性,社会的未来发展才能得到保障。所以还未建设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中职院校要注重该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
        (一)院校缺乏重视
        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加强思政教育,但在中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给家长和学生的印象都是差生或者是问题青年的聚集地,教学质量不高,且由于学生流失率高,大多中职院校将重心转移到了扩大招生和活动宣传上,以此保证在校生人数。我国中职院校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往往偏重于专业技能培训,对思想政治理论及文化教育缺乏重视,导致中职院校整体风气不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性
        社会发展已经逐渐现代化,因此要求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从信息化、现代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育情况,不断向着国家的方向靠拢。这里的结合实际就是要求在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时,有自主创新意识,对于好的方法不能一律照搬。要具有中国教育发展的特色,做好创新的工作,积极解决其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下,由于中职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管理工作,导致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无法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进而影响整体课程计划。这不仅仅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创新发展形成了阻碍。一般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都较为单一,教师在学校制定的相关教学办法下进行监督与管理。另外平时的授课模式也主要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没有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互动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对讲解失去了兴趣,同时也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三)学生整体水平不高
        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中考发挥失常,文化水平稍微有些落后的学生,年龄大约在十三、四岁,正值青春期开始发育,性格大都活泼好动。受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加上身心逐渐成熟,大部分中职学生在爱国主义、民族意识问题上有着明确的认知,基本上有了较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也普遍存在着自控力差、意志力薄弱等现象,很多学生对学习以及未来的专业发展比较迷茫,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和诚信意识,少部分还存在自卑、情绪压抑等心理问题。


三、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方法的应用
        (一)重视多元化教学,开展校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阶段,面对新奇、有趣的事物会展现出兴趣与热情。因此,中职学校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多多开展一些校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采用比赛、演出等形式进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当中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亦能够在体现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也形成“先做人,后做事”的正确成长观念,提升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提升方面的自主性。
        (二)采取适宜的思政教育方法
        在中职教学中,相关教师必须根据中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及时更新中职教师的思政教育观念,使其能够在应用思政教育方式时,做到身体力行,摆脱以往一味的注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教育的教学弊端,进而不断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和行为准则去要求和感染学生,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还要对中职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让其在应用思政教育方式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能够赋予时代的特征,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制定学生管理方案,完善相应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管理质量,获得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念,获得思想基础
        虽然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课成绩不高、基础不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能力就比其他学生要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一直批评学生在基础文化课学习上的不足,提醒学生他们与其他学校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而应当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在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时,要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劝导。通过教师身上体现出的爱与宽容来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他们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当中来,再通过优质的思想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的。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群体,他们面对学习时经常表现出一种相对消极、懈怠的状态,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就会想办法逃避,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中职学校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一改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回到课堂当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举例说明: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互联网设备和技术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好课件,也可以编制电子教案,播放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小视频或者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学生在接受这样一种新颖性的教学方式之后,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必然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活跃。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中职院校应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历史机遇与时俱进,重塑思政教育观,培育更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实现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郝峥.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职课堂中的渗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11):62-65.
[2]蒋晓红.新媒体时代中等职业院校政治教学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8+30.
[3]宋淑君.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87-88.
[4]唐国军.中职学校政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4):137.
[5]麦英姿.试析中职金融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2019(16):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