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具体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都属于要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总人数有52人,患者在2018年9月到2019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按照统计学方法对患者开展科学分组,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作为观察组,另一组则采用全身麻醉作为对照组,然后从麻醉指标,疼痛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开展对两种不同麻醉方法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中,诱导平均时间为(5.32±1.41)min,而在采用全麻的对照组患者中,平均时间为(6.76±1.19)min;在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为( 7.32±1.51)min、对照组为(13.05±2.62)min;在维持时间方面,观察组为(218.02±13.78 )min、对照组为(127.13±11.08)min;在术后疼痛时间方面,观察组为(51.12±0.71)min、对照组为(64.27±0.46)min;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硬膜外麻的有效率为92.30%,全身麻醉的有效率为76.92%。并且以上数据所对应的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结论 硬膜麻醉具备非常好的实用效果,在腰间盘突出症手术麻醉中,能够有效促进麻醉效果的提升,减少患者疼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
在临床中腰间盘突出症是极其常见的一种病症,它属于神经性疼痛,该类病症一般出现在弯腰较多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中,比如白领、重体力劳动者等人群中,这是因为其在工作中会一直保持弯腰姿势,这就会对腰部神经产生压迫,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神经疼痛、肢体麻木等不良症状。腰间盘突出症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非常严重,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还会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带来不良影响。虽然在现阶段药物治疗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只能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然后在手术中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麻醉来保证整个手术过程开展的顺利。如果麻醉治疗方法不当,非常容易给患者的手术开展以及预后恢复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文章就对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的具体效果开展了下述研究和分析,以期为腰间盘突出症的麻醉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到2019年7月间需要在本院接受腰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总人数有52人,按照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科学分组,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另一组则采用全身麻醉,并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前一组中男性15人,女性11人,人均年龄(57.93±4.75)岁;在后一组中男女各13人,人均年龄(55.79±2.48)kg。上述一般资料按照统计学方法来计算其所对应的P值,P均超过0.05,说明上述资料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不具备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需要经过手术前的检查,评估患者的状态是否能够进行麻醉和手术,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告知患者做好禁食禁饮,然后按照要求为患者注射一定剂量的阿托品和鲁米那,同时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就需要通过仪器来实时检测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
对照组:全身麻醉。医护人员要调整患者为侧卧位,并对其髋部、膝部进行固定,并铺巾消毒,然后通过静脉输注芬太尼来进行麻醉诱导,具体计量为2~5μg/kg,然后再按照3~5μg/kg的剂量持续输注芬太尼,同时还需要输注异丙酚和肌松药来实现麻醉维持,具体剂量为4~8mg/(kg·h)。
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医护人员调整患者为俯卧位,并构建静脉通道,从手术两椎间隙处入手来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完成后进行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的输注,所用浓度分别为0.25%和1%,以此来进行麻醉。
1.3观察指标
麻醉指标;疼痛指标;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各项数据的分析处理都需要利用SPSS20.0软件来完成的,数据在处理完成后按照(±s)和n%的形式来进行表示,用X2和t来进行检验。只有在P<0.05的情况下,才能够说明数据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以及疼痛指标的对比
在本次研究中,在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中,诱导平均时间为(5.32±1.41)min,而在采用全麻的对照组患者中,平均时间为(6.76±1.19)min;在起效时间方面,观察组为( 7.32±1.51)min、对照组为(13.05±2.62)min;在维持时间方面,观察组为(218.02±13.78 )min、对照组为(127.13±11.08)min;在术后疼痛时间方面,观察组为(51.12±0.71)min、对照组为(64.27±0.46)min。对各项麻醉指标和疼痛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在各项指标表现方面更为良好,说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并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指标以及疼痛指标的对比
.png)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通过统计患者在接受不同麻醉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数据,患者在采用硬膜外麻醉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2.30%,其中显效人数15人;然而在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中,有效率为76.92%,其中显效人数仅为11人。对比可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麻醉中,硬膜外麻醉的有效性更好,且P<0.05,数据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png)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患者因为外伤、退变等因素所引起的纤维环破裂,从而致使患者的神经根被髓核突出压迫所形成的神经性疼痛。在临床中,为了更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加快康复,经常会采用手术来开展治疗,然而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手术中还需要使患者保持一定清醒状态,所以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麻醉治疗方法来辅助手术的开展,否则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因麻醉不当而产生认知损伤、毒素反应等不良症状。与全麻治疗相比,硬膜外麻醉的精准性更高,其可以直接阻滞神经根,并且药物用量较少,对患者产生的神经损伤相对较轻,同时在麻醉维持时间方面也比较长,能够减少患者在术后的疼痛。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应用两种不同的麻醉治疗方式,硬膜外麻醉的有效率、麻醉和疼痛指标表现更为良好,并且P<0.05。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硬膜外麻醉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更强,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晓珠.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比较[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5):223.
[2]何玉娥.两种麻醉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48(6):3884-3885.
[3]黄莹,林建,陶高见,等.硬膜外麻醉下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3):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