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核电厂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建设项目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有效的整治管理实践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是公司扩充规模的唯一路径。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质量管理也从原有的大规模管理向施工化管理转化,施工化管理理念为提升工程项目质量提供了新的保障。鉴于核电厂施工进程中涉及到的范畴比较广,工序相对繁琐,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质量管理门径,从而保障核电厂施工质量。
关键词:核电厂;质量管理;有效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关键时刻,各行各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的扩大,其中核电厂的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序更加复杂,因而所牵涉到的方面也是越来越多,对于核电厂当中的工程进行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都直接对核电厂的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因而需要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不断提升核电厂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核电厂建设提供保障。
1核电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电力行业具有国家垄断的特殊属性,其不仅是一项社会基础产业,也是与国家经济体系乃至民生工程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因此,电力工程的建设工作往往具有项目建设过程周期偏长、管理过程复杂等一系列特点,下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2.1项目施工技术较为复杂
电力工程建设工作是一项涵盖范围大,技术含量高的施工工作,施工现场可能位于人迹罕至的郊区甚至是山林之中,而高空作业、爆破作业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亦是屡见不鲜。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成熟,现阶段的电力施工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使得整个项目施工工作的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
2.2项目建设过程周期偏长
相较于普通施工项目而言,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由于其重要性,必须严格遵守项目建设和审批程序,无论是项目初期的决策分析阶段还是后期的施工投运,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都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从而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的高要求,也使得整个电力项目的建设周期进一步延长。
2.3现场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核电厂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还涉及到大量的突然事件处理与信息决策等一系列工作。而为了保障施工质量,相关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往往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工作量较大,整个施工管理过程的难度也因此而提高。
2核电厂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现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导致整个核电厂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以项目管理责任制为例,很多电力施工项目在现场管理方面并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导致部分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未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自身工作工作形同虚设,给整个电力项目的质量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2.2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中国核电厂工程的电力施工及建设的分工尚未明确,双方都忽视了为切身利益所需的一些安全保障举措,致使了一系列不合乎常理的安全事故的产生,危害了核电厂的施工建设,既毁坏了公司的全盘形象,又危害了建筑工人。此外,一些安全管理人员有想法浮躁,他们的安全概念很薄弱,通常不在施工现场进行核查和监视。他们没有准确而完整的信息。尚未在安全有效的位置是否存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预防举措实行细微深入研究。
2.3施工进度管理不科学
许多电力工程在进行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工作并不科学,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企业制约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以及指导,使得施工整体工期一拖再拖,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这不仅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投入,还会使工程质量问题难以得到保证。
3提高核电厂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策略
3.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
一方面是要完善核电厂工程的施工管理体制,将施工管理体制作为核电厂工程的施工核心,深入分析当前核电厂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问题和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并指导管理者对管理进行创新改革,形成双管齐下的态势,针对于基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再者建立施工人员责任制度,提升核电厂工程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能力,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力度,完善责任制度,将核电厂工程中涉及到的各环节内容责任落实到各部门或个人,增强核电厂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对潜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及风险意识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另一方面,注意对现场施工工序的顺序控制工作,通过敲定各项目施工工序之间的实际施工顺序,为相应的计划编排的制定提供有利可靠的参考。同时,管理人员在进行搭配时要考虑到相应的逻辑关系,对整个工程的项目进度进行控制和保障,确定工程项目的预定质量;最后是加强对核电厂工程工程中合同的管理。核电厂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合同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中间纽带,在电力工程管理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合同在签订前应在法律的引导下,体现公平自愿的原则,合同条款应体现法律的强制性。同时,核电厂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对合同有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其签订和履行情况进行掌握,在实际过程中能够根据合同来实施各项监督管理。
3.2制定健全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核电厂的施工现场具有多种工作特征。制定和完善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是整顿好施工安全的根源。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指示宗旨是:责任明确,防卫为主,抓点核心,落实起点,实行封闭式管理。首先,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详尽阐述安全施工的细节,确保他们对确切、安全的操作举措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应采取安全防护举措。施工前应有充足的安全设备,如应当筹备好头盔和安全手套。倘若施工人员在施工流程中不小心丢失了安全防护工具,应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新器械,不得无保护地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应巩固安全保护投入,并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用于危险源和危险控制点。倘若条件允许,可以安排专人来操控这些风险因素。
3.3施工进度管理举措
施工进度管控是核电厂工程质量管理的首要组成部分,其控制主要包括在核电厂施工流程中规划各施工阶段的操纵工作,控制具体的控制措施,制订进度表等。不同的施工阶段选用相应的门径措施来呈现进度干系,从而有效掌握核电厂项目的进展境况。整体详细来说,该手段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门径:一是甘特图法。在施工流程中,掌握人员用线来标记开始和持续时间。该控制操纵方法的长处是可以精确地掌握基础设施项目中每个项目的工程要点,从而有效操纵进度;第二种是行政干预方案。这种方案更适合基础设施项目的流程切换或交叉操作。核电厂管理人员须要从整体企业的角度出发,处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行政管理流程,确保核电厂项目的顺遂实施。
结语
提高核核电厂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全员的不断努力实现的。通过领导的重视、培训的全面开展、沟通渠道的建立、有效性评价的不断深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已初见成效,公司将持续改进,为提高质保体系有效性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斐凯,扈红蕾.强化质量管理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8(24):18.
[2]曾建华,王兰兰.技术管理在核电厂机组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8(13):192-193.
[3]姜秀刚.技术管理在核电厂机组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9(01):81-82.
[4]詹峥萍.核电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分析[J].机电信息,20159(27):175-177.
[5]乔莎梓.火电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和改进研究———以1000MW电站施工项目锅炉安装为例[J].山西电力技术开发,2019,9(1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