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0/7/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1期   作者:冯秀秀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逐渐促进了我国的水资源高效利用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逐渐促进了我国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利工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即防渗技术,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出现渗水的原因,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水利工程中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进行仔细研究,最后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及其要点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
         引言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农业建设以及灌溉施工过程中进行水资源运输时,通常都会采用渠道运输形式。我国在建立水利工程方面相对较早一些,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仍在运用这些渠道,并且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新,进而导致渠道发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水渗漏等。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应重视在农田水利中运用渠道防渗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出现渗透的原因
         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灌溉又常常出现渗透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田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也会造成大量水资源被浪费,降低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率。灌溉渠道出现渗透的原因有很多,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工作者都未经过专业化培训,在进行渠道施工时往往存在操作不规范、技术应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最终建设质量受到影响,为后期应用预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地理环境因素决定了农田灌溉的方式方法,如果农田灌溉的设计人员不能对辖区范围内的地质问题进行全方位考量,土地及地下水中酸碱性物质含量就不会被测定出来。目前常见地质情况有湿陷性土壤、沙土土壤、盐性土壤等,其中盐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如果农田水分缺失后,就会析出盐分,侵蚀土壤,而且后期灌溉渠道建成,土层中含有的酸碱物质就会开始侵蚀渠道材料,引发渗透问题。建设防渗渠道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仅需要在原有渠道工艺上进行改造,就能够实现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等目标,在可行性上具有巨大优势。
         2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分析
         2.1水泥以及土料防渗技术的应用
         在渠道发生渗水现象后运用水泥以及土料防渗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渗水现象再次发生。并且土料和水泥是非常常见的材料,可以实现就地取材,能够有效地减少防渗运用的资金成本。但是运用水泥和土料防渗技术有一定的缺陷,如果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情况下会导致土料和水泥逐渐失去防渗的运用效果,因此,较长时间运用土料以及水泥防渗技术不能满足农田水利渠道的防渗需求,并且在天气偏冷的地区中很少运用水泥以及土料防渗技术,更多的适用于气温温和的地区中,或者在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渠道中运用水泥以及防渗技术会更加有效。在运用水泥以及土料防渗技术时,应针对渠道周围的树根以及土壤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水泥和土料的原材料进行合理判断,只有运用最为合适的原材料才能够保证渠道防渗效果。
         2.2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作为农田水利渠道中的新型防渗技术手段,不受农田水利渠道建设中的环境因素、地质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影响,在不同地区中的农田水利渠道中都能够进行运用。运用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进行渠道防渗施工能够有效地弥补农田水利渠道的土质缺点,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避免非常多的漏洞。在运用混凝土材料防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搅拌,搅拌的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质,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严重影响防渗效果。


         2.3渠道断面设计防渗
         设计好渠道断面设计能够强化防渗效果,在设计渠道断面之前,要了解地区的地形地势以及土质情况,合理控制渠道水深与河宽之间的比例,做好后期数据校对工作,例如核对参数时可以使用机电排灌标准,确保渠道断面设计尺寸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设计需求。等待图纸结构确定下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进行填方、挖方等工作,协调好设计点与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对渠道进行放样处理之前,规范地面平整度,保证后续施工能够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2.4引进新兴材料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人口基数也在越变越大,水资源使用量每日剧增,可供人类社会生产使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为确保自身生活,开始有更多的人重视资源的节能利用。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渠道应用中会有很多涉及水资源利用的内容,所以需要在对防渗渠道施工时做好节能环保措施,避免资源的浪费,让水资源被发挥出最大价值。新兴材料的崛起代表农业工艺技术开始向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例如土壤固化剂就是当前应用程度较好的一种新兴材料,虽然其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固化效果,但是土壤固化剂抗冻能力较差,无法适应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且土壤固化剂的应用寿命比较短,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我国研究人员也是针对实际情况与渠道施工特点进行不断研究,争取尽快研制出使用效果好且经济实惠的防渗技术。
         2.5沥青材料防渗技术的应用
         (1)运用埋藏形式的沥青薄膜防渗技术在运用这种技术之前,要对渠道周围的杂草等物质清理干净,然后对要进行施工的农田水利渠道进行平整化处理,并且在渠道上要喷洒些水,运用喷射机器设备在渠道上喷洒热沥青,使得渠道上面形成水膜,针对于这层薄膜,厚度应保持在5mm以上。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沥青具备一定的抗老化作用,满足于农田水利渠道的防渗需求,需要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通常情况下都会通过铺筑素土的方式实现养护。(2)沥青席防渗技术在运用沥青席防渗技术时,要运用到油毡以及苇席等类似的材料,然后与沥青层相结合形成卷材,再将卷材铺设到渠道中起到防渗的作用。在铺设卷材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相互搭接施工环节,最后要将接缝进行连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热沥青进行连接。
         2.6混浆砌石防渗
         混浆砌石技术就是在利用机械设备来搅拌砂浆,混浆砌石技术的使用时间为3-5h,而搅拌混浆的时间为3~5min,一旦砂浆凝固就无法使用。建设本项目时应用的砂石材料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选择。经过现场踏勘与调查,选在阿尔斯兰巴格乡烽火台砂石料场,该料场砂砾石储量丰富,从棵粒成分看以4-8cm粒径占多数,该粒径占36.7%,2-4cm占24.3%,大于8cm的粒径占17.22%。砂为细砂,砂含量22%-26%,含泥量8.4%,云母含量3.6%。已开采的砂砾石料场的供给完全可满足项目建设对天然建筑材料的需求。砌筑过程中一旦砂浆发生渗水或离析情况,需要在进行砌筑前采取二次搅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践行绿色生态目标,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积极使用防渗透渠道施工技术十分必要。在建设防渗渠道时,要结合实际地址特点,科学选择施工材料,提高农民高新技术应用意识,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确保防渗透渠道建设质量与应用效果,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绿色生态等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宏斌.新时代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难点及突破口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8):73-75.
         [2]岳德荣.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对策分析[J].治淮,2019(4):57-58.
         [3]朱江.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J].珠江水运,2019(17):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