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水平紧密联系,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应用土建施工技术,确保土建施工质量达标。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究了强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规范化应用的同时各工种间协调配合,最大化提升土建施工技术水平,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以及效益目标。
关键词:强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研究
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土建工程属于基础性工程,涉及面广、交叉作业多、工序复杂化、环节要求高等土建施工的主要特点[1]。施工技术应用以及管理是土建施工中的关键点,施工企业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土建施工质量要求以及技术要点,高效应用多种施工技术的同时全面管控,提高土建施工安全性以及整体质量。
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1、基坑支护技术
土建施工之前,施工企业要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勘探工作,了解现场土质、水文、地下管线等情况,科学设计支护结构、选择机械设备,明确开挖的要求、顺序、深度以及坡道位置、坑边荷载、降排水对策、支护类型等,制定基坑支护方案,规范化指导基坑支护。从现场环境、临边防护、坑壁支护、坑边荷载、土方开挖、变形监测等方面入手,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相关规定[2],灵活应用基坑支护技术,合理开挖、回填土方的同时高效控制地下水,科学选择基坑支护形式,比如,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将支护、防水、挡土等协调统一,动态控制基坑深度、宽度,防止支护结构变形数值超过规定范围,保证基坑支护质量,为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牢固性、耐久性等埋下伏笔。
2、钢筋以及模板施工技术
针对土建施工技术标准以及质量要求,严格测验应用其中的钢筋,避免存在质量隐患。以土建施工图纸为基点,明确钢筋的长度,预留搭接长度、弯曲长度,准确标记钢筋弯曲位置的同时加工钢筋。随后,彻底清理钢筋接口位置,对钢筋进行焊接处理、机械连接,控制好钢筋接头。根据先后顺序,绑扎钢筋,在绑扎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预留好保护层、孔洞位置,仔细检查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在接头错开的基础上合理搭接钢筋。就底板钢筋而言,主受力钢筋放置在底层,其他钢筋放在上层,底部钢筋的下方还要放置一定数量的砂浆垫块,在加工、连接、绑扎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高钢筋施工的技术水平。此外,根据模板施工标准以及流程,巧用技术手段,规范化组装顶板模板、拼装柱模板。在安装过程中,针对性处理模板拼接的缝隙、接头,防止浆体流出,确保模板更加安全、牢固。
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涉及多个方面,搅拌、浇筑、振捣等。根据土建施工设计图纸、土建施工基本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结合建筑工程建设区域气候、土建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混凝土运输的要求、时间、路径等,针对性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从源头上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随后,以配合比为基础,科学选择的同时规范化操作搅拌机,根据投料顺序,灵活应用投料方法,比如,一次投料方法、两次加水方法[3],依次投放混凝土原材料,准确控制每次投放的数量,控制好搅拌的时间、次数、速度等,高效搅拌的同时提高混凝土整体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输搅拌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施工有序进行。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钢筋、模板,明确浇筑流程、侧重点以及方法。浇筑中,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的浇筑方法,要根据钢筋结构特征、密集度,调整混凝土浇筑中下落的高度,不能超过3米。为了精准控制混凝土下落高度,大都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如果应用其中的是平板振捣器,混凝土分层厚度要小于200毫米。与此同时,混凝土浇筑尽可能连续,对于无法连续浇筑的位置,间隔时间不能太长,随时观察浇筑各部位钢筋以及模板变形、位移等情况。浇筑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及时振捣混凝土,确保浇筑的混凝土充满钢筋以及模板各部位,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度、均匀度。振捣中,施工人员要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灵活应用振捣方法,将人工振捣、机械振捣结合[4],合理选择插入位置,彼此间距离适中。
快速插入的同时缓慢拔出振捣棒,准确控制插入深度,进入到下层混凝土,提高各层混凝土中间位置的密实度,避免出现缝隙等问题,连续振捣的同时控制各个插入位置的振捣时间,混凝土表面没有出现气泡、下沉、泛浆等问题,便可停止振捣。
二、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管理
1、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根据土建工程施工特点以及技术标准,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严格会审土建施工图纸,搜集各类施工技术资料,提高各类材料以及设备进场要求,勘测土建施工现场的同时细化分析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比如,环境气候、水文、地质条件[5],包括施工现场的危险点等,制定施工技术应用方案、应急处理方案的同时明确施工技术应用要求、流程、重点、注意事项,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技术指导,在协调、配合的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交底。此外,施工企业要根据土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制定合理化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责任、监测、检查、测验等制度,相互作用的同时加大施工技术监管力度,促使各类施工技术应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2、部门协调配合责任追究,重视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安全管理
施工企业要从施工技术应用以及管理层面入手,围绕土建施工流程、施工工序、施工重难点等,有机联系各部门,在协调、配合过程中有序展开土建施工。根据制定的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人员在各类施工技术应用以及管理中的责任,针对土建施工技术应用中呈现的问题,追究相关岗位人员责任,在批评、教育、处罚的过程中科学处理技术问题,加大关键部位的控制力度。施工企业还要重视施工技术应用中的安全管理,以施工技术为切入点,做好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测验、调试应用到土建施工各环节的机械设备,加强作业人员技术操作管理,防止施工技术应用中设备故障、各类风险不断发生,在技术保障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土建施工安全性。
3、监测、监督、检查以及测验结合,严格控制施工技术质量
施工企业要将监测、监督以及检查结合,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动态监测各类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持续跟踪、精准反馈作业人员技术操作情况,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技术操作,在纠正的过程中强化技术管理。在监督、检查结合的基础上测验土建施工各部位质量,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技术质量,促使基坑支护、钢筋施工、模板施工以及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等更加科学化,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效果以及土建施工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土建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性环节,施工企业要针对土建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施工工序、交叉作业等,准确把握土建施工侧重点、施工技术要求,全面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等,促使土建施工更加安全,各工序质量合格,提高土建施工综合效益以及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师剑.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强化管理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6):240-241.
[2]刘桄岑.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强化管理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1):340-340.
[3]赵彬.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强化管理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35):136,138.
[4]俞希秧.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强化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664-664.
[5]鱼新.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强化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4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