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给水管道与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技术,并提出了不同布置设计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如建设要求、造价成本以及运行效率需求等,来提高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运用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输水管网;截流式排水管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给排水管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环境、新建工程地质地貌复杂性的影响,使得管道布置设计技术无法满足需求。为此,研究人员应对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在明确局限控制工作开展方向基础上,提升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划的科学有效性。
1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的应用现状
作为维系城市运营正常化的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工程,其建设应遵循科学系统原则进行规划设计。然而,因工程所处的现代化建设环境日趋复杂,管道布置与设计技术运用存在诸多不利条件,这不仅降低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会影响城市防洪排涝与废水处理工作的开展。为此,应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通过分别讨论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运用情况,来提高整体建设效果。
2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2.1确保管道位置的准确性
管道位置的准确性是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当中最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这个问题,既关系着管道使用起来的效果,也关系着管道施工时候的难度。只有确保管道布置设计时将管道都放到准确的位置上,施工过程带可以有真正的保障。为了做好管道位置的确定工作,我们需要在进行管道布置设计之前,做好市政水资源情况和所在地区地质情况的调查工作,从而保证在进行管道的布置设计时不会因为前期准备工作的不充分而导致的管道位置偏移。其次,对于设计人员的监督,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这种监督,并不是出于对设计人员的不信任,而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布置设计出现失误的概率。除此之外,市政的给排水管道建设是一个工程量很大的任务,这项任务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只要有一点点的偏差,就有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在监督方面投入一定的资源,实际上是为了防止更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2保障管道材料的质量
在给排水管道的建设过程中,限制最终管道施工质量的因素往往不是施工技术,而是管材质量。如果管道的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么无论我们使用多么先进的施工技术,也不可能建设出人们满意的管道工程。质量差的管道的过流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少量的降水就会出现满负荷情况,污水排出困难,也有可能会造成优质水源的损失。更严重的是,由于漏出的水可以渗透到周围的土壤当中,可能会造成路基或者是房屋地基的损坏。此外,管道当中存在的一些污水,有可能由于土壤的毛细作用来到地面,对于城市的面貌有着恶劣影响。排水管道里流动的水大部分都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这些经常是污染浓度高的污水,一旦进入土壤,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3市政给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策略
(1)输水管网控制
输水管网,包括将水资源从自然储存状态输送至水厂的原水输水管线,以及将清水从城市水厂输送至管网的输水管线,因此,其运行控制效果会对水厂供水带来影响。为此,输水管线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人员应结合地形与管线设计情况来提升水资源输送效率、质量。
(2)水管网控制
配水管网是指,将经水厂处理的清水输送至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网的系统。根据不同的作用,配水管网主要由干管以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干管到用户的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组成。
干管管径较大,用于输水到各地区,其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至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沿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在用水量较大的街区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布置,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和重要道路下通过,以减少今后维修开挖工程量。分配管是从干管取水供给用户和消火栓,管径较小,以将干管输送来的水资源进行分配。接户管,主要用于用户家中用水管道的接入。
(3)给水管道规划控制
由于城市对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需求不同,因此,规划控制人员应结合市政平面规划图进行统筹设计调整。1)将水资源供给安全可靠性作为依据,通过保证水资源污染影响,来将断水范围控制在理想状态。2)当满足城市基本供水需求后,就可尽可能控制管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3)通过对给水管线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来强化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即将水压水量控制在既定范围内。
(4)控制管道设计分类
从当前市政给水管道设计工作开展市场环境可以看出,可供选择的布置形式有两种,即环状管网设计与树枝状管网设计。
环状管网设计,需采用管状回旋结构,即在管网主要干线上进行出入口的设计规划,以为管状系统内的水资源循环目标提供条件。此外,环状管网设计,还可以减轻水管内部水锤所带来的压力影响,进而提高管网运行控制的安全性。但此设计布置方式,所需的管线较长,因此,造价成本较高。
树枝状管网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自然形態分布,一条干管分布大小不一的支管。与此同时,不同支管负责一定区域的供水。然而,由于管网采用单向直通式设计,因此,支网与干并不具备循环流动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因构造简单,供水安全系数不高,可靠性差,运行使用过程,管线易出现故障,会导致下游管道断水现象。
4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策略
(1)正交式排水管道控制。正交式排水管道布置方式,主要应用于地势向水体有一定程度倾斜的地区。实际布置设计运用过程中,因正交式排水管道遵循最短距离原则,采用干线排水管道规划设计,所以,管网建设的造价不高且具备排水速度快的特征。但该管道设计形式,很有可能导致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河流,进而导致水资源污染现象发生。故而,正交式排水管道布置,仅适用于无害废水管道设计,如雨水排放等建设条件。
(2)平行式排水管道控制。为解决城市地形地势的落差大的问题,市政排水管道设计应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如此,排水管道就可利用工程项目所处环境的地形落差,来提高管线中水流压力的均匀性,进而规避因局部落差较大而出现水压增加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平行式排水管道布置设计,需结合所处地形地貌条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将无法满足平行铺设效果需求。
(3)截流式排水管道布置。截流式排水管道布置方式,是在正交式排水管道基础上进行的,即通过敷设主干管对不同干管排出的污水进行截留,进而输送至污水处理厂。从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截留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处理厂规模也增大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国内外在改造老城市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时,通常采用这种方式。故而,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设计技术运用的可靠性。截留式布置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运用的合理与否,需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以提高管道布置设计工作的适用性。事实证明,只有这样,不同建设条件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才能可靠的服务于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军华.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80.
[2]姜天.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1):5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