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感染性疾病科;应用效果
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疾病相比较其他疾病,具有特殊性,所以在护理措施和护理方法等方面也与其他科室有着一定的差异,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恢复速度。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性疾病科中的实施,能够提高和改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在尊重患者的同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1]。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传染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为(46.57±3.54)岁;研究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为(46.45±3.56)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病情监测和控制、预防传染等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传染科患者在入院后,因为疾病特征,容易出现焦虑、心慌、紧张等负性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案例,给予患者一定的关怀和鼓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后续的治疗做好前提准备。②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性管理。因为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疾病具有传染性,护理人员在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防护措施,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也要掌握好方式和程度,不能让患者有心理负担。③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情感关怀,照顾患者生活和身体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情感交流。④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给患者讲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传染疾病的认知度,确保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分值超过80分,表示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优秀,分值超过60分,表示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合格,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png)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科,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护理难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护理方法,只是执行基本的护理流程,已经不能与感染性疾病科疾病特征相适应,其并没有依据感染性疾病科疾病的特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故导致护理效果不佳。
人文关怀护理的出现为感染性疾病科护理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依据,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2]。通过对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照顾,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消除患者因疾病特殊性造成的紧张、恐慌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大程度获得患者的信任,确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针对感染性疾病科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感染性疾病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人文关怀护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107.
[2]韩高娃.人文关怀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9,5(05):88-89.
[3]徐凤.人文关怀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