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要求明确施工对象以及施工规模,综合考虑施工企业以及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合理辨别建筑施工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现如今,我国建筑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构建
引言
新时期,建筑行业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很多新兴科技产业,有些行业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创新,在施工管理中不能仅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而是应积极创建新型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技术,构建系统性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能力不容小觑,当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问题时,就会在互联网媒体上引起强烈的关注,进而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将会影响到工程的效益。所以,现阶段做好安全管理就具有重要意义:①良好的安全管理手段可以有效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避免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受到伤害。②良好的安全管理手段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会出现延误工期的现象。此外,良好的安全管理手段能够为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施工质量的良好。最后,良好的安全管理手段能够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2.1企业对安全管理重视度低
在调查期间发现大部分施工企业并不重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都停留在文件设计方面,并没有将文件内容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使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监管员工的职能作用,从而导致施工作业期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2.2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据此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但是,在当前的施工管理中,有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质量和工期的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比较高,而对于安全管理工作重视度较低。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3.1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开展施工作业期间,需要明确安全施工原则,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作为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同时还应该加强施工组织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现场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明确国家在建筑施工方面给出的要求,遵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一定要标准化管理。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在施工培训期间进行安全知识普及,使工作人员明确施工特点、施工条件、施工方法,并掌握符合施工进程的安全管控要点,分析以往工程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可以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防护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能使施工人员形成安全防患意识,这样便可以结合施工工艺要求,有机开展安全防护作业,配合安全管理部门执行安全监管工作,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规范施工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2构建安全管理技术体系
施工单位应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技术体系,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需要注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于不断变化中,要求技术人员对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考察,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周期性审核,同时还应注意对施工图纸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图纸质量。
另外,还应注意加强技术管理,将整个建筑工程分为多个分项组织施工,在各个分项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审核,为后续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除此以外,还应建立健全项目检验评价标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质量或者安全不合格问题,则应及时做好调整,确保符合上述标准要求。
3.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管理期间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以往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作业期间,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力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源头管理控制机制。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属于露天高空作业,另外施工现场交叉、作业繁多、人员密集、工作环境恶劣,这些因素的出现,都在极大程度上增添施工的危险性,为了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力度,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部门,每一项目每一工作人员身上,当事故发生后可以及时找出责任人,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作业,避免人员因素对施工造成干扰。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加强班组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稳定队伍,明确职责,搞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要点
4.1施工前期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察,编制勘察报告并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施工现场地质地形条件、施工要求等确定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对于施工安全会产生较大影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掌握安全施工专业技能,在培训完成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并确保持证上岗。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些施工环节危险性比较大,比如高空作业,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合理判断施工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另外,施工单位还需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分析;根据施工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基础施工方案;检查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条件和性能等。
4.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为施工班组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在施工现场入口、出入通道口楼梯口、临时用电设施、爆破物等危险部位,应根据国家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另外,还应根据施工现场地质环境特征、气候环境特征等,采取适宜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果需暂停建筑工程施工,则还需对施工现场做好防护管理工作。
4.3竣工阶段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可能需进行维修管理。对此,在建筑后期维护管理中,也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组织各部门参加会议进行讨论,并发表个人意见。最后,组织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经验进行汇总,为后续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诸多环节,并且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同时最好安全管理工作也对我国的建筑工程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管理者亦或是施工者都应增强安全管理意识,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完善施工体制结构,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提高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力度,进而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风险,保证企业利益,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宏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思路及技术构建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182.
[2]倪银伟,王凯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2):49.
[3]王颖超,王韶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8(04):34-36.
[4]岳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248-250.
[5]王春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智能城市,2017,3(0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