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与改善对策的研究 --以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0期   作者:李剑
[导读] 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不只是空间环境方面的建设与改善,
        摘要: 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不只是空间环境方面的建设与改善,而且还包括产业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在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环境三部分相互关联、相互支撑,三者互为一体,维持农村社区的运行,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因此,本区域的美丽乡村规划更注意乡村地理地貌环境,立足于村庄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设特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村庄整体风貌明显改善、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为主要目标。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保护;综合整治
1.研究背景
        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坚持立足“三区”定位,“三创”并举,突出“一库两街三路”,强化“三个保障”,确保“两个目标”总体思路下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城律村等十个村庄进行建筑整治、道路硬化、公共设施建设、水生态环境改善、市政管线建设等综合整治,使村庄整体风貌得到明显改善,建设成为文化融合、商贸繁荣、永续发展、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2.美丽乡村体系建设重点
2.1“美丽乡村”产业经济发展重点
        在巩固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倡农村产业多样性发展,重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援助,重点培育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发展 “造血机能”,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2“美丽乡村”社会文化发展重点
        尊重并保护乡土地方文化,注重传承和发扬乡土特色和乡村文明。在改善乡村物质空间环境条件的同时,注重保留乡村自然和文化景观。对具有乡土景观特色的地形、地貌予以尊重和保护,对具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村庄居民点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适当保留。
2.3“美丽乡村”空间环境发展重点
        注重乡村基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用地功能之间的道路与交通联系,提升村庄的对外道路交通能力。应当更加注重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对生产、生活废水、废弃物等予以综合治理,加大对乡村污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措施力度,在资金、适用技术和建设施工方面予以重点落实,从根本上保障青山绿水美好家园。
3.美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3.1产业发展导向
(1)现代都市农业是发展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都市农业是受城市经济社会所影响的农业活动,更加突出与城市的互动关联。传统农业受物质短缺的约束,只注重物质生产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其内涵逐步拓展,包括物质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此,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以都市农业为导向,适当培育新兴服务业,促进各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收入来源,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
(2)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两条主线
        菜篮子——当前都市农产品的供给已经度过了短缺时代,转向品质化、特色化和健康化,外域生鲜产品供给的可靠性低,价格波动性大。为了满足本地大量的需求,都市郊区发展农副产品成为必然的选择。
        后花园——面向都市强劲的假日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村庄可以满足都市人群向往田园的期望。
3.2产业发展目标
(1)促进民生,保障农业,壮大集体经济
        为了促进民生进步和农业生产的保障,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造血机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以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新增就业岗位,保持社会的稳定。

(2)盘活内部资产,创新增收模式
        推动建立村庄内部的造血机制,以村民增收为主要目标,通过一产经营、新增就业和盘活资产等多种路径,千方百计为村民探索增收路径。
3.3 产业发展策略
(1)一产增效,发展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
        结合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区等,设置农业生产加工区,用于农产品加工、包装、冷 藏等功能。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B2C等线上交易(如淘宝)。
(2)二产配套,推广蔬菜基地设施化、无公害种植,培育特色农产品
        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园主要由政府投资,采用有机种植的方法培育安全的蔬菜,同时联合科研单位试育蔬菜新品种,增强本地蔬菜的品质和竞争力。水果种植园立足村庄传统特色西瓜、樱桃,开发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条件的高经济效益果品。结合农 业观光旅游产业开展游客观赏、采摘、教育、交流、展示等活动。
(3)三产拓展,拓宽产业发展思路,落实可操作的农村养老和农村旅游产业。
        以“农耕体验、乡土怀旧”为卖点,大力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城郊休闲游等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从而带动村道路的建设、运输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餐饮业的发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等等。
窗体顶端
4.美丽乡村的发展优化
        从美丽村庄体系构建层面上看,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内的十个特色村庄,受青岛“城市圈”城市化辐射带动影响,将迎来跳跃式发展。
4.1城律村
        城律村作为“外来型”农村社区单元,毗邻镇区和胶州城区,未来将承担一部分镇区经济发展的物流、贸易功能,以秀水、商贸村主题,打造成为胶河流域重要的综合商贸基地和宜居地。
4.2葛家庙子村
        葛家庙子村将以秀水、文化村主题,以胶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为基础,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相融合,打造成为胶河流域重要的生态文明村。
4.3大庄村
        大庄村作为“外来型”农村社区单元,又是区域内重要的生态农业组团, 将以秀水、生态村主题,主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观光旅游产业相融合,打造成为胶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农旅村。
4.4冯家庙子村
        冯家庙子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处于生态农业休闲区,将依托胶河岸域的生态林场,发展优质树种种植。稳定酥梨种植面积,扶持优势梨区,打造以秀水、梨花为主题的生态农林村。
4.5张家屯村
        张家屯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主要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将以南山万松园景区为基点,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南山森林体验式教育基地。
4.6东姚家屯村
        东姚家屯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处于南山生态文化区,将依托胶河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凉爽气候,全力打造自然休养林板块,形成集休闲游憩、旅游度假等一体的大型生态养生综合服务基地。
4.7戴家太洛村
        戴家太洛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处于生态水源保护区,将依托胶河万亩林场,深度挖掘绿色生态元素,增加珍稀苗木品种,发展成为特色名贵花卉产业基地。
4.8河外村
        河外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处于生态水源保护区的交通枢纽村,在一定做好胶河水源保护的基础上,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种养基地,发展成为中药材良种繁育产业基地。
4.9谢家屯村
        谢家屯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处于生态农业休闲区,依托胶河岸域的生态农场,加快以有机蔬菜为重点的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农家乐与现代农业相融合为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基地。
4.10王家小庄村
        王家小庄村作为“内生型”农村社区单元,王家小庄村处于生态农业休闲区的偏远地带,将以秀水、果蔬园艺村主题,重点发展暖热带果蔬特色园艺作物,打造成为胶河流域重要的生态果蔬园艺村。
窗体底端
结束语:
        本区域的美丽乡村规划更注意乡村地理地貌环境,立足于村庄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设特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和增加村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初期行动主要推进基础建设,并试点合作社的共赢模式。通过对村庄进行建筑整治、道路硬化、公共设施建设、水生态环境改善、市政管线建设等综合整治,使村庄整体风貌得到明显改善。远期行动通过多元化合作运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崔理想.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1803:60-64.
[2]宣日锦.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挑战和对策[J].中外建筑,2016,10: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