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为慢性心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应用效果。目的:选取本院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对应常规护理、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观察两种模式下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心衰患者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遵循并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护理措施落实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人文关怀;慢性心衰;护理;应用效果
慢性心衰是一种患者的心肌组织在疾病的影响洗案导致动脉供血量不足或静脉淤血等不良情况,在临床学中属于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患病者常以呼吸困难、乏力、睡眠障碍等不良症状表现,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在医学中不仅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疗,还需要搭配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在疗效上起到理想效果。有相关文献记载[1],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病情疗效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将患者生活质量,有鉴于此,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择期日期为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计算机辅助下将患者均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58-78岁间,年龄平均(51.11±8.32)岁;病程为3-8年,平均病程为(4.63±1.21)年,组间完成一般资料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差异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遵循医嘱给予对应护理方案,密切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在发现存在不适症状或者并发症后立即进行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时,将病房的卫生、温度等环境情况进行整理调节,为患者营造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室内通风。②个性化干预。患者在进行点滴注射药物时候名护理人员为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放置再次点滴治疗对患者造成二次疼痛;在病房中放置图书、报纸或者播放轻松类型音乐,缓解患者住院期间的寂寞感受。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候,为患者进行舒适的体位护理,通过舒适的体位缓解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患者端坐于病床上时,护理人员为患者更换软垫,缓解患者肺部淤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并尽量满足,以此建立护患间的良好关系。③心理干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不良情绪时候,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通过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内容为患者提升疾病认知水平;通过成功案例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面对患者有疑虑时候,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解答。通过心理引导,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到治疗中来。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检测[2],评估项目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每项评分满分为100Feb,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中需要对照分析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对计算所得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完成描述性统计,还有检验、回归分析等内容,所得结果P<0.05则提示统计学处理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生活质量
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请见表1。
.png)
3 讨论
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的病痛折磨导致患者内心情绪的低落,由于慢性心衰需要通过长期的医学治疗,部分患者担心治疗需要承担过多的经济费用,心理压力较大,因而对于医院的治疗难以配合,造成治疗进程的缓慢。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模式克服了患者应病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患者的孤独感、无助感降到最低,以积极的信心配合护理操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于医院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综上所述,为慢性心衰患者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遵循并贯彻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护理措施落实和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晶.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8,35(06):728-729.
[2] 鲁敏.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J].智慧健康,2018,4(0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