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风险管理在冻干粉针生产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   作者:陈丽
[导读] 本文先介绍质量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再深入研究冻干粉针生产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希望为今后的冻干粉针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摘  要】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药品生产的法规条例,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只要企业重视风险评估活动,才能实现对药品质量的管控。冻干粉针采用非最终灭菌生产工艺,产品的风险度较高,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为此更要加强质量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冻干粉针最终的生产质量。本文先介绍质量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再深入研究冻干粉针生产中质量风险管理的应用,希望为今后的冻干粉针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质量风险管理;冻干粉针;生产;应用

        药物质量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必须要加强管理,而质量风险管理则完全符合要求,可以找出药物生产存在的隐患问题,并且将危害控制在最低。本文主要选择冻干粉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因为冻干粉针生产风险较高,通过质量风险管理的合理应用,可以找出生产中隐藏的风险问题,提高冻干粉针生产质量。
        1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1.1原则
        质量风险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制药安全,为社会公众提供放心的药物,主要有三大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医药领域利益联系比较复杂,很大达到一个各方满意的共识,但是各方都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就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二是科学性原则,在质量风险管理时要时刻注意科学知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方法,实现对药物的质量风险管理。三是经济性原则,除了要满足社会公众的用药需求,还需要注意控制生产的成本费用,避免在高风险事物上投入过多的资金。
        1.2实施步骤
        一是管理的启动环节,启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确定实际的评估目标,划定好评估的范围,找出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接下来还需要构建专业的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同时拥有专业技术。在完成准备工作以后可以收集产品相关信息,了解潜在的风险点。最后,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管理工具,制出专业的活动报告。
        二是风险评估,主要是了解药物产品存在的潜在危害和真实危害,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首先要展开风险鉴定,主要是利用丰富经验识别存在的干扰因素,找出可能出现风险的关键点。接下来展开风险分析,也就是分析之前发现的风险点可能出现的危害,并且得到危害概率及程度。最后则要展开风险评价,也就是比对风险发生概率,实现定量评估。
        三是风险控制,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措施将风险危害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状态,这个过程包括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两个步骤。风险控制主要是考虑“风险是否可以接受”、“若风险不可接受,降低风险该采取什么措施”、“风险与资源之间如何达到平衡”、“是否有新风险引入”这四个问题,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风险降低的目标是调查所有的危害程序和步骤,当风险超出接 受限度时,采取相关措施来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危害的检测能力。风险控制措施的重点应是预防措施,比如通过设计增加全性、在产品工艺中添加措施以及安全警示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控制措施不能引入新的危害或者是其他危害严重性增加。
        风险接受是管理者审核风险是否可以被认可或者需要执行一个新的降低程序。风险接受的标准是由管理者制定的质量风险方针所决策的,并且要有具体的文件来详细描述接受水平。任何的风险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因此只要风险处于可接受的状态,就认为已经采取了最好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风险接受的决策也要考虑风险和效益的平衡。
        四是风险沟通。

风险沟通是风险管理小组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风险信息共享,在风险管理活动的任一程序都可以进行风险沟通,这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过程。风险沟通不仅是制药企业管理者与风险管理小组的内部沟通,也包括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监管部门等的外部沟通。沟通的内容有:风险是否存在、风险性质与形式、风险发生概率和严重性、风险检测能力、预防与控制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引入新风险等,最为核心的是将活动实施情况和评估结果告知相关人员。沟通的方式可以多样,如风险记录文件、通知、简报、内部刊物、电子邮件和网站信息,最直接的方式可以由风险管理决策者主持会议,能够确保信息清晰、方便讨论、接口顺畅,确保质量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
        2质量风险管理在冻干粉针生产中的应用
        2.1冻干粉针生产风险识别
        冻干粉针生产风险识别是分析生产过程中失效模式的过程,主要是识别哪些干扰因素对最终产品质量有影响。风险识别可以参照企业历史资料,尤其是近年来生产过程中偏差的统计,然后还可以通过相关人员的已知见解和丰富经验等信息收集各风险点及相关危害,同时设备供应商提供的失效模式相关资料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例如对胶塞清洗和灭菌过程进行风险识别:首先,胶塞清洗前要对纯化水、注射用水水质进行检查,水质不合格直接影响胶塞清洗效果。然后检查清洗机清洗洁净度是否达到生产要求,设备不洁净会存在胶塞污染的风险。另外,清洗参数设置不当也会造成产品微粒超标,灭菌参数不当会存在微生物内毒素等污染风险,干燥参数不当残留水分会引起微生物滋生和最终产品水分超标。最后,胶塞灭菌后储存超过时限也会存在污染风险。
        2.2生产工艺中的质量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措施,将风险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状态,这个过程包括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两个步骤,而且风险控制措施的投入要与风险大小相匹配。具体风险控制方法如下:(1)清洗灭菌控制。冻干粉的生产环节中,基础风险控制环节,即确设备的保清洁和灭菌的质量,以确保冻干粉的无污染性质,提高生产质量。(2)检查排水处理质量,正常情况下,设备在清洁、灭菌后,其内部积水也应及时排除,以保障工艺流程中的纯净环境。为了保障基础设备内部的积水无残留,应及时给予检查处理,如加强坡道、盲管设备的检查,保持设备的应用可靠性。(3)按照sop标准流程中的规定,加强对冻干机除菌后的时间验证,以保障冻干机的实用性,达到最佳生产效果。(4)严格控制参数,冻干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标准对生产流程中的温度、压力、降温速度等进行控制管理,避免参数超出标准的现象发生,以免影响到生产质量。(5)冻干工艺流程开展过程中,若需要充氮及其他气体形成对冻干粉的生产质量保护,则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氮气及相关气体的验证,确保有关气体的质量,以免其造成冻干粉生产后的质量问题。验证过程中,应加强对过滤器的检测,确保过滤器的可靠性。其他环节的具体控制措施均列在本文风险评估报告中,这里不再赘述。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后,再次对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68个风险的等级均降低至低风险,全部处于可接受状态。
        3结语
        冻干粉是一种粉状药物,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而为了保障冻干粉药物的生产质量,则需要药物生产单位认识到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以能够在实际的生产环节,给予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质量,提升药物的生产纯度,进而提高药物的药用价值,加快生产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炜梁.质量风险管理在原料药生产中应用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8):541.
        [2]陈晨,程鹏.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化工管理,2018,000(012):118.
        [3]杨森.质量风险管理在医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