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电力系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影响安全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装置则是在系统出现故障后,该装置也会发出跳闸命令隔离故障,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降低了故障对系统及设备的损害,同时将故障时相应电气量和测算到的问题反馈给工作人员,为检修提供参考。
关键词: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原因及解决办法
引言
当前,保护装置定检及验收主要过程是根据装置检测要求,通过人工手动方式来对继电保护检测仪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逐项填写检测报告。而在现场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继电保护标准检测报告中的检测项目种类繁多,检测结束后需要手动填写大量数据,因而增加了出错的风险;另外,继电保护检测仪很少能够做到自动校验、自动生成标准报告,需要我们根据定值和设备的类型进行大量人工操作,包括检测项目的选择,试验参数的修改等,过多的人工操作会给最终保护装置的检测结果埋下了隐患,也给现场作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1重要性
继电保护有效的运维检修是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现行的继电保护传统运检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有停电风险以及有效性存疑等弊端。随着智能变电站和继电保护装置信息开放及共享程度的提高,继电保护系统支持连续监测关键的状态信息,并支持以通信的方式输出这些信息,利用多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57707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资助(GDKJXM20184472)种自动化手段和计算机技术集中存储、综合分析、统一展现,利用冗余信息还能加强信息准确性,将有效提高保护的性能。
2影响继电保护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2.1软件
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的硬件运行过程以及出现异常立刻切断电路等都是依靠其软件控制操作来完成的,如果软件在设计之处就出现不规范,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逐渐严重,最终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停止工作或者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还有就是如果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复制功能和内存功能没有进行扩展改进,一旦系统进行升级,各项功能不断的改进、增加,软件不能及时的更新和储存需要的数据,就会导致系统存在各种异常,进而严重影响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
2.2硬件
继电器以及辅助电子元件属于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硬件设备,如果这些设备或零件设计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安全性能不稳定,必然会对继电保护装置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就电子元件来说,是由引线或者金属接点在相互焊接组合到电路板上形成电子电路,但是不同的系统使用,其组成零件配置也不一样,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小零件或者电路板进行组装使用。
2.3工作人员
当下的继电保护系统安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现下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对之前的系统而言,各项功能和自动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改进,也更加智能化,但是系统的安装、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还是需要员工进行手动完成,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根据上级要求或者规定的标准定时定期的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保养检查,机电系统安全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优化
3.1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对继电器装置的运行管理,是提升检修效果重要保证。但继电保护装置日常运行中,故障出现具有较大随机性。因此,应能通过提升检测力度,加快对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控制,找出异常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消除故障对装置运行的影响。同时还应注意对继电器日常维护,减少故障发生频率,保证运行效果。另外,运行管理中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还应通过培训提升相关检修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其可在更短时间内找出故障及其引发原因,并及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检修方案并做好处置。
与此同时,还应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
3.2落实检修与监督流程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工作落实中,作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和素质至关重要,但人为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必须加强控制和指导。这就需要落实科学检修和监督流程,通过对继电保护运维全过程巡查和有效监督,确保检修与监督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工作的研究,总结出以下方面:第一,检查装置外部。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外观状况进行检查,包括装置显示的信息,判断装置整体性和整定值等方面的变化。第二,检查接点。对继电保护装置接点进行检查,可判断松脱、错位、倾斜、卡顿和脱焊等现象是否存在。第三,内部检查。通过检查转化开关和内部压板,可判断两组相对位置以及运行效果。第四,检查异常。继电器检查中细节异常问题处理,对保证运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装置运行中以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声响、散发热气和刺鼻气味等现象判断元件的正常与否,从而做出是否需要更换元件的结论。
3.3按时检测确定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1)制定明确检修时间。按照规定至少要12月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每5个月进行一次基础检查,同时也要按时让专业人员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保养维修工作。另外保证系统运行与国家规定的运行数值达到统一,管理人员与各阶段负责人要及时地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并进行处理。(2)记录和整理系统运行时数据。继电系统保护装置基本是由各种各样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组成的,那么在保护装置运行阶段就会产生较多的数据和信息,而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判断、整理以及分析,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异常都能被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理。为保证上述工作能顺利进行,该系统就必须设有内存较大的数据库,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做出详细记录和判断。(3)老旧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地在进步,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时间也逐渐增加,就有一些比较旧的装置已经不能正常应用在先进的电力系统,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地进行更新,不能因节省资金而一直使用老旧的系统装置,要最大程度的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异常。
3.4装置检测项目设计
为控制输出检测量,从被测装置读取响应检测结果,以及进行检测过程的定义,设计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检测项目的通用项目、电气量项目、检测仪控制和保护装置控制,具体如下:(1)检测通用项目。包括分组、提示信息、安全措施、统计项目等,该类项目的主要特征和任何外部设备无关。(2)电气量项目。保护的逻辑检测项目的主要特征是是控制检测仪输出检测量给被测保护装置,并通过与被测保护装置的通信获取保护的相关动作事件。(3)检测仪控制。检测仪的相关配置项目的主要特征是只需要检测仪通信,下达相关配置信息。(4)保护装置控制。保护装置的相关通信命令项目的主要特征是执行保护的通信命令,如读定值、写定值、投切压板、读取保护的动作信息等。
结语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先进的继电系统保护装置能有效的保障电力运行安全,提高电力运行的稳定,所以一定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不断地发展创新系统装置,进而更好的保障电力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胡素萍.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9.
[2]梁栩燊.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76.
[3]任翔.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探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07-108.
[4]施文鹏,苏德崇.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J].民营科技,2015(09):29.
[5]张建勋,李朱锋.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与检修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124-125.
[6]董丽金.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