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李志荣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6期   作者:李志荣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从而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从而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要想保证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给予支持,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严格遵照规范标准落实工作,并且要针对整个变电系统进行定期的专业维护管理工作。由于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牵涉到诸多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从而使得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困难。只有管理工作人员切实的落实电力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加以保证,促使电力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危险点;预控措施
        引言
        就现实情况来说,由于变电运维工作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引发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加以预防。
        1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主要特点
        智能化技术在变电运维技术中的主要特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监测范围更广泛。正是由于该特点,使得智能化技术贯穿于变电运维系统,与传统监测系统对比来说,该技术的覆盖范围更广。既可以对变电站的各方面信息资料进行监测,另外还可以检测到家庭用电情况。其次是实时监控运行状态。传统变电站主要是以总线为基础,并且其监测是单向的,而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却克服了上述问题,该监测系统具有快速性、实时性以及双向性,表现出非常突出的人性化、高智能化,能够根据需要获得变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还能够自动作出评估,可以对整个变电系统中是否具有隐患进行预测,并且作出相应的预警提示。
        2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
        首先是倒闸操作票编制。在落实电气操作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参照的书面依据,涉及到:调令指令票以及变电操作票,是避免发生操作失误的有效方法。操作票的编制和填写都需要严格遵照相关行政机构制定的规范标准落实各项工作。运行值班工作人员再实际实施倒闸操作的时候,需要依据值班调度员制定的操作项目来填写倒闸操作票,随后需要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审核。针对以往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不详细的操作票是诱发事故的重要根源。操作片的编制、填写以及落实都需要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其次是设备巡视检查。(1)巡查工作的效果往往都与安全工作存在一定的关联。经过对以往巡检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单人进行巡检极易引发疏漏或者是失误的情况,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尽可能的安排多人进行巡视检查,并且对运维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制定专门的规范标准,对巡检各项工作给予约束。(2)环境因素造成的危险事故。在组织开展变电运维工作的时候,外界环境因素对运维管理工作往往会造成诸多的限制。诸如: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设备所承受的压力也会较高,从而会导致导线出现松动的情况。在气温较低的冬季,设备担负的压力不足,那么也会导致导线变紧,极易因为厚重的积雪造成破损的情况。上述情况都会对变电运维工作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在工作中加以侧重关注,针对不同类型的气候天气,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基于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
        3.1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目前在现代化的电网建设中,正在向着变电运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上进行持续的转变,这样便使其电网在管理的时候可以真正的实现信息的高效化以及技术能力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比如在某电力企业中,在实际进行管理的时候,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方式进行应用,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之下,全面提高现代化电网相关业务的整体办事效率,最终保证电力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自身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3.2坚持安全第一的实施原则
        一体化的推进,各变电专业工作流程、职责范围及人员配置均有较大的更改,因此须在职责划分、技能审定及风险预控等方面严格管控,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岗位按照独立配置、短期固定、定期轮换的方式设置。各地市单位的安监部门要监督、指导运维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参与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审查,确保生产秩序稳定、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3.3电站精准管理系统应用
        1)规范化作业指引。主站系统将设备台账和管理细则转化为标准化的作业卡,推送给移动终端APP,工作人员在现场使用APP时,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运维工作,降低了运维工作对人员熟练程度的依赖性,提升了运维作业的标准化、流程化,同时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及工作质量。2)红外图片实时传输。运维人员使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工作时,通过近场交互技术,移动作业APP能够实时获取红外热成像仪中的红外图片,并上传至管理主站,不需人工导出和整理。并且可在终端上通过放大、缩小等方式查看图片。3)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主站提供对巡视工作、检测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功能,统计功能主要包括工作计划完成率统计、计划进度统计,缺陷隐患的统计等,分析功能主要包括历史检测数据分析、设备三相温度比对分析、多设备同类型比对分析等。4)红外图谱编辑。主站具备与红外热成像仪图片处理软件相同的编辑功能,可在红外图片上进行画点、画线、矩形、圆形等编辑操作,便于对需要分析的图片进行实时处理。5)远程协助。现场运维作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可以请求远程协助,在现场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及时根据异常状况、检测数据等给出专业的判别和指导建议,实时辅助现场运维作业,充分发挥多团队实时协作的优势,提升现场作业的运维能力。6)报告一键生成。按标准化的输入方式记录巡视结果、采集红外图片后,通过文档生成技术,管理主站可根据巡视记录、检测图片、设备信息、缺陷信息等内容整理后,一键自动生成巡视报告。
        3.4主动引导智能设备的研制
        当前,智能化变电运维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技术:SF6气体母线采用绝缘线体、10kV小车式常规开关柜技术等,在智能化变电运维终端实现将单元合并一体化和科学化。把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相互融合,集中运用于变电运维技术内,使系统的管理和运行作为侧重点,这就是主动引导智能设备的研制,而不是传统的被动选择。
        结语
        总之,随着近年来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变电运维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是其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危险点,使得这一工作的危险系数比较高,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为设备运行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证。因此,在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其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作业、强化安全教育能力和增强事故应急处理方式等方式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电网运转带来的威胁,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军,郑维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3]张广一.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科技风,2019(24):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