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建筑物属于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处场所。当前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进行施工时融合了一些现代高科技。这些建筑物的电气化应用程度比较高,功能更加完善。由于我国建筑物的整体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在运行的过程中,抗雷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物电气系统在运行时更加安全稳定。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这项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要将其融合到建筑电气安装的各个环节中。下面,文章就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1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应用
1.1基础接地网
(1)接地网与所有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Φ10的钢筋或圆钢有效连接(一般是焊接),将所有建筑上部设置的引下线串联在一起。
(2)焊接施工时,双面焊的焊缝长度≥6d(钢筋),单面焊的焊缝长度≥12d(钢筋);焊缝应饱满且清理干净。
(3)强弱电井、电梯、各种机房等机房的等电位接地点,应预留镀锌扁钢(40×4mm)。
1.2引下线
(1)采用结构柱中2根不小于Φ16的竖向钢筋与梁筋、柱筋进行焊接。
(2)跨接线采用不小于Φ10的圆钢焊接,双面焊的焊缝长度≥6d(圆钢),单面焊的焊缝长度≥12d(圆钢);圆钢弯曲半径应大于6d(圆钢),并用油漆标记。
(3)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时,接头处焊接防雷跨接线;采用电渣压力焊时,接头处可不设跨接线。
(4)一类到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1.3均压环
(1)均压环的设置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一类防雷建筑物:高度30m及以上;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45m及以上;三类防雷建筑物:高度60m及以上)。
(2)均压环与所有引下线之间应跨接,跨接做法为采用不小于Φ10的钢筋或圆钢进行焊接。
(3)所有建筑外侧的门窗、栏杆等金属装饰构件,应预留一根不小于Φ10钢筋或圆钢,且与均压环有效连接。
(4)卫生间、强弱电井及水井中的局部等电位点与均压环有效连接成一体。
(5)焊接施工过程中,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
1.4等电位
等电位一般包含总等电位联结(MEB)、辅助等电位联结(SEB)及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1)等电位联结安装中,除给水系统水表处需要加跨接线外,其他金属管道无需跨接;电源进线需要做各自的等电位联结,所有等电位联结系统之间应就近连通,使整个建筑物的电气装置处于同一个电位水平上。
(2)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采用螺栓联结,以便定期检查、拆卸;等电位联结线也可采用搭接焊,但焊接做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1.5室外门窗栏杆接地
(1)金属材质的外墙门窗框、栏杆、百叶的一侧应预留有一根≥Φ10的钢筋,用于接地连接。
(2)门窗框与建筑主体结构防雷装置连接导体采用直径不小于Φ8的圆钢或扁钢。
(3)门窗框与防雷连接件连接施工时,应将铝合金型材表面的非导电防护层清除干净后,方可与防雷连接件连接;
1.6屋面接闪器
常见接闪器装置:独立式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等。
(1)避雷带应与所有的防雷引下线有效连接。
(2)明装避雷带一般采用热镀锌的圆钢,与明装避雷带连接的引下线也必须采用热镀锌圆钢;所有焊接地方需清理干净并有防腐措施;焊接做法与引下线一致。
(3)一般情况下,明装避雷带每间隔1m设置一个支架,在转弯处时,每隔0.5m范围内设置一个支架;明装避雷带转弯时必须形成圆弧状,且圆弧处直径≥钢筋10d。
(4)屋面伸缩缝处的避雷带必须做成“Ω”状,预留充足变形余量。
1.7电涌保护器(SPD)
(1)第一级保护的SPD应设置于靠近建筑物电力总进线的总等电位连接端子处,第二、三级保护的SPD可靠近被保护设备处安装。
(2)SPD两端引线应尽可能短、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
(3)为满足智能化系统设备要求,SPD可进行多级配合安装。在进行多级配合安装时,需综合考虑多级SPD之间安装距离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距离),避免出现某级SPD动作泄流的盲点。当多级SPD之间距离无法达到要求时,可采取在线路中串接退耦装置的方式来避免出现SPD动作泄流的盲点。
2建筑防雷接地施工主要问题
2.1基础接地和人工接地存在问题
在基础接地方面,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接地网,经常会出现焊接质量问题与技术规范问题,不能确保各个工序施工的质量符合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整体工程的施工受到不利影响。
2.2引下线的问题
具体的防雷接地施工工作中,不能保证相关引下线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引下线的质量缺陷,难以确保防雷引下线的建设效果。与此同时,在防侧击臂安装工作中,未能按照具体的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要求有效安装相关的防侧击臂结构,严重影响各方面的施工效果。
2.3弱电机房的防雷接地问题
具体的弱电机房防雷接地工作中,不能保证相关接地工程的建设效果,没有结合弱电机房的特点、防雷需求等设置各方面的防雷基础设施,导致施工工作的质量降低,难以满足弱电机房方面的施工建设需求。
3建筑防雷接地施工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做好基础接地和人工接地的施工工作
首先,在基础接地部分,将建筑基础钢筋当做是主要部分,在其中焊接接地网,保证每项工作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其次,人工接地方面应该确保接地体符合设计标准,电阻值满足要求,形成良好的接地部分。要求在防雷接地的施工工作中,在防雷引下线的轴线中,明确需要固定的位置,然后在上面固定两根基础钢筋,焊接封闭环部分与引下线部分。在完成焊接工作之后,形成良好的基础接地体,保证接地方面、接闪器方面的接地电阻在1Ω之内。在此期间,在电位连接接地方面,电阻值应该在1Ω之内,只有保证电阻值在合理范围之内,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3.2引下线的施工措施
具体的防雷引下线施工工作中,要求按照设计图纸的内容,明确柱子的固定方向与位置,设置螺纹钢筋,将其当做是引下线,保证不同主题结构所使用的引下线,在柱子截面的相同位置,为施工工作的落实提供便利。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混凝土柱体之内的钢筋当做是引下线,必须要做好室内与室外的连接卡处理工作。与此同时,防侧击臂的安装工作中,注意采用有效的单节焊接方式进行钢筋的连接处理,将搭接焊接的长度与焊缝的标准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连接接闪带部分,将其安装在女儿墙的部分,如果屋面区域有突出的金属管道,就应该连接接闪器,保证和防雷接地结构相互连接。
3.3弱电机房区域的施工措施
对于建筑弱电机房而言,主要就是电话、电脑与消防控制等机房,基础接地施工工作中,应该采用镀锌钢材料和基础接地网之间相互连接,确保焊接质量,接地点的位置还有强电连接点之间,距离需要控制在10m之上,在弱电系统方面,不可以共同使用一根镀锌钢,以免出现防雷问题。具体的接地钢方面,应该引入到弱电竖井区域,在弱电竖井结构和地面距离30cm的位置,应该使用镀锌钢制作等电位接地网,向上部分沿着墙体敷设到竖井的顶部区域,保证在弱电机房之内可以独立设置管线,从机房的等电位接地箱引出到弱电竖井,之后和竖井之内的接地母排相互之间有效连接,保证施工的质量。
结语
从当前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防雷接地工作施工情况来看,在很多方面仍旧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一些问题仍旧存在。因此,这就需要建筑工程企业全面认识到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工作的重要性,充分结合建筑电气安装工作实际,不断提升防雷接地施工效果,为建筑工程提供出高质量的电气安装。
参考文献:
[1]王少飞.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0):174-175.
[2]陈先富.分析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17):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