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12919881004XXXX)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机电设备的迅猛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设备自动化不断提高,而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也空前的重要。因为如果机电设备不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那么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就没有办法得到满足。以下是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修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只有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才能够使设备良好和高效的运行。
关键词: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维修
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
针对目前来说,我国的机电设备品种繁多、机型复杂,而且产地不同的设备使用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所以,要想对不同的机电设备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就必须建立一个维修的管理制度,使机电维修的手段和方法不再单一,以此来适应更多复杂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1.1维修质量管理
确保维修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就是实施维修质量管理,通过维修质量的管理能够有效的对维修工作质量和维修对象质量当中的种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控制和预防。
1.2设备维修信息管理
企业要对所有的机电设备都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档案,管理者必须要通过对信息的判断、分析以及推力才能够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才能够具体的实施。要把设备的故障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从而才能够对设备的管理成本进行有效的降低,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最大化的生产效益。
1.3维修备件库存管理
机电设备的备件管理指的是为了能够缩短修理的停歇时间而对设备的各种零部件进行事先的准备。维修备件的库存管理是一项涉及因素较多、技术性较强以及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它是备件短缺和库存备件之间所造成损失的总体进行权衡的基础。
1.4维修计划的管理
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维修进行编制相应的计划。只有合理、规范的维修计划才能够合理的安排物力、人力和财力,并且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缩短对机电设备维修所停歇的时间,并且减少企业因为停机和维修所带来的一切损失。因此,维修计划就是增强预见性、搞好维修管理以及减少盲目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1.5设备使用环境管理
设备的高效和安全运行就必须要创建良好的设备使用环境,这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当中的技术人员和各个级别的机电管理人员都要积极的对设备的使用环境进行参与并且监督,向企业当中的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的督促改善机电设备环境。形成机电各方面齐抓工管的局面,为企业当中的机电设备良好、高效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2、机电设备的维修体制
设备的日常维护是由设备的维修人员或操作人员负责。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将设备操作人员培养成多技能工。对于自动化流水线设备来说,由于设备复杂,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目前一些设备维护工作基本上还是由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来完成的。操作员应会正确使用生产设备,同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润滑、清洁及紧固四方面的维护。这四方面的工作是操作员在对设备进行检查时同时进行的。以生产为中心是机电设备的维修体制,这也是为了生产而维修的体制,由五种维修体制构成的。
2.1预防维修
这种维修方式主要是对设备的加强检查为主要,同时在检查设备的时候要做到早发现、早排除,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设备因故障而停机的时间。这种维修体制主要包括状态维修和定期维修两个方面。而状态维修则是通过对监测、检测以及诊断技术的利用,对机电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检测的一种方式,并且以此来减少和避免故障因停机而给企业造成的一系列损失。
2.2维修预防
这种维修体制是一种值得发扬和思想,它主要提倡的是在机电产品和设计制造阶段就开始考虑对设备的维修,主要是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维修。这种体制能够从根源上阻止和防治事故的发生,并减短机电设备的维修时间。
2.3改善维修
改善维修体制是对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不断的利用,以此来保证对技术的改造。其中,改造的主要内容有,对先天性不足和缺陷进行改造、对设备的技术进行改造以及提高设备的运转速率和可靠性、先进性。所有先进的设备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再先进的设备都有可以改进和不足之处,通过对这些设备维修的同时对相应的技术进行改造,使设备能够更加的完善。
2.4规范化生产维护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是和有效生产和设备综合效率为主要目标,并且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主要载体,通过对企业当中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企业员工进行设备维护、基础生产以及保养为主要机制。其次,在机电设备的维修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化的管理。
2.5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的维修体制是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维修,设备不坏则不修。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是:这种方式比较经济,针对不重要或者是简单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而如果是重要的设备的话,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维修则会使维修时间增加、设备故障的时间也增加甚至会导致维修的费用增加,因此是非常不经济的;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和诊断不能够完全找出故障和隐患,而且设备的故障在企业的生产当中随时都有可能会出现。
3 设备的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管理工作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掌握设备状况的基本工具之一。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整理,不仅可以了解设备的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行动,避免错误重复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维修效率。另外设备的故障信息,对于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来讲,也是非常宝贵的信息,是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的基础之一。设备故障的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就金属失效分析来说,它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技术。目前故障分析有三种形式:
3.1综合统计方式
这是针对工厂设备总体发生的故障概率分析。如各类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按故障发生的现象或原因分类的故障概率;某类大量使用的设备所发生故障类型的分类概率。针对概率发生高的设备故障,制定技术的或管理的措施,找出降低改种设备故障的方法,加以实施。
3.2典型失效分析方式
对某些重要设备或部位发生缺陷和失效,或者经常发生的失效模式,就要找出其内在的原因。为此需要利用技术分析的手段和借助专业分析仪器加以解决,这就是金属失效分析技术。金属失效分析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又是一项综合分析方法。它需要利用各种技术,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维修到工艺过程、人为因素、环境污染等,成为相关性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
3.3故障诊断分析
采用监测诊断仪器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诊断,从而找出故障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状态及趋势。一般步骤如下:设备运行中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分析—→趋势预报。当设备停机后。对故障设备解体检查和检测,验证故障结论并与诊断分析对照。其方法包括腐蚀监测、振动监测、温度监测、声音监测、润滑监测等。
4 总结
总而言之,机电设备的日常维修和运行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进行科学的维修共和和运行管理工作能够使机电设备长时间处在一个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运行状态当中,并且还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有序生产以及正常运行提供足够的保障,并且还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梁书芳,胡柏达.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9)
[2] 赵慧玲. 浅析机电设备评估时结构与价格的关系[J]. 网络财富. 2009(04)
[3] 谭爱国. 机械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综合管理[J]. 企业技术开发.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