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机关的绩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绩效管理的难点,工作事务繁简不一,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使工作目标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管理工作难以量化和按计划掌控,按照传统的任务计划管理方式,实用性不强,激励效果不大,绩效管理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状况始终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来,新能集团公司以管理机关全员岗位竞聘为契机,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到位后,积极着手研究,在各方面积极配合下,组建评价小组,探索实践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量、工作重要程度为主要导向的“管理机关工作任务”制考核,找出绩效差别,形成多劳多得的激励分配机制,促进各部门形成多谋事、多干事、积极协同、改进作风的工作氛围。通过近两年的试验性运行,不断发现问题、纠偏问题,形成了稳定、规范、满意度较高的激励机制。
一、考核方式概述
方式名称: 工作任务制
适用人群:管理机关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
业务类别:职能管理
考核方式特点: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考评组,对各部门所有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复杂性进行对比判断,最终舍掉排名末位一定比例的工作项目,从而衡量出各部门工作质量及贡献的差别。
二、具体做法
(一)考核周期:月度与年度
(二)月度考核内容
1.工作任务(80%)按重点工作任务和日常工作任务进行考核。
重点工作任务为公司重要会议督办的工作事项及本部门专业领域的重点工作。重要会议督办事项每月由办公室提供,完成后计入部门重点工作事项;各部门专业领域的重点工作由绩效评价小组共同判定是否计入部门重点工作事项。具体方法为:
(1)重要会议督办工作事项评价。由办公室根据各部门督办工作任务反馈情况进行评价,经绩效领导小组碰头会确定完成情况,完成的督办事项列入重点工作任务,未完成的列入奖惩指标减分项。
(2)专业领域重点工作事项评价。各部门每月收集整理本部门专业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以20条为上限,由绩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收集汇总并组织绩效考评组成员集中评判各部门的重点工作任务,判定为重点工作任务的事项控制在各部门汇总事项的70%-80%之间。多部门协同完成的工作由牵头部门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配合部门。绩效办公室汇总绩效评价小组全体成员评价判定结果,根据每项工作任务被判定为重点工作的得票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以汇总条数最接近80%的比例确定总体重点工作任务事项,进而认定各部门重点工作任务事项数量。
日常工作为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各部门每月上报条数以20条为上限,不再进行专项评价。
2.综合评价(20%):
每月由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员工代表、基层单位分权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为:决策执行力、协同配合力、基层服务指导力。
3.奖惩指标(±10分)
包括落实上级单位考核事项、未完成督办工作减分事项、部门间协同配合减分事项等几个方面,作为考核工作的有效补充。
4.计分规则
(1)月度重点工作事项每项计4分,日常工作每项计2分,配合牵头部门完成重点工作任务,配合部门计1分。
(2)月度工作任务指标百分制得分=100+5×(本部门工作任务得分-中位分值)/(最高分值-中位分值)
中位分值=(最高分值+最低分值)/2
(3)综合得分=月度工作任务指标百分制得分×80%+综合评价得分×20%±奖惩指标得分
(三)年度考核内容
1.工作任务考核(80%)
以年度绩效合约为依据,由办公室在年终确认是否完成,按减分方式进行考核,得分下限为80分。绩效合约所载内容为年度公司总体重点工作分解至各部门的年度工作任务,年初进行分解明确。
年度工作任务指标得分=80+20×(完成工作条数/绩效合约所载工作条数)
2.综合评价(20%):
年终由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员工代表、基层单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与月度一致。
3.奖惩指标(±10分)
包括落实上级单位年度考核事项、通报表扬或通报批评及公司正职领导特殊评价几个方面,作为考核工作的有效补充。
4.综合得分=(年度工作任务指标得分×80%+年度综合评价得分×20%)×30%+月度考核平均分×70%±奖惩指标得分
三、考核结果的应用及成效
1.结果应用:根据各部门考核分数按橄榄形比例进行强制等级分布,设置A级(20%)、B级(65%)、C(15%)级三个等级,并设置不同等级的绩效工资兑现系数,核定部门绩效工资总额,由各部门进行内部二次分配。
2.成效:一是打破了大锅饭,形成多劳多得的激励分配机制,拉开了绩效分配差距;二是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形成各部门多谋事、多干事的工作氛围;三是通过牵头部门对配合部门提出加分的正向激励措施,加强了部门间协作配合的主动性,基本杜绝了以往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四是通过重要工作督办机制,加强了工作压力与紧迫感,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各部门自觉形成了记录工作日志的良好习惯,文字总结能力不断提高。
四、推广说明
1实施条件:适合纯管理机关,且部门不易过多,部门间的了解程度较高。
2.注意事项:在考核过程中实时监控,避免小团体组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