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刘秋君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刘秋君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房屋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天津万泽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101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房屋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鉴于此,文章讲述了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期对提高建筑房屋工程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房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采用水、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等)、粗细骨料和各类外加剂、掺合料等按照对应的比例,通过量重以后拌制而成进入可出售状态的拌合物,用泵车把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中,汽车泵或地泵输送进入操作层。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应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开始,直至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细腻的施工技术、合理的施工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均有利于提高其施工质量。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作为结构工程当中的主要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承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整个混凝土建设来讲,强度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在实际建设期间,混凝土的强度和水泥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二者之间呈正比的关系,水泥强度越大的话,混凝土的强度自然也就越高。再者,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必须要确保用水干净,防止出现使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等情况,有效防止因为水质的原因而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质量下降的现象。并且,混凝土对砂石的纯度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其物理特性,尽可能的将其所含杂质降到最低。
        2当前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技术
        2.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首先,施工人员需严格审查水泥的质量,其合格证、质量证明等有关材料齐全与否,水泥型号能否达到施工要求,还有使用年限也需符合相应标准。而水泥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还要对其质量与手续反复检查,若未达到相应标准,该型号水泥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2混凝土搅拌配合比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的重要施工技术中,建筑企业必须在混凝土的搅拌中展开合理的配料配比,只有科学做好混凝土的配比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后带来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关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是所有施工技术最为关键的一步和环节,在材料的配比工作中具体包括外加剂用量、掺和料用量、水泥用量以及砂骨料用量。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水热化反应程度,一般情况下需要针对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尽量降低水泥的配比,在得到施工单位相关部门的允许后,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抗压载荷测试,只有经过多次的实验后才可以最终确定水泥的具体含量。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积极勘察混凝土的裂缝情况,按照施工所在地区的具体环境和施工条件科学计算混凝土收缩的温度界值。鉴于当前的房屋建筑施工经验来看,积极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
        2.3运输技巧
        在运输混凝土材料时,有较多的因素对其材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施工人员需采取科学的方法,以应对突发状况,从而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利用搅拌机进行材料运输,为了防止出现因运输时间长而出现的混凝土凝结的情况,应减少运输时间,与此同时,在运输时也要搅拌混凝土,使其结构始终处在均匀的状态,为了提高其结构的均匀度,有时还需进行二次搅拌。
        例如,湖北省某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运输混凝土,为了避免突发情况的产生,其采用搅拌机运输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其严格控制时间,并多次搅拌,通过该方式既能保持混凝土结构均匀,又能保证其质量。


        2.4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不出现较大的问题,可以使用分层浇注的方式,每层厚度控制在50厘米,让混凝土开裂的概率降低,通常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相对合理的进行斜分层、整体分层或者分段分层浇筑。在整体分层时,需要等到上层混凝土初凝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在斜分层操作时,需要严格的控制振捣工艺,浇注操作自上而下进行,在分段分层时需要在下层施工检查结束之后符合浇筑质量,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2.5振捣施工技术
        通常而言,依照混凝土特点合理的选择振捣设备。通常可以采取斜插入或者垂直插入等方式保证振捣器插入点的分布的均匀性,在进行振动时需要对插入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快插慢拉等方式,保证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在分层浇筑时,振捣器插入深度需要控在50厘米以上,让分层间隙减少,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振捣区域混凝土或者模板碰撞,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
        2.6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温度控制
        当前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的拉应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混凝土根据绝热温度的升高幅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拉应力,总的来说,只有采用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得水泥热化的速率变小:第一,积极采用水热化反应较慢的矿渣水泥;第二,通过煤灰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第三,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采用温度较低的水搅拌完成施工;第四,在混凝土的浇筑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分层的浇筑方式来实现降温冷却和热化温度释放;第五,加强水热化控制,尽量选择放热速率较慢的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制作原料,让砂石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在控制温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铺设防水草帘、蓄水养护以及塑料膜覆盖等措施。
        2.7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后期养护技术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当中,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固性,在对工程期限进行规划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为该项工作的实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承重力,但是当其小于1.2MPa的时候,就会由于无法承重而遭受损害,假如产生了该类情况的话,该地点的施工建设工作就会被暂停。另外,要想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滋润,就必须要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及时做好相关的养护工作。具体可以通过洒水或者是进行薄膜覆盖等。在实际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混凝土干湿不平衡的现象,而上述养护方式则正好可以有效防止该现象的产生。再者,混凝土凝固程度过大的话也会造成裂缝的产生,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的最终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充分确保混凝土表面水分平衡,在养护过程当中必须要进行防护剂的喷洒或者覆盖塑料薄膜,使混凝土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效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结语
        总之,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尤其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频率更是显著提升,只有积极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只有加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在控制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建筑工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泽,胡诚家,王洪涛,等.如何实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探述[J].中国标准化,2019(16):51-52.
        [2]肖晓斌.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27-28.
        [3]宁新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大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50-51.
        [4]王俊宝,郭志明.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7):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