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电能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配电线路中,低压配电线路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用电安全问题。现阶段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属于电力故障的常发类型,由于接地保护不当而引发的电起火和线路受损问题给相关企业和用户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其维修和巡视工作极为重要,人们应当格外注重此工作的落实情况。
关键词:低压;配电线路;故障
1低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1线路短路故障
与线路断路类似,线路短路也是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相较于线路断路,线路短路所造成的危害性更大,轻则对线路连接设备造成损坏,重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1]导致短路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线路老化。电线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而外部条件和运行载荷会加快线路的损坏速度。在线路出现老化情况时,表层的绝缘层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从而引起线路短路故障。第二,线路连接不合理。配电网中的电线数量较多,有些线路在铺设时会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如果此处出现局部放电,很容易与其他线路串联,从而导致线路短路的情况。第三,人为操作失误。部分人员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这样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短路故障。
1.2雷击造成的线路故障
低压配电线路往往被架设于较高的杆塔上,在雷雨天气时期,由于缺乏相应的避雷措施,就会导致线路由于遭到雷击而出现故障。线路遭到雷击往往会造成断线或者变压器损毁的现象,由此增加后续电力人员的维修难度。因此在进行低压配电线路搭设时,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线路情况,做好防雷措施以此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1.3线路接地故障
在线路故障中,接地故障也属于常见的故障类型。正常情况下,接地线路属于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多余电流引入地下,从而提高线路的运行性能。如果接地线路出现故障,将会导致多余电能无处释放,从而对线路绝缘层进行破坏,进而引起用电故障。导致线路接地故障的原因如下:第一,电流泄漏。在线路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电流泄漏的情况,这样会对线路造成一定损伤,从而引起接地故障。第二,外部条件影响。受到外部条件因素影响,或者在尖锐物品作用下,线路本身发生损伤,从而导致线路发生接地故障[2]。
2低压配电线路故障防护
2.1定期检查,防范未然
对于配电线路,应当安排检修人员按期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需要对修建和移栽的植株进行检查,要防止树枝对低压配电线绝缘保护层带来损害;应当按期检查低压电线的绝缘保护层有否因酸雨或老化等原因而出现损坏;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案防止飞禽生物降落在配电线路上,这样也容易使得绝缘层被破坏。而若是检查时发现线路绝缘层已经损坏,则需及时进行替换。在防范配电线路的节点故障方面,只有全面落实检修工作,确定合适的检修频率,及时得知受损的电缆,并对线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防范接地故障的发生。
2.2短路防护措施
低压配电线路的外部绝缘性能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注意保护好绝缘材料是一个防护办法。同时,还要把握好电流的热效应。因为在短路电流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在电缆、绝缘导线以及两者连接部位的最高允许温度极有可能使绝缘材料被烧毁,还有可能因为导线融化从而导致产生高温熔珠,如果周围有可燃物则有可能引燃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具体地,可以通过接入短路保护器防护短路故障。这是因为短路保护器可以切断供电电源,对短路故障造成的危害做到及时遏制。
2.3构建防雷措施
在构建防雷措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提升线路本身的绝缘性,即线路的绝缘子需要保持较高的绝缘性能,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其次,对接地网络做好检测维护工作,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降低线路运行故障的发生几率。最后,提前做好防雷措施,可以与当地气象部门做好沟通,提前做好线路保护工作,必要时可以通过暂时断电来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4接地故障的处理措施
应当对输电、配电线路与设备等加以合理分级,进行分级保护。按照设备登记,对输电与配电总进线、主干线以及支线的各个级别作出严格划分,并根据对应的等级选取合适的漏电设备保护装置。合理制定输配电线路的保护措施,保证在接地输电、配电线路在故障出现时可以立即断连;选取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来保障低压输配电线路的接地安全性。留点保护装置能够在出现漏电问题时迅速切断接地线路,进而防止形成接地电弧,进而有效防范接地故障问题的发生。在漏电保护装置型号选取方面,应当对泄漏电流量加以详细计算,要能完全避免发生因泄漏电流太大而造成的人员触电事故;在解决保护所引发的接地故障时,可对残留电流动作加以充分利用。在线路中若是出现严重的电流泄漏问题,那么其中性电流和三相负载电流的矢量和将为零值。由单相引发的接地故障中,故障电流会经过PE线与地层形成回路,以此防止两者矢量和为零。残余电源电路动作电流将高于输电线路与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使得接地故障获得有效解决,并且电力系统也会保持稳定运转,使得供电更加安全、可靠。
2.5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
务必要不断优化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监管,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对管理结构进行不断优化,针对职能重叠的部门,要进行高效合并,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出现,坚决提高部门的管理灵活性和执行力。其次,落实好岗位责任制,对于输配电线路的重要环节,最好实行专人专岗,加强培训和思想教育工作,使相关人员不能玩忽职守,让他们切实明确自己的职责。
2.6规划网架结构
通过规划网架结构,对提高线路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设计线路网架结构时,技术人员要对布局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尤其要对线路运行负荷进行准确计算,避免线路过载情况的发生。第二,技术人员要梳理线路运行情况,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从而有效提升线路的供电质量[3]。第三,对用电情况做好监管,对于发现的线路问题及时进行检修,确保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2.7提高抗雨水冲击能力
雨水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冲击电线杆,而非是对电子元器件或者是电线的破坏。实践证实,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电气元器件都是防水设计,不会因为下雨就渗透到设备里,进而损坏设备,问题的关键在于电线杆受雨水冲击会坏,特别是降雨量丰富的地区,土壤含水量比较多,其结构会慢慢发生变化,会导致电线杆的重心发生偏移,经过日积月累,倾斜的角度就会越来越大,直至引发电线杆倒塌,这样就会把电线扯断,对供电设备造成直接损坏。因此,在安装电线杆的时候要对该区域的土壤进行科学分析,如果土壤属于柔软松散型,就要加强其支撑结构,确保电线杆不会倒塌。
结束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电能资源,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配电线路中,低压配电线路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用电安全问题。通过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制定合理的运行维护管理计划,对于提高低压配电线路运行稳定性,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默.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分析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127.
[2]满运江.浅谈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与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2):172-173.
[3]张育宁.探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J].科技与创新,2016(2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