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主题的景观化表现方法研究——以萝北县法制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王丽娟 马力
[导读] 摘要: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每个公民参与,法制文化结合到景观中,更好的普及法制建设。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法治社会建设需要每个公民参与,法制文化结合到景观中,更好的普及法制建设。本文以“萝北县法制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而后总结法制主题的景观化表现方法,为今后的法制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法制;景观化;萝北;公园
        引言
        “法者,治之端也。”[1]法治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基本法律意识。将法制文化带入空间体验中,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1 项目区位与现状
        位于一级客货口岸——萝北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旅游和矿产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2] 用地位于萝北县人民检察院以南,将用地定为普法教育。
        2 规划理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悟法为中心,以明法、崇法、守法、护法为主题脉络,达到群众性、知识性、观赏性、娱乐性;使游人在休闲娱乐健身中理性学法、守法、用法。
        3 方案构思
        (一)“明法”区:法治广场结合主题石刻、实事宣传栏、书籍石刻等景观设施。
        (二)“崇法”区:“天平”景观小品、“厚德崇法”主题铺装,通过休闲绿道串联。
        (三)“守法”区:将各种法治元素如“执法如山”主题雕塑、LED电子屏融入公园。
        (四)“护法”区:融入法纪文化元素,“韩非”雕塑掩映在绿地当中,强化法纪理念。
        (五)“悟法”区:中心景观区,悟法亭为主体,“法治成风国泰,道德成雨民安”。
       
        图1- 1总平面图
       
        图1-2鸟瞰图
       
        图1-2分区图
       
        图1- 3 透视图
        4 “法制”主题景观化表现方法
        (一)主题序列性空间建构:大格局符合区域规划,内部空间提取场地自身环境要素。营造“法制之路”,在空间上的层层递进,和环境相互烘托。
        (二)构筑物命名及文化互动体验:自古亭廊命名颇有深意,流传千古。公园设计“悟法亭”,雕刻对联“法制成风国泰,道德成雨民安”,形式简约、厚重,形成中心主景。
        (三)雕塑小品的艺术化造型:点睛之笔,往往点明、提高主题。可具有纪念、教育、美化、阐明等意义。公园雕塑小品设计紧贴主题,设计“方圆”、“执法如山”、“天平”等。
        (四)材料合理运用及形式的主题表现:材料作为设计表现方式和反映主题环境的基本媒介,关系着空间氛围的塑造。法制公园铺装雕刻“执法为民”四字,紧扣主题。
        (五)文字类普法文化展陈:直观文字叙述,普及法律常识,实现公园教育意义。公园设计“书卷石刻碑群”、法制宣传栏等。外形具有观赏性,内容具有较强的知识性。
        5 小结
        从萝北县法制公园设计中总结提炼在设计中法制主题景观化表现运用的方法。理论结合实践,相互支撑,互为印证,是具有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荀子.《荀子·君道篇第十二》[M].
        [2]萝北县人民政府.走进萝北[EB/OL].http://www.luobei.gov.cn/zjlb/index.html,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