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障电力供给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基于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重要性对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中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改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线路状态检修;问题与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于供电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性、稳定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是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稳定的可靠保障,而状态检修通过对传统模式的改进,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消耗,推动了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
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正在向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方向迈进,对于输电线路检修的改进工作势在必行[1]。在传统的计划性检修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于整个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不仅工作量庞大,且检修目标并不明确,难以在检修过程中发现实质性问题,已经并不适用于当前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状态检修是一种对传统计划性检修模式的改革措施,迎合了当前电力企业对于追求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安全运行的生产目标,适应企业发展形势。
进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主要依据是发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2]。检修工作过程中,主要是对输电线路和设备进行状态检修,以检测数据作为依据,对输电线路与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从而对其潜在故障进行早期排查,并确定故障部位及原因,进而及时做出解决应对措施,以保证整个发电系统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输电线路状态检修遵循着注重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对每一台运行态异常的设备进行及时检修,并对异常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得出解决措施。防止盲目的进行更换设备、线路等行为,加大企业运行成本。状态检修必须建立在可以正常进行设备状态检测和运行分析的基础上,而在此过程中加大了先进检测技术和检修手段的应用,促进了对于先进检修装置的研发工作。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在降低电力企业检修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输电线路与设备的工作效率,对电力企业稳定运行与安全生产也具有很大帮助,对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专业素质问题
我国的电力企业应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时间并不长,许多进行线路检修工作的员工并未能清晰地认识到状态检修的意义所在。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员工更愿意进行传统的计划性检修工作,在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实际工作效率低下,阻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性较强,对于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均有较高要求,而部分员工责任心较差,进行解进行线路与设备检修工作时所得的检修数据并不完整,无法体现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实际工作状态,给后期的分析工作提高了难度。而员工的专业素质差,导致了数据的分析结果准确性降低,整个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二)设备检验工作的问题
我国目前输电线路所应用的合成绝缘子数量较多,但此类合成绝缘子无法直接进行应用,需进行HC憎水性试验[3]。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对于HC憎水性试验掌握程度远远不够,同时缺乏必要的试验检测设备,所有的试验检测工作需委派外单位进行。此过程既消耗了大量时间,同时需花费数目较大的委托试验费用,对合成绝缘子运行的安全性也有不利影响,加大了检修工作中合成绝缘子的维护难度。
(三)线路清扫、检修周期问题
现阶段,我国对于输电线路所用的合成绝缘子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无法准确掌握合成绝缘子的实际状况,仅靠观察外观、红外成像等方式进行评估,对合成绝缘子的使用寿命缺乏了解。当合成绝缘子出现劣化情况时若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更换,便会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对于合成绝缘子的防护保养工作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加剧了整个输电线路材料的劣化速度。由于此类问题的存在,对于输电线路清扫、检修的周期需参考合成绝缘子的具体情况,无法确定具体的检修周期。
(四)数据库信息不足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范围不断加大,用户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多[4]。在进行状态检修的过程中,检测线路与设备的数据十分庞大且数据不断发生变化。状态检修需依靠员工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判断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工作状态,以此完成对于故障的排查工作,但仅靠人工进行检测、判断,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工作量。极大的工作负担容易导致员工出现身体疲惫的状态,同时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加大了出现工作失误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建立信息库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提高状态检修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现阶段多数电力企业对于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不完善,数据库信息明显不足,无法完成对于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
(五)线路防污与防雷问题
我国当前工业发展进程较快,而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而污染问题直接影响了输电线路的分布。我国的用电群体在不断增加,输电线路网络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许多输电线路与设备正处于工业污染地区,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加大了状态检修工作的难度。恶劣天气环境也阻碍了状态检修工作的正常进行,近年来多起雷击事件导致电网运行瘫痪,输电线路和设备均无法正常工作,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威胁。
三、提升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员工培训力度
改变员工工作态度,首先要改变员工对于状态检修工作的认识。对所有员工进行集中培训,是所有员工均对状态检修工作加强了解。依据各自岗位不同,对其进行相应培训,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划分管理层、技术层、实际操作人员的责任。加强培训完成之后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成绩列入职业晋升的标准之中,确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在加强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保证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
(二)引进检验设备
合成绝缘子的检测工作严重制约了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企业需购置HC憎水性试验设备,同时加强对于试验过程的了解程度,最终可独立完成HC憎水性试验,摆脱外部单位的技术控制。同时加强对于检验设备研发工作的重视,确保检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加速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
(三)强化设备维护工作
由于现阶段缺乏对于合成绝缘子的有效检测手段,难以对合成绝缘子的实际状况进行准确掌控,因此要加强日常工作当中的维护工作。工作人员需了解输电线路的质量标准,掌握工艺要求,对合成绝缘子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及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加强监督工作,确保设备维护工作贯彻落实。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去外部企业进行合成绝缘子维护工作的学习,强化最终的维护效果。
(四)加强数据库建设
状态检测工作主要依据输电线路与设备运行的数据分析,为了提高评估判断工作的准确性,需依靠庞大的数据支持。因此,需加强对于电力企业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以保障数据分析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同时完善维修制度,确保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保障状态检修工作的准确性。
(五)改善防污与防雷工作
在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中,防污、防雷工作能够挺高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于各地区重点污染区,可由工作人员进行对重点杆段的合成绝缘子进行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涂刷,提高防污水平。同时,对输电线路加装使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降低雷击风险。
结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现有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状态检修模式更具备安全性、时效性,正逐渐广泛地应用于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当中,同时对我国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万志翔.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解析[J].经营者,2018,32(16):156.
[2]安梓,范永德.高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及维护技术[J].低碳地产,2016,2(19):160-161.
[3]潘光锋,苏宇峰.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4(32):218.
[4]陆科达.220kV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8):179-180.
作者简介:冯建春(1971、10-),男,本科,四川惠特电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送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