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输电线路系统,重点分析了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研究了目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自然因素、专业知识受限、线路外破隐患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
引言
诸多外部环境因素均可能对220kV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人为因素也可能威胁线路的正常运行,如地域生产配置限制、偏低的管理水平、相关资源的欠缺。为更好发挥运维管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满足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需要,正是本文围绕22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运维管理技术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
暴雨、台风和泥石流等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会造成一些较严重的线路故障。出现故障后,检修人员不容易寻找到有关故障区域,在雨水、冰雪覆盖的地区,即使找到了故障区域,工作人员维护电力线路也十分吃力。如果没有快速确定故障范围,不仅无法尽快恢复供电,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塌方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故障原因,维修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雷电对线路也有着严重的危害。在雷电多发区,输电线路更易发生跳闸,复杂的地理形态特征更影响了这部分区域的电网可靠性。
1.2专业人员知识受限的问题
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等技术在我国日渐得到完善和发展,它不仅可以高效地管理和维护电力线路,保障线路安全,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在检修线路时省时省力。但是,目前,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还非常受限,存在专业知识与智能化电网发展不匹配等问题[2]。要适应技术的发展,运维人员就要不断学习有关电力线路方面的先进技术和前沿知识,还需要熟练操作相关设备,以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出故障区域。有时,常规的工作方法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检修人员还应该牢记电力线路中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应对方法,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1.3线路外破隐患带来的问题
一些外部原因,如高速公路、高铁等施工会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大型施工机具也会对电力线路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许多电网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监控电力线路中的重点区域,防范外破风险。同时,还利用无人机定期查看重要地域,对外破隐患的排查加大力度。这些措施都降低了外破隐患给电力线路造成的危害。此外,部分电网企业与施工方还签订了安全协议,减少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隐患。
2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的故障排除技术
2.1优化输电线路设计
对输电线路设计进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设计之初,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严格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后,要对其进行优化,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使其满足设计要求和经济发展需求,使整个输电线路在近几年甚至近十几年内都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
2.2重视输配电线路设计
设计阶段要重视提升输电线路质量,使其满足运行要求,降低故障发生率,有效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同时,设计阶段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结合以往经验,时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便后期快速排除故障。设计人员要查看输电线路施工现场,提高设计的可靠性。试运行期间,专业检测人员负责对整个输电线路进行监控,要注意提高维护水平,及时处理故障。同时,要与设计人员联系,对故障点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故障发生率,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
2.3研发输电线路配套装置
要使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可靠,必须从防雷和增强绝缘性两方面来考虑。此外,必须考虑到暴雨、沙尘暴和暴雪等不利于输电线路维护的自然条件。结合各个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改进并完善输电线路配套装置,从而减少雨雪等恶劣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氧化锌避雷器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也减轻了相关人员维修输电线路工作的压力,因此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领域。
2.4人力巡查和研发状态巡视系统
人力巡查是目前巡视输电线路安全状况最有效的方式。目前,维护输电线路系统的研发进展并不明显,而使用人力检测输电线路并判断输电线路的安全状况,有着较为直观的优势,还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估巡查。所以,各企业和单位在大力研发输电线路检测系统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人力巡查[6]。当然,人力巡查也有许多缺点需要解决。例如,人眼和望远镜存在不小的误差,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发现输电线路中的细微问题和预测线路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输电线路铁塔的高度问题,运维人员也可能无法十分准确地判断通道内的其他故障问题。因此,各企业和单位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人力巡查,同时以输电线路监控设施观察到的信息为基础,辅以直升机和无人机定时快速巡查,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才能更好地监控输电线路。
2.5科学合理划分管理重点区域
在对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结合输电网和线路的位置开展具体的地域分析,然后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重点区域划分出来,这样不但能够确保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还可同时使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如何科学合理划分出管理重点区域呢?应根据输电网和线路所在地域的地形特点将一个区域合理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相对较为容易的区域、相对较为困难的区域以及无人区域。又或是根据输电网和线路的性质划分为跨越人口密集的区域、地质灾害的区域等类型,然后其规划成为需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区域,如此能够使得后期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能够有侧重点。通过合理划分管理重点区域,不但可以突破传统安全运行管理方式的限制,还能够有助于管理人员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2.6加大特殊路段运维管理力度
要想进一步确保输电网和线路始终能够得以正常有序运行,助力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那么负责安全运行管理的相关人员在输电网和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不但要不断加强巡视工作和巡检工作,还需将定期维护工作以及检查工作做好,特别是有一些特殊路段,往往存在着较高的故障发生几率和较大的维护难度,就更需加强运维管理力度,如此才能使输电网和线路发生问题及故障的几率得以有效降低。负责安全运行管理的相关人员在对输电网和线路进行早期巡检的时候,应对输电网和线路图先进行认真的观察,与此同时对于输电网和线路所处具体环境还应进行深入细致的巡视加分析,以便可将可能存在的问题点和故障点通过巡视和分析而找出来,从而对其予以快速处理。
结语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大研发智能电网系统的力度,同时结合输电线路专业知识与相关科学技术来建立健全完善的输电系统,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 恒,李梦姣,虢 韬,等.一种输电线路网格化运维策略的管理模式[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28(S1):125-128.
[2]陈志超.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64.
[3]刘树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9):106,108.
[4]唐海波.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7,(14):209-210.
[5]汪德才.新时期的输电线路运维模式的构建思考[J].科技资讯,2017,15(3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