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的生产方式,无处不在渗透计算机技术。企业对生产方式的追求越来越趋近自动化,因此大力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但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说:设计的原理、温度控制、系统的过程、空气湿度气压等。所以。我们必须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故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故障的原因,做好一些提前的预防和一系列故障的检修方法。让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生产。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检修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电力行业以及相关电力电气相关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供电质量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标准。想要满足更高的供电标准,保障供电量的需求,就要在全新的电力行业发展要求之下,对电力电气设备维修与保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向着规范化的行业要求发展。只有设备能够做到及时的维修管理,才能够确保设备的健康,以及正常的日常供电需求,以此来满足居民的用电需要,保证电源供应的服务高效持续的进行。但就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技术检验工作来看,行业整体有待进一步升级,打造更为适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持续运行的维护机制与技术措施。这一技术升级,对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故障分析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是以计算机控制为主,机器控制为辅的一种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中的自动化,通过对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因此,只需要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将信息分析并整理,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监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测量设备以及维护设备,各设备间相互衔接、配合从而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其中,监控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合理地控制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要求的范围等。同时,也可控制好下一阶段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交接。设备故障和系统软件故障是电气自动化故障的两大故障,发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使用寿命、运行程序、电流或电压不符合要求、工作环境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出现故障。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运行时,检修人员的失误、设备检修工作不认真或者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都会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问题更加严峻。按照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段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间歇性以及消耗性设备故障。在以上的三个阶段中,初期和消耗性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相较于间歇性更高。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注重这两个阶段,防止操作失误导致设备出现问题。
2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的检修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的检修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现场设备检验法、特指环境下的设备实验检测法以及实验室设备检测法。其中实验室设备检测法的主要检测方式是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具体运行条件进行模拟,通过工作环境进行模拟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相关数据与运行时间进行统计。这种检测方式中包含了对于数据收集的相关内容,对于操纵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在现阶段该方法的使用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时,需要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保障其符合科学标准要求,从而对测量结果形成准确度的保障。其检测对象有着以下三种特征需求:检测对象应当具有代表性、经典型以及特殊性。满足这三点要求形成的监测数据才是有效的,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监测数据的完整真实性。
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故障预防技术
3.1采用分级预防技术
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来说,其设计的原理、系统的结构或者使用的时间等各种因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不同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应当需要一定的外部运行环境。因此,我们就需要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分级预防和管理维护,当然,我们也需要让检修的工作人员针对不一样的设备,不一样的设计原理、系统机构、使用时间等对机器做一个多层面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各个设备要求的温度数据以及大气湿度、压强等数据参数,我们要保证设备在要求的外界环境中,优化其工作流程,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设备的检修人员来说,我们要进行严格的要求。首先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设备的情况,保证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的素养。企业可以定期的对检修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考核,针对不一样的设备,对于他们的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人员进行分级管理,保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预防和故障维修达到最佳水平。
3.2对不同阶段进行维修管理
在不同的阶段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检修人员对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维修。在初期、消耗性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远远大于间歇性电气自动化设备。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初期运行时,检修的人员就要针对不一样的设备,不一样的设计原理、系统机构、使用时间等对机器做一个全方位及多层面的分析,并且要把握设备的运行规律和特点,防止发生意外情况。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运行到达比较稳定的状态之后,检修人员需要利用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操作人员合理使用,给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此来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对于使用时间比较久的设备来说,检修人员应当要注重一些细节部分,比如一些零件的使用时间、新旧程度等。最好将这些设备的零件做一份表格,根据更换时间进行填写,以便定期检查设备。
4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检修方法
4.1从设备运行程序入手
当检修人员采用直观的方式以及断电都没有找到相对应的故障原因时,我们便需要对设备进行通电,然后再对其进行检查。在做检查之前,检修人员要把主电路的电源断开,将其控制开关放在零位,把部分的设备部件回到原位。然后,用万用表对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等做一个检查,分析设备的运行电路是否处于要求的值域。之后,在通电的情况下,先检查控制电路,然后再对主电路进行检查。
4.2从机器入手检查
在具体的检修中,对于一个设备的工作情况、结构原理等需要检修人员详细了解。通过对于以上方面的严格检查,对于发生故障的原因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够大体判断出故障的范围和发生故障的原因。维修的技术人员可以先从工作的电路进行判断,对相应设备中的工作电机进行测试。之后对设备进行逐层的排查,全面观测。基于此基础上,有五个地方需要详细检查:逆方向针、主电路热元件、触头系统、熔断器和线路的开关,依据此大的方向,检修人员应当合理的做出安排和计划。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它是一个企业生产的基础,提升了国民的经济效益,也改善了生产的质量。因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问题将成为一个企业关注的重点方向。企业要积极研究分析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修人员做出恰当的解决方法。一个优秀的检修人员要学会相关的理论控制方法,并与企业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起来,有效的提升设备管理及其预防意识,保障设备的工作条件,保证运行的安全性,从而有效的延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锐彬.刍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方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12):125-126.
[2]蔡培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J].科技风,2018(25):158.
[3]廖明远.有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探讨[J].科技风,2018(14):178.
[4]许永堂.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技术[J].居舍,2018(07):60.
[5]聂波.故障预防和检修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5):226-22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