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质量十分重要,其决定着电网供电是否安全稳定,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改革,供电网络技术越来越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输电线路创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体系和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可以对信息数据及时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保证供电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措施
1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输电线路布置不合理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其特点是覆盖范围较大,输电线路较长,不同输电线路的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对于部分地区来说各输电线路间间距较小,甚至出现输电线路导线松弛的情况,容易造成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不同线路发生碰撞的问题,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对于输电线路间隔及排列不合理的情况,需要电力巡查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做好日常的线路巡线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事故及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并解决。
1.2外部因素影响输电线路运行
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今后的运行稳定性,目前部分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出现输电设备布置在树木周围,一旦出现较大的风时,容易造成树木的折断刮断导线,出现输电线路的短路问题,造成该区域电力瘫痪,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威胁线路周围居民的安全。同时,目前部分居民对于安全防护缺乏认识,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在导线附近投掷导电物体,也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短路问题,影响正常的供电。再者有部分大型运输车辆,其车辆车厢较高或体积过大,在车辆通过输电线路附近时,则容易对输电线路造成刮碰,破坏输电线路供电。此外,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大量的开工,但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施工过程不符合要求,也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破坏,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2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需求分析
2.1运行安全化的需求
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运行维护,有效缓解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问题。从电力系统的结构上来看,输电线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电网安全运行的核心因素,如果输电线路运行情况不良,那么会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性。对于输电线路,其路线复杂多变,不仅要应对崎岖蜿蜒的地势,而且还要防治一系列气候环境,同时还要注意外来因素对其构成的影响。输电设备中的元件老化等问题,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使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能够进一步得到保障,需要对传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建立健全智能化运行维护方式能够确保其功能的实现,来预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且及时地对其进行排除,进而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2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电力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此,其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能化建设,使得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开展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时,必须要重视信息化建设。
2.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具有实用性
在处理有关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体系的信息时,由于对网络处理这一方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运用,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整合效率,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结果的精确性,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相关线路的运行实况。针对电网输电线路通道,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之后使得土地的使用比例下降,进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相关工程的展开。
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措施
3.1创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体系
想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高效性和稳定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利用信息资料的收集,将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输电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处理问题,避免输电线路发生事故和故障。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采用智能化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效率,节约输电线路日常维护的时间,同时,智能化管理体系使输电线路运维更加科学,是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未来的发展趋势。
3.2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实行智能化管理,首先要建立输电线路信息处理平台,因为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并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传输。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处理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中各岗位人员对线路的各项信息及时的掌握,并将自身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有助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进行管理。此外,创建信息化平台还可以促进电力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发展,为今后电力体系全面实行智能化管理创建良好的基础。
3.3输电线路运维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我国的输电网络十分庞大且分布密集,各输电线路相互连接。由于输电网络运行是在复杂的室外条件下,因此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因此,供电企业在实施智能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信息反馈的分析工作,对于紧急故障或关键问题要提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并建立好机制后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方式,保证在事故或故障发生后,供电企业相关人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将故障排除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电力企业应建立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事件演练,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掌握应急处理方式。
3.4创建输电线路高效监控制度
完善的监控制度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输电线路运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完整的体现出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从而便于对输电线路进行维护管理。完善的监控制度是对输电线路中各个监管项目的统一管理,为各种形式的监管体系提供管理的依据,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之后,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5创建完善输电线路巡检体系
智能化输电线路巡查体系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显示功能,可以完成对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预警,保证输电线路的高效稳定运行。
3.6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都不仅仅是依靠设备,而关键是在于人员的素质。想要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智能化,关键条件就是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才能发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输电线路智能化管理的前提。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确保所有作业人员在上岗前都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先进设备的能力。只有管理及作业人员清楚什么是智能化和自动化,才能落实好输电线路的智能化管理,对数据和信号做出科学的分析。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实行智能化运输电线路一方面能够推动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目前相关电力部门应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智能化运输线路上。并有针对性地就输电线路智能化的价值以及作用来做好有关安全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的工作,在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线路维护等工作的前提下将输电线路的智能化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以此向输电线路智能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张斌.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47-248.
[2]蒋建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智能化管理措施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2):108-111.
[3]王朝,易资兴.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