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可靠性极强,使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设备运行维护的工作量,能够提升电网工作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此过程之中,基建工程不断扩大,业务报装、设备预试以及计划检修工作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就给当前的电网工作正常运行带来了非常大的考验,同时也降低了当前电网供电的可靠率。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应用
1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特点
1)综合化功能是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自动化的概念是实现对设备所有功能进行自主控制的过程。这种控制行为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对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海量采集分析之后,然后将正确的指令通过通信技术回馈给工作人员,如果电力设备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则会提醒操作人员进行远程操控来修正,如果电力设备运行正常,则数据显示正常,通过网络技术将各个电力设备的各个单位连接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保护体系,然后再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核算、传输和反馈,这便是自动化技术运行的特点。
2)微机化结构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微机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微型化形成的指挥调度中心,微机化结构是电力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通过微机集群形成的云数据储存和大数据智能运算,才能够实现电力能源从生产、储备、调用、分配的最优解,并能够针对电力设备中出现的故障通过指令控制及时止损,并调节电力运输网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庞大的电力设备运转中出现的海量数据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储存下来,这样就保证了历史数据,做到了电力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3)智能化运行是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智能化管理可以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率,这是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的最主要区别。智能化主要体现有两点,一是可以根据工作要求需求进行自动指令调节,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操控中心输入工作需要参数便可;另外系统可以对电力设备整体进行全天候24h的诊断,这种诊断方式就是不断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分析是否在安全区间内,这样就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定点检查维护设备。
2变电运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功能
2.1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①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程序有两个方面:即常规检修和事故检修,在实践中这两种形式都难免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几乎所有的检修都是在故障发生后进行的,事实上已经造成设备的损伤以及停止工作的损失,不能做到提前防范;②上面是维修的滞后性,而维修技术的不全面也是很大的问题。例如,由于维修人员的技术有缺陷,导致在周期检查中无法发现隐藏的故障隐患,甚至是对设备的了解是浅层次的,不能做全面的排除隐患,给后续的维修工作留下隐患;③变电运行设备系统的结构很庞杂,维护工作也千头万绪,在做好全面维修检查工作同时,也要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特殊维护,但往往工作人员对重点的关注不够,比如传感器的灵敏度的关注、单片机的数据分析等,这些隐藏的问题很难被发现,影响以后维护工作的效率。
2.2系统维护的有效措施
2.2.1建立日常维护机制
日常维护机制是针对电力系统以及内部的系统结构的常规维护,主要宗旨是专人负责下的层次化的有序管理和责任落实的模式。在维护过程中首先要让操作人员认识到,原有的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系统、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维护。
例如:在整体的系统维护中,首先要建立调度监督部门,有专人负责进行整体的操作和巡视,所选定的调度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变电站设备系统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和对设备进行操作和日常维护。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设施进行责任制,可以实行一人一机的责任制度,切实保障维护工作的实效性。操作巡视队伍要负责变电站以及变电运行设备整体监督。只有责任落实到人,才能对发生问题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管控。
2.2.2设备维护的现代化进程
在电力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的,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取得的效益是显著的,比如说热成像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变压器是变电设备中重要装置,在自动化的背景下,变压器的工作和整个系统并驾齐驱的,一旦变压器出现某些故障,如果整个故障不严重、不明显,维修人员就很难发现,像变压器内部的金属线圈之类的出现轻度腐蚀,虽然变压器没停住工作,但会导致电阻无限增大,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对电力系统的维护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热成像设备无以比拟的高效对比度,完全把变压器温度升高的情况清晰地显示出来,这就是热成像技术的核心内涵。一般情况下,物质之间的能量是千差万别的,变压器一旦内部金属圈被腐蚀,就会无限升高电阻,电流就会适应电阻的升高从而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严重损害变压器,而热成像技术却能清晰地显示这种异常,让维修人员清楚变压器内部存在的险情,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发生更大的故障。
2.2.3针对重点进行维护
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设备的特殊性,就决定其维护工作的特殊性,具体来说,传感器和单片机是变电运行设备的核心部分,链接系统和通信装置是变电设备的附属装置。在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中,变电设备的应用的重点也应该从上面的几个方面进行。例如,单片机在变电设备中就是中枢系统,它不断地接收传感器传来的大量数据信息,然后根据记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变电设备额定工作电流为60A,但因为某处短路让电压升高超过65A,这样的情况下,单片机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系统发生的事故,根据数据下达进行处理的指令。
3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维护要点分析
电压不稳是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可是如果处理不及时也会对变电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为此电力企业必须调整电压负荷。一般情况下,电压不稳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电压的波动和电压的偏差。电压波动的具体表现是变电设备的电压值在某一阶段发生明显的变化,同等额度电压也有很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大型用电设备负荷变化太快而引发冲击性负荷,从而导致电压的波动。为了真正解决这样的问题,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的需求适当增加供电系统的容量;而且要保证变电设备的良好质量,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要不断增大电压的等级,对设施已经陈旧的电网进行更换,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而电压的偏差是指电压值和额定电压在某一时间段存在的差距,其一是偏高,另一种是偏低。其中电压偏差的大小还受到有功和无功负荷、线路阻抗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缓解这样的状态,电力企业可以尝试减小线路抗组,同时选择与输入输出相匹配的变压器电压分接头后,进而保证变电设备及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结束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变电站运维管理智能化成为了当前电网的主要考虑方向,因此本文主要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探析,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孟荣,范晓丹.关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几点建议[J].电气技术,2019,20(09):123-125.
[2]曹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4):116-117.
[3]余平.面向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远程集中运维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9(0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