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 变电站无人值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7期   作者:任建宇
[导读] 近年来,随着电网快速建设,现有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不再符合新的管理要求。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网快速建设,现有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不再符合新的管理要求。因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以解决现有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在220千伏及以下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经验的基础上,去粗取精的前提下,构建出无人值守管理模式框架,提出了无人值守工作要求,改进了无人值守业务流程,实现了500kV无人值守策略,为500kV变电站运维营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管理

        近年来,随着电网快速建设,现有的500kV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不再符合新的管理要求。因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以解决现有的问题和困难 。目前无人值守的运维方式,己广泛应用于电压等级在220kv及以下的变电站内,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支持和现实基础 ,可为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运维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1 无人值守管理模式框架
        通过自动化信息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有人值守模式转变为无人值守模式,变电站内将不再常驻运维人员,而是成立一个可以辐射多个变电站的运维班组。
为更为高效的利用人力物力,将运维人员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不同的职务。第一部分运维人员负责巡视现场设备,并根据调令操作站内各个设备及设施,但不再进行监盘。第二部分运维人员负责监盘和遥控操作站内设备。运维班的设置需要考虑所需运维的变电站的距离问题。将枢纽变电站设为驻地首选,前往辖区其余变电站的乘车时间理论上不应超过2h。同时,运维班的设置不仅仅需要满足日常工作需求,更要为事故紧急处理留下裕度。驻地应24h有值班人员,且夜间的值班人员不应少于2n+2人(n为所运维变电站数)。但由于各个省份的变电站分置之间存在差异,可能存在变电站离驻地车程超过2h的情况,无法满足乘车时间的要求,更无法保障运维工作的及时性。对于这种情况,该变电站应采取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的组合管理模式。即对于此类车程超过2h的变电站,适当减少其对应驻地的运维人员,专门对其进行管理。少人值守属于无人值守的一种过渡模式。对于少人值守的变电站,其工作内容和范围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简化,仅当出现紧急缺陷时,才对设备进行有关操作。
2 无人值守工作要求
(1)在设备操作管理方面,需要强化对于操作的许可机制。推动操作指令的扁平化传递,通过监控直接将指令下达给现场班组,有效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在日常巡视方面,主张分层次分类别的巡视方法[4] 。对于运行状态稳定良好的设备,在监控完好有效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巡视周期(相对于有人值守方式而言)。如遇特殊情况,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强化巡视时长和精力;(3)在维护和检修设备方面,主导状态检修[5] 。根据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适当延长检修周期以达到降低检修工作量,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送电操作的目的,为实现无人值守提供实际基础。
3 无人值守业务流程
        变电站监控业务主要由省调负责,当省调发现有告警或异常信号甚至是事故发生时,立即通知运维班派人奔赴相应变电站。此外,有人值守模式下的变电站可直接由省调来通知。有人值守模式下的变电站中,正常巡视为3次/天,持卡巡视为2天/次。转为无人值守模式后,巡视需要由运维班从驻地派人前往变电站进行巡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巡视周期。当然,无人值守模式对巡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变电站的安保人员进行适当的巡视培训(安全培训也不容忽视),运维班可通过现场的监控探头对站内各设备进行不定期的远程巡视(每一值的巡视次数不得小于4次,每一个间隔所用时间不得不短于6小时),通过扩展监视现场设备的手段和途径,最大程度上降低从有人值守模式转变为无人值守模式后带来的对设备运行状态无法及时掌控的弊处。此外,对于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流程也有所改进,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发生事故后的设备状态确认流程。

1)由省调确认设备的跳闸情况,并迅速告知运维班。2)由省调根据获取的信息,对故障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判断,并告知运维班。3)由运维班立刻派人奔赴相应变电站,对跳着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和确认,完成该工作后,将有关情况汇报调度员。(2)隔离事故设备工作流程。调控中心只负责正常状态和紧急事故状态下的断路器(开关)的远方操作。剩余的事故隔离措施由到站运维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完成。(3)事故信息收集和报送。与有人值守模式的处理方式基本一致,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由监控员将事故的简要情况迅速汇报给相应调度,具体情况待运维人员奔赴现场后,根据事故汇报的流程进行详细汇报。
4.加强无人值守运行管理的方法
        根据现行管理方法,操作和维护应完全分开,属于两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当操作员发现异常或收到异常信号时,需要前往现场确认,然后通过调度联络维护部门处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质量不够好,系统功能不够全面,系统性能不符合目标要求,不同厂家存在严重的数据接口问题和抗干扰问题,并推荐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与同区的背景软件,尝试使用同系列产品的相同厂商,并建立完整的测试程序。加强对控制中心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具有简单的事故和缺陷分析处理能力,从而在反馈给调度员时,它可以尽可能地过滤无用的信息,并从处理事故和缺陷中节省调度人员。推进无人值守的方法及途径任何一个新事物、新课题的投产都需要千百次的理论和实践,也不能完全否认值班人员发挥的作用。按照铁总逐步推行无人值班的趋势,本人发表以下几个个人观点,逐步实现牵引变电所的无人值班化,也防止一刀切的现象。当然以下各方面的意见或建议需要与上级进行沟通,前期可以只作试点。
        即变配电所、开闭所等有人值班的所亭,距离供电工区较近的如5分钟内或10分钟内能够赶到所内的变电所、开闭所内值班人员可全部撤离。在相应工区配置1-2名懂得牵引变电值班基础知识的员工,日常接触网作业时担任接触网工,在作业之余可以巡视设备。同时接触网工区都有值班人员,针对值班人员的牵引变电知识加以培训,也完全能够胜任日常巡视和简单的应急处置工作。
6 结论
        目前,500kV变电站从变电站设计、全局规划、设备设施布置、通讯方式和功能原理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统一性。不同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远近不一,较为分散,但是站内的运维管理制度和运维人员的工作内容也大致相同。不同变电站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其余变电站优秀的管理经验。这一切造就了运维人员到新站能快速投身工作,为无人值守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立运维班后,组内运维人员拥有同时进行多个变电站停送电操作的能力,极大缓解了人手不足的压力,也加强了运维班不需要额外培训就可以接手新投入运行变电站的能力。应用无人值守模式,一方面扩大了运维班的运维范围,加快了人员的运维速度,另一方面,驻地的布置提高了运维人员的机动性,虽然及时性不如有人值守模式,但无人值守模式合理统筹优化了班组力量。
        在无人值守的运作模式下,将管理集中化,可有效监测和控制整个超高压输电网,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更节省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提升电网运行质量,具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振涛.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管理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8(23):191.
[2] 莫桂洋.浅谈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和探索[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10):182.
[3] 苗彬.浅论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7(21):77-78.
[4] 刘洋.变电站巡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20(03):237-238.
[5] 邓博文.电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及状态检修体系的构建[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8):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