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潘虹
[导读] 目的: 通过对心衰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分析患者压疮预防及治疗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对心衰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分析患者压疮预防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10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衰压疮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心衰;压疮;循证护理;临床效果

        心衰又称心力衰竭,心衰疾病属于症状性疾病,主要因患者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患者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常表现心律失常、骨骼肌萎缩、组织充血等症状。临床分析心衰疾病主要因患者过度劳累、环境及气候急剧变化、患者原心脏病加重。压疮属于常见临床疾病,主要因患者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患者出现组织坏死或溃疡等症状[1],影响患者身体康复效果。压疮疾病属于可预防治疗性疾病,因此本文通过对心衰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分析心衰患者预防和治疗压疮疾病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10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5±4.8)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2.1±5.6)岁,对比两组资料无差异可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诊断为心衰疾病;(2)患者意识正常;(3)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及语言障碍患者;(2)患者肾脏功能受损;(3)患者不遵医嘱,并中途退出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用药方式及用药剂量,关心患者生活及心理情况。
        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首先提出相应循证护理问题,通过相关资料数据库了解压疮处理方法、预防压疮护理进展等,同时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期刊资料寻找出相应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2],了解患者病情状态,制定属于患者病情的循证护理。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
        (2)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治疗期间,保证患者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护理,按摩患者受压部位。患者处于平卧位时,保证患者床头处于30°角度,患者处于坐卧位时,将髋部屈曲保持30°角度[3],将软垫防止患者长期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患者可通过气垫床减少患者长期受压。
        (3)使用清水擦洗患者皮肤,若患者皮肤干燥,可通过润肤品改善患者肌肤状态,擦拭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证动作轻柔,减少损伤患者肌肤情况。若患者易出汗,保证患者水分摄入量,禁止饮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同时指导患者及患者家属正确饮食,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食物[4],增强患者免疫力,若是口无法进食患者,应给予患者相应静脉输液或胃管输注营养液。若患者出现水肿症状,说明患者钠盐摄入量过多,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同时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及自我保护意识。
1.3疗效观察及评判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总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总人数]×100%;总满意率=[(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循证护理属于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由临床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科学性、实用性临床经验,根据患者合理需求,在某一特定领域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压疮属于压力性溃疡,主要因患者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患者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呈持续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等情况,患者软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好发部位主要与患者卧位密切相关,平卧位时患者骶尾部易发病,仰卧位时患者枕骨粗隆、肩胛骨及足跟处等部位。患者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疼或麻木,短时间内患者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循证护理是对心衰患者压疮疾病预防及治疗过程中,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通过对患者护理过程中进行体位护理,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皮肤受损情况,保证患者处于舒适休息环境,指导患者正确进食,保证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正常状态。本文通过对心衰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94.0%)、患者护理满意度(98.0%)高于对照组(74.0%)、(74.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患者心衰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效提高患者预防及治疗压疮疾病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邱亚.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6):87.
[2]王小丽.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4):92-94.
[3]宫丽丽.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263+266.
[4]赵玉新.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269-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