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黄主华
[导读] 目的:研究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25例为控制组,双号25例为试验组。控制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给予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比较两个组别干预效果及总满意率。结果:两个组别干预后BPRS、SDS、SAS等评分、总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患者病情和不良情绪,可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抑郁焦虑情绪;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旦进入康复期,大部分恢复自制力,各种精神症状基本消失,且思考能力恢复正常,但多数会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如焦虑、抑郁等,从而对其预后效果造成严重影响【1】。对于此类患者,针对抑郁焦虑情绪,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其疾病有效康复具有积极作用【2】。本文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25例为控制组,双号25例为试验组,即分析了护理干预焦虑抑郁情绪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25例为控制组,双号25例为试验组。统计患者资料:试验组年龄值为24-65(38.5±4.2)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4/11。控制组年龄值为25-64(39.1±4.5)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2/13。经临床统计学检验各组基础资料,结果P值>0.05,具有比较意义和价值。
1.2方法
        控制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给予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实施方法为:(1)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发病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焦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疏导,注意采取各种方式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压力,宣泄不良情绪,如因势利导、有效启发、沟通交流等,以促使患者形成乐观心态,这是病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2)开放式管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造成疾病及反复发作和出现焦虑抑郁心理的重要原因,即为长期封闭治疗,此护理人员需组织患者定期参与唱歌活动、外出郊游等,准许病情稳定着定时回家探望,疏导不良情绪,促进其病情康复。(3)健康宣教: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昨日患者定期学习,告知其疾病康复中良好心理状态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其病情复发原因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将疏导和预防不良心理的措施告知患者,不断提升其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BPRS(用于评估精神障碍程度,工具为简明精神量表【3】,分值越低越好。)、SDS、SAS等(用于评估抑郁、焦虑情绪,工具为Zung制定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4】,分值越低越好。)评分变化及总满意率(对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调查,分为不满意、满意、一般等。)。
1.4统计学分析
        对主体的研究数据汇总并分析观察,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百分比资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当P值低于0.05时,说明存在较高的检验价值。
2.结果
2.1两个组别干预效果观察对比
下表1显示,两个组别干预后BPRS、SDS、SAS等评分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但干预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2.2两个组别总满意率观察对比
下表2显示,两个组别总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

3.讨论
随着人们人际关系改变、社会因素、生活工作压力增长等影响,人们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情况不断增多,特别是对于精神分裂症而言,其产生负性心理和消极情绪的概率更高,这就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疾病康复造成了严重影响。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抑郁焦虑情绪,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率约为38%~40%【5】。对于康复期患者而言,为了有效减少其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尤为关键。通过对患者实施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这可能三个方面如心理疏导、开放式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提供护理服务,有利于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调节,并最大程度的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消除抑郁焦虑情绪,能够对疾病产生正向认识和理解,能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6】。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干预后BPRS、SDS、SAS等评分、总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可见,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和作用。
        综上所述,抑郁焦虑情绪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患者病情和不良情绪,可促进其康复,值得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翟金梅.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18,0(05):76.
[2]袁素丽,朱春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157-160.
[3]聂凤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7):998-999.
[4]刘雪英,陆莉莉,何凤英.希望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内科,2016,11(04):648-649+587.
[5]华洁.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7,22(18):2391+2415.
[6]符丹萍,陈萍,王苏景.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4):135+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