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陈红飞
[导读] 目的:综合分析骨科临床护理当中不安全性因素及有效性对策。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骨科临床护理当中不安全性因素及有效性对策。方法:选取于2019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顾骨科所收治病人54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以logistic的回归统计方法综合分析病人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项不安全性因素,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病人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项不安全性因素以下肢部位深静脉的血栓、床上跌倒、磕碰、褥疮为主;与护理前期比较,护理后期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极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临床护理当中不安全性因素极具复杂性,需积极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措施,切实地避免这些不安全性因素产生。
        [关键词]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为深入研究关于骨科临床护理当中不安全性因素及有效性对策,选取于2019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顾骨科所收治病人54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总结病人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项不安全性因素,提出有效性护理措施,详细的结果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于2019年2月-2020年3月本院骨科所收治病人54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的对象。男女病人的比例是31/23例,年龄区间即为25-79岁,平均年龄即为(46.24±3.89)岁。其中,四肢骨折病人32例、胸腰椎部骨折病人17例、盆骨骨折病人5例。所有病人均接受骨科临床手术治疗。基本纳入标准:①此次纳入临床观察试验研究所有病人病例资料均已经伦理会所批准;②两组病人均已得到确诊;基本排除标准:①排除孕期、哺乳期妇女及精神性障碍症状病人;②排除不自愿采集本次临床观察试验研究的病人。所纳入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此次试验,同意书签署完毕,所有病人的资料数据差异性无意义,有对比性,P>0.05。
1.2 方法
        54例病人均实施骨科临床手术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对于病人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项不安全性因素,以logistic的回归统计方法实施综合分析,总结病人临床护理具体情况,获取骨科临床护理期间不安全性因素,详细分析不安全性因素产生的真实原因,结合所获取到各种不安全性因素和病人具体情况,积极采取相应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措施。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不安全性因素logistic的回归统计。
(2)观察护理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完成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实施检验,用t值实施计量数据的检验。P<0.05,则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观察分析不安全性因素logistic的回归统计
        以logistic的回归统计方法综合分析病人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项不安全性因素后表明,下肢部位深静脉的血栓、床上跌倒、磕碰、褥疮为主要因素,见表1。

2.2 观察护理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
        与护理前期比较,护理后期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极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注:与护理前期比较,*P<0.05.
3.讨论
3.1综合分析骨科临床护理当中不安全性因素
        骨科临床护理当中不安全性因素,其大部分存在于健康教育、病房环境、医院管理、技术操作、病人自身等各个层面[1]。健康教育层面上,医护工作者并未严格按照骨科护理章程及要求,为病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病人并不熟知一些健康知识及注意事项,做出不妥当的行为活动,诱发不安全性因素;病房环境当中,因缺乏完善化基础设施,缺乏妥当的环境管理,病床上面并未设有安全护栏,这些均会促使病人有坠床、摔伤或者滑到等各种安全问题产生;医院管理层面上,医护工作者责任感通常十分有限,院内对各种不安全性因素缺乏严格监管。病人术后并未及时得到有效监管和护理服务。医护工作者在安全管理层面上缺乏较强的职业素养,院内安全监管体系也十分匮乏,安全监管很难到位,这些均属于不安全性因素产生的诱因;技术操作层面上,因有些医护工作者并不够了解病人具体情况,并未充分扎实地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护理操作行为不够规范;病人自身层面上,病人在不遵医嘱情况下擅自外出,不按时休息,未了解及配合医护工作,未按要求实施体位和功能训练,均会引发安全事故[2]。
3.2有效性护理对策
        一是,逐步完善化护理安全监管制度,确保医护工作者均予以严格遵守及贯彻落实,规划护理行为;二是,围绕着骨科科室应急抢救、护理安全相关事故有效预防、病房安全、医护工作者岗位职责各方面,针对性的制定各项规范及制度,层层落实各项责任;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及抽查,尽可能地防止有不安全性因素产生;四是,严格管理病房环境,针对存在着坠床风险因素病人,病床两侧需加设护栏,地面保持干净,避免病人坠床、摔伤或滑倒;所有存在着不安全性因素位置,均需张贴明显警示标志[3];五是,合理安排岗位人数,防止护士不足情况产生;六是,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手术治疗场所和注意事项及遵医嘱重要性,确保病人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工作;七是,定期组织护士开展系统化、专业化培训考核,确保骨科护士整体能力和素养得以提升,从而更好地将不安全性因素产生几率降低。
        综上所述,下肢部位深静脉的血栓、床上跌倒、磕碰、褥疮属于骨科病人住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各项不安全性因素,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可有效把控各项不安全性因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晶. 骨科护理的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25(05):519-520.
[2]王丽.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与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18(03):314-315.
[3]刘艳玲. 骨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2(05):178-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