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6S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田红梅1 田芬2 孟小勤2(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对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应用价值进

        【摘要】目的:对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过程中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将其实际指标作为依据对其展开分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以此为基础方案,联合6S管理模式展开临床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不同模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7.37% vs 81.58%,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组别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中的干预可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护理质量全面提升,可为护理模式的优化提供有效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6S管理模式;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伴随着医院管理化水平的在逐步提升,6S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究其定义而言,该模式可涉及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医务人员需深化其内涵,全面掌握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多方面的技能[1],最终推动护理质量的综合优化。现阶段6S管理模式在我国很多医院得以应用,需结合医院实际进行调整,方能提升护理安全性。除此之外,6S管理模式着重突出细节,以工作效率的提升与流程的优化为主要目标[2]。为更好地探究其在医院护理质量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特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可以看出其资料指标差异性不大,具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1.2.1医务人员:将6S管理模式应用于常规护理培训过程中,通过学习全面掌握该模式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细节,逐步将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与此同时,医院应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分层次展开培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除此之外,医院应组建6S管理小组,以便深入讨论与了解,最终对其进行考核。
1.2.2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参照实际指标完成分组。
        (1)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
        (2)研究组:该组患者采用6S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深入贯彻到病房管理中,定期进行环境优化,强化安全管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护理满意度的表达形式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质量的测评则着重病房环境管理、护理综合素养以及患者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每项设置为100分,且得分越高则表示成效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搜集数据的处理应借助SPSS 21.00。其中,护理质量评分接受t检验,以(分,x±s)作为表达形式; 护理满意度以( n,% ) 表示,采用 χ2检验,若P<0.05即认定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37%,较对照组(81.58%)显著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不同模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关于房环境管理、护理综合素养以及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3。


3  讨论
        作为医院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6S的管理模式在其应用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且以此为指导下护理质量的优化可全面提升我院临床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最终推动患者健康质量的有效提高[3]-[4]。伴随着该模式研究的深入开展,其在医院管理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性越发明显,在优化病房环境管理,提升患者安全的同时,为医院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该模式的具体运行中,医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全面掌握模式的6大内涵并应用到工作过程中[5]。医院应制定培训计划,不定期对6S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与优化,全面推动医院发展进程。
        在此次研究中,6S管理模式在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中的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37%,对照组仅为81.58%,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就护理质量而言,研究组患者关于房环境管理、护理综合素养以及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出对照组,组别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由此可见,6S管理模式在其运行过程中充分展示其优势性,值得进行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淑珍.6S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11):152-153.
[2]田彦英,李弘颖.6S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5):638-639.
[3]喻霜,罗仕兰."6S"环境质量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3):176-179.
[4]王冲.6s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的影响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4):171-173.
[5]李菓菓.6S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19,(16):227-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