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薛慧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薛慧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更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从而做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学模型思想、化归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等,对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些探究,以供大

薛慧   墨玉县喀拉喀什镇一贯制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更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从而做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将来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数学模型思想、化归思想、符号化思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等,对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些探究,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195-02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所谓学科素养,除了对基本概念、定律法则的熟练掌握以及解题技巧的灵活应用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学科思想的培养,这是一种内在素养的提升,更是一种本质上的升华。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行为方式与学习习惯等,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便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指导。
        一、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等。数学思想是内因,强调的是理论,而数学方法则是外因,更加强调实践。它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理论、本质规律以及事实所产生的理性认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质上来说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两者之间存在载体和精髓的关系,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数学知识则是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完善数学课堂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对当代小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其适应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应该具有的素养。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学生是否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的再创造和发明,其关键在于个人具备多少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素养,并不是看个人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思维严谨性、逻辑性与完整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产生新的认识,使其可以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进行合理调整与改变,促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不同层面,都会有数学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征,这也让它有着强大的培养功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直观抽象和逻辑思维方面,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
        (三)有利于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
        学科教育因素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学科会通过其内在魅力多角度、全方位滋养学生,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科学的学习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有利于教师落实新课程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简明扼要性、条理性以及严密性的特征,是一种常见的指导思想与方法。人们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与解决问题。



        四、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原则
        综上,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之间联系紧密,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需要教师可以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以此来实现灵活运用的目标。
        (一)明确性渗透原则
        数学思想方法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长期模糊地渗透数学思想,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受,也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出现偏差,不能有效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更无从谈起灵活运用它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二)实践性渗透原则
        对学生来说,理论的学习只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获得,而真正地、完全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要在数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来体验与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到知识产生的规律,体验知识的运用感受,只有这样才可以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对此产生深刻的记忆。
        (三)反复性渗透原则
        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在短时间内的数学学习是无法保证他们可以完全理解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应该坚持反复性的原则,根据教学的内容将某一个数学思想进行反复渗透,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使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可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由原来的感性认知发展到理性认知,并可以在实际的数学问题中有意识地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其意识到它的优越性。
        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与策略
        (一)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
        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必须强调方法,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能力来明确备课的过程和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并且,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进而做到在教学中随时进行优化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习过程的渐进性,将数学方法与具体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來保证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
        要想将抽象、艰涩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渗透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先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对学生理解与掌握的引导。
        (三)实施分步学习法,注重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除了要对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发掘和整理,还要将其系统化,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渗透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将数学思想方法贯彻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其中数学思想则是高度抽象性的概括。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联系紧密。所以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去感悟、体会抽象的数学思想。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的精髓所在,要想学好数学就需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隐藏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然而,当前很多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只是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与理解,没有在教学中进行合理渗透,这样就影响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小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深入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使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82.
[2]杜雅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路径[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4):189.
[3]王建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J].数学大世界,2016(9).
[4]谭国洪.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