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述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孙建丽
[导读]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高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要求,水利工程施工在各个方面都不断改进和创新

         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高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要求,水利工程施工在各个方面都不断改进和创新,不断加强施工技术。其中导流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施工技术种类比较多,导流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在实际应用时能够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则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导流方法,缓解水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造成的影响,促进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我国的水利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所采用的工艺材料等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导流施工技术是常用技术,为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导流施工技术,则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还能够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国家建设质量水平的增强。
         1 导流技术概述
         1.1 导流技术的定义
         是通过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水流的疏导,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舒缓,有效避免水流冲击情况的发生,为水利工程施工的进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导流技术指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周围环境对水利产生的影响,继而采用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推动施工条件的改善,可以借助围堰的方式来维护基坑,通过暂时性地更改水流渠道,则能够将河流的水引入到围堰的西方,继而降低施工区域的含水量,减少施工的难度,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提升。导流施工技术在应用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在确定了对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之后,提升河道水流处理的效率,继而提升导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2 导流技术的施工特点
         导流施工技术的实现要坚持科学选址、制定科学计划等方面开始进行。首先导流技术的实施要做好科学选址坝址,这个步骤是开展水利工程的基础,在施工之前,专业人员要充分考察水利工程选址区域的地形地势、工程期、工程量、水能指标等,经过考察选址出合适的坝址,提升水利工程开展的效率;其次要制定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方案。在科学选址时,设计人员要制定好施工方案,从导流明渠开始增强厂房分布的合理性,继而在选址完成以后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最后,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通过分析分析水利工程发展的现状,并增强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 导流施工技术的类型以及应用方法
         当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导流施工该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遇到不同的情况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在施工之前要分析好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应确立好选择哪种类型的导流施工技术。
         2.1 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就是对整个河道进行一次性的拦截,并在河道的两岸建造专门疏通拦截水流的专业设施,避免拦截水流的泄露,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大型设备,在进行河道的拦截水流的疏导过程中具有很多种形式的导流方式。可以采用明渠道导流方式进行导流,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河道的两岸进行沟渠的挖掘,并利用沟渠将河道的水围堰,促进水流顺着多个沟渠流动,及时进行分流,有效保证水利工程中导流技术的及时性,明渠导流在平原中的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但是由于河道的宽度较小,而且河流的深度也比较浅,在具体的明道引流的过程不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进行,建造多条引流沟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所以应该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性质再进行导流技术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明渠导流施工的时候,应该注重对沟渠结构的设计以及渠道进出口的合理规划,促进水利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还可以采用涵管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这种导流方式主要是对水利工程整体强度的增强,是通过混凝土和钢筋的搭建形成泄流的管道,能够有效节省大量的材料成本,相对来说是一种综合性较好的导流技术;但是由于混凝土和钢筋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搭建难度较大,所以涵管导流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适用于土坝工程或是一些水流较小的水利工程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可以进行隧洞导流的方式进行导流,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一些地质环境比较特殊,水流量也不大的水利工程中,隧洞导流技术与前面两种方式相对比,比较适用于环境较差的水利工程中,但是正是由于周围的建造环境较差,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而且受到环境和隧洞的影响,导流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分段围堰法
         该方法常常应用在河道比较宽的时候,工程量相对较大,而且项目不能同时施工,就需要分期导流。
         1)缺口导流。这种导流方法比较适合在遇到洪水或者河流暴涨等突发情况的时候应用,容易使工程项目出现无法正常运作的现象。为了能够让水利工程正常运转,则需要在建设时预留缺口,在缺口修建时不要忽略施工的状态,否则容易对建筑的结构以及泄洪能力产生影响。
         2)底孔导流。底孔导流通常出现在分期围堰的一期工程以后,将底孔当成排水通道,当水流穿过水利工程的底孔并流通到下游的时候,要做好封堵工作,这样在修建高坝的时候更加适用。
         3)疏齿导流。这种导流方式指的是在重力式混凝土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首先将预留疏齿状的缺口实施过水处理,在水利工程建筑体增高的时候,让河流的水能够交替经过缺口再导向下游。
         2.3 基坑排水与船闸施工
         基坑排水是借助抽水机等设备实现基坑的排水,排除基坑中存在的降水和渗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闸坝过流时可以减少基坑的渗水,通过选择20米的扬程、20千瓦的抽水机,则能够确保抽水机是备用的。船闸施工的步骤比较复杂,通常主体结构进行主要部分的施工,施工的过程要根据实际的水利工程状况进行不断的调整。
         2.4主体工程施工
         通过对水利工程周围环境及内部因素的分析,进行导流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然后进行主体工程的施工,在河道的两岸进行有层次的沟渠施工,为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对沟渠的深度进行合理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将沟渠的深度控制在三米至八米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河床基坑的挖掘过程中,应该将基坑中挖出来的水进行有效地排出,然后再进行基坑的挖掘,如果是进行基面岩体的挖掘,应该留出保护层,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2.5闸坝混凝土施工以及船闸施工
         如果有需要闸坝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应该提前进行施工环境的考察和混凝土具体施工的设计,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导流技术的有效实施,船闸施工作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应该充分进行导流方案的审核,保证后续船闸施工的质量。
         3 结语
         水利工程的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综合考虑水利工程的各种要素与条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来探究选择哪种类型的导流施工技术。在施工技术会选择上要尽可能降低施工的难度以及造价的成本,提升水利工程开展的质量,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注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施工技术,以此来促进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冲.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3):3400.
         [2]王建军,何亚平,王丽萍.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应用分析[J].丝路视野,2017(10):110-113.
         [3]丁立训.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7):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