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 宁引喜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宁引喜
[导读] 住宅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人们对其要求也有所提高,
         摘要:住宅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人们对其要求也有所提高,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也需要进行重新构思和调整。文章将对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构思及方法进行说明,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构思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虽然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所以迫切需要一个绿色活动空间,以舒缓工作压力,降低不良环境对身心及情绪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此,做好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就成为从业人员探讨的主要问题。
1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原则
1.1以人为本
         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及生活习惯,合理规划住宅小区建筑结构形式,注重小区规划的舒适性,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该项原则的落实,可改善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质量,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1.2绿色生态
         将绿色环保、自然生态理念融入到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可结合小区结构特征、地域特征及城市文化特征等因素,合理规划住宅小区内的绿化景观,在维护空间功能性的基础上,创造立体、交叉的环境景观,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需求。
1.3经济节约
         经济节约原则的落实,不仅要求在保障住宅小区建筑功能性的基础上,降低建设成本,还要求做好节能环保工作,通过一些蓄热措施、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实现能源节约,降低小区运营中污染物质产量,增强绿化效果。此外,在规划设计中,经济节约原则的落实,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建筑所在区域气候特征,风向变化规律等,合理规划建筑朝向及间距,增大自然能源利用率,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损耗,以改善居民生活及工作环境。
1.4高操作和高技术性
         高操作性要求在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及地形条件,改进规划设计质量,合理规划户型配备,以满足人们生活及工作的需求。高技术性则要求在规划设计中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的应用,改革传统设计模式法,增强住宅空间便利性和智能性。
2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构思
2.1生态化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化理念,有助于人与大自然的接触,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这对于舒缓人们情绪、降低生活压力起到积极作用。为此,设计人员应做好前期勘察作业,了解区域自然条件和特征,结合小区功能要求,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减少垃圾产量,可应用循环利用理念,将可用的废气材料应用到小区规划建设中,变废为宝,加强小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优化整体设计效果。
2.2资源均享化
         资源均享化即增强小区环境的均衡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注意以下三点内容:首先,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建筑所处位置的合理性,利用周边资源改进住宅建筑质量,使每个用户都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其次,同一楼层的住宅空间,要保障光照、通风的一致性,且根据人们的视觉感官,合理规划不同朝向的绿色景观,让用户欣赏到不同的自然环境;最后,统一建筑的景致,尽可能保持一致,突显小区秩序性。
2.3社区化
         住宅小区既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那么增强其归属感就成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点之一。为体现归属感,一方面要利用围合方式,形成一个统一的空间整体,其中的绿化、功能划分要满足小区内人员的总体需求。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配备上,根据小区定位展开合理设置,确保不同年龄段人群均能感受到小区规划带来的优势,增强用户的归属感。
3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要素
3.1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小区功能
         科学选址是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先决条件。

为做到科学选址,要从地质结构、人文环境、周边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展开综合分析,选出适宜人们居住,且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开展住宅小区建设作业,达到不同层次人群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另外,科学选址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显著作用,能够对住宅小区建筑朝向予以科学规划,确保建筑内部有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条件,减少空调系统的使用,降低能源的损耗。另外,对住宅建筑进行科学选址,还可以使得商业利用率更高,住宅与商业分离,住宅舒适度更高。同时,这还可以将办公、酒店等公建布设于更显眼或具有导向性的城市位置,以利于形成城市中的标志点。
3.2合理规划布局
         住宅小区的科学规划布局对于其实用性、节能性及自然性特征的凸显有着积极意义。而要想达到该目标,在规划设计中,就应从人文环境、自然特征及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展开分析研究,保证住宅小区功能齐全,环境舒适。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也是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关键。小区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其与周围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属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
         现阶段,很多住宅小区都习惯建设在主干道两侧,以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不过该规划形式,使得小区内的用户经常受到噪音及扬尘污染的影响,虽然生活便利性提高,但生活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不利于住户享受自然。再者,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原有的多层住户在采光和通风上受到高层建筑的压制,建筑内部空间舒适性有所下降,能耗问题增加。因此,在规划时应全面分析小区周围的文化、地域、气候以及地域风情等因素,使其相互融合,让建筑与周围事物和谐共处。
3.3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已成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景观设计的作用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可加大住宅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实现绿色小区建设目标,增强居民的生活舒适性和安全性。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做好区域现有自然景观的应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结合人文特征、民俗风情等对景观结构、植物造景实行规划,凸显层次性变化特征,提升小区美观性和观赏性。有条件的小区可以根据小区内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动物饲养等区域,打造自然的生态小区。另外,在小区的主要景观周围,还可以打造一些绿化带,将人的视觉效果考虑其中,从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景观设计还应与体育健身设施结合,以此来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同时,应注重建筑物的导向性和指向功能,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场所,标识功能要明确、易于识别。最后,绿化设计应注意营造大小型交流空间,以此来增进邻里交融,减少都市中的人情冷漠问题。
3.4单体设计
         单体设计要重点关注建筑形体及空间组织规划这两项内容,这样设计后的住宅建筑才能在维护功能性的同时,减少能源和资源损耗,增强建筑保温隔热效果,达到绿色建筑建设目标。为更好地降低建筑的能耗,在设计时需控制好建筑的体形系数,其最小值还与建筑的造型、平面布局以及采光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过小则不能满足建筑的部分功能。合理的空间组织可优化建筑功能性,做到节能设计,以加强室内的保温效果,完善建筑的通风、采光条件。
3.5安防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要求的提高,安防系统的布置和规划也成为小区住户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居民进出的便利性,尤其是老年人进出的便利性,合理设置安防设施,增强小区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做好安防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工作,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防护效能,维护小区安全性。现阶段,很多住宅小区通过单元门禁系统、入户门禁系统、可视化公共区域监控系统的设置,来保障小区安全。
4结束语
         总之,住宅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需要从空间结构、功能、景观绿化、安全防护等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分析和研究,加强设计构思及方案的合理性,实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进而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盖尔,Gehl何人可.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麻省理工学院[M].1959.12月.
[3]张科.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11)
[4]陈美科.浅谈现代住宅小区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11)
[5]昝日晨.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