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樊秋芳
[导读] 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促使建筑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摘要:建筑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促使建筑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它关乎企业人、财、物的安全,而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制定科学地管理措施来加强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以便提升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对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前言:机械设备的强度、性能、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影响施工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工作人员按一定的使用规范操作设备,以保证现场的安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工人的安全和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及时发现这些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
         1建筑机械和施工安全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建筑机械是其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总称,包括挖掘机械、压实机械、桩基机械、混凝土机械、钢筋级预应力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多种机械。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者运用经济方式、法律方式、行政方式、技术方式、舆论方式、决策方式等多种方式,对人、物、环境等管理对象施加控制,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安全生产目的的活动。施工安全管理涵盖了作业过程中的所有安全问题,涉及的内容较多,如管理、财务、后勤保障等内容。
         2机械设备施工安全问题
         2.1机械设备的操作不规范
         在安装资质方面,机械设备审批的标准较低,很多的企业缺乏对机械安装人员的管理。加上机械设备安装人员自身的安装技术不足,以及企业资质出借等问题非常严峻,通常在签订机械设备的安装合同中应涵盖设备的安装、使用以及拆卸的整个过程。然而,实际上在现实设备使用中,安装企业只是完成了第一次安装操作,在这之后安装和拆卸其他附属设施的企业均是由分包单位来进行具体实施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分包单位的安装标准极有可能不合格,安全措施也可能做不到位,因此安装和拆卸机械设备的不规范操作为机械设备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2.2操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从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一般流动性比较大,同时还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由于工作内容繁重,经常出现无暇顾及的情况,再加上在机械设备管理中,操作人员严重缺乏责任心,这些操作人员还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兼顾多个施工现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也不会认真完成保养机械设备的一些工作,严重时还会出现不去做这些工作的情况,在平常机械设备操作中,往往没有按照标准要求来进行使用和保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机械设备就会带病工作,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不当
         在施工现场,相关机械设备使用的管理缺乏规范性,甚至严重混乱,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在使用机械设备方面的管理制度严重欠缺,不够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甚至没有人看管,使用严重混乱,再加上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的维修,在管理上缺乏防范性,更不具备安全监督,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出现诸多的问题,同时缺乏安全保障。
         3强化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规范化管理机械设备
         对机械设备进行严格把控,加强其管理的规范性,先列入已经到达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候选位置,在进行严格的审核检查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的资质,确定相关的材料如生产厂家的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均是经过政府和有关监督部门审核通过的,要禁止那些没有相关资格证书,以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保障工程在施工中可以得到最基础的保障就是机械设备的质量监管,它还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2加强监管机械设备安装与拆卸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在施工现场要严格监督机械设备的拆卸和安装工作,施工企业要严格审核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资质,考核他们安装与拆卸设备的业务能力,并按照拆卸和安装要求,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同时考核他们的实操能力。
         3.3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应对与机械设备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以此来落实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性的工作,而不走形式化,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设备产生安全事故的现象,特别是设备的使用人员,因为机械设备主要是大型的,倘若不能对其进行规范操作,就会加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他们可以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掌握,同时增强他们实际的操作水平。
         3.4强化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的管理
         由于相关操作人员严重缺乏自我规范和责任感,因此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落实其相应的责任,在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时,务必落实各个相关单位如建设单位、设备的租赁单位、监管单位、以及设备设计使用单位的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问题发生时可以找到相应的安全责任人,同时还能增强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避免不负责的情况出现。
         3.5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
         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中,任何制度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人们对制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采用制度去管理人员、管理事情,极大地防止了人为因素和主管随意性对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施工现场,对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必须要对其进行建立健全,可以促使相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能够让监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终对工程的施工流程进行有效规范。
         3.6强化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
         ⑴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能够有效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此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促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使用单位和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不规范的使用设备,不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这样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的使用年限。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导致人员受伤和死亡。⑵只有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对其维修和保养工作进行加强,并对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消除,才能在本质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延长设备的运行时间,促使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展开竞赛活动,激励相关人员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设立奖惩制度,赏罚要分明,树立典型,为所有人员寻找学习的榜样和目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以便节约施工企业的成本,尽最大能力确保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结束语:
         总之,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要属机械设备了。为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要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到人,从细节上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洪.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62.
         [2]李海峰.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10):295+299.
         [3]甘良强.建筑机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10):177-178.
         [4]肖晖.工程施工中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J].内燃机与配件,2017(04):87.
         [5]王永志.电力建设企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6]蓝涛.我国建筑起重机械质量安全管理[D].天津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