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运行安全是火电厂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整个电厂的正常运行。当前,在电厂企业中,电气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管理环节的疏漏及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电厂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2017年10月以来,某发电厂在平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智能操作票的使用,实现对电气操作过程的有效管理,切实提升了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
1操作票制度介绍
操作票制度是避免电气误操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操作票的具体内容与执行情况关系到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绝不允许出错。操作票是操作任务和操作方案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有操作任务、设备名称、操作类型和操作顺序等。运行人员编写变电气操作票就是根据当班设备的运行方式,按照规程、规定和调度令,对相关设备及其操作类型进行排序的过程。运行人员编写变电气操作票就是根据当班设备的运行方式,按照规程、规定和调度令,对相关设备及其操作类型进行排序的过程。电气操作票的执行即电气操作有严格的行为规范。
1.1使用工器具制度
操作前应带齐工器具如:钥匙、电简、电笔、万用表、绝缘手套等。除了在控制盘(柜)上操作按钮、控制开关外,其它直接对一次设备的操作均应带绝缘手套。
1.2场所变动、站立定位制度
在到达操作场所的路途中,操作人应走在前面;准备操作前,监护人应站在操作人的左面。
1.3操作前三核对制度
操作前应先核对设备的名称、设备的编号和设备状态是否正确,否则禁止。
1.4唱票、复诵制度
无论是唱票还是复诵声音都必须洪亮(要求3米以外能听见)。
1.5操作方向(位置)模拟制度
操作人复诵时应同时模拟操作,将操作的方向、将要到达的部位明确显示出来。
1.6操作(检查)部件定位制度
操作人在复诵的同时还应做好目标部件的定位工作,对于检查项目,应用手指向需要检查的部位;对于操作项目,操作方向(位置)模拟后应将手放在需要操作的部位上等待。
1.7操作动作最后确认制度
操作项目复诵后,操作人将手放在需要操作的部位上不动,等待监护人说“对执行”后再进行操作。
1.8操作过程中的监视制度
操作过程中应监视主要表计、主目标的变化过程,以便出现异常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1.9操作后的状态检查制度
操作后应确认设备状态的变化,全部结束后应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查。
1.10登记盖章、汇报制度
操作完成后应做好各种记录、登记、盖章,将票交给值长作有关记录、汇报操作完毕。
2旧操作票系统存在的问题
2.1对运行人员要求高
为了保证开票的可靠性和成功率,必须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现场经验的调度运行人员先写出初始票;开票人员受环境、情绪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日久天长难免会出差错,但原则上是不允许出现这样的错误和漏洞的,这样会给开票人员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操作票要求严格,不准出现错字、别字或漏字,涂改也有限制,且涂改还须盖章确认等,这也给开票人员很大的心理压力。
2.2缺少对设备状态的监控
完全依赖运行人员对设备状态进行核对,人员对设备状态不够了解、开票时的精神状态不佳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疏漏,存在出错的概率。
2.3缺少对操作过程的管控
电气操作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必须严格执行,而个别人员因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等,不能严格执行电气操作的规章制度,监控不足、履责不到位可能导致误操作进而引发不安全事件。旧操作票系统对电气操作过程并无有效管控手段,全部依靠一线运行人员自觉,存在监管盲区。
3智能操作票的应用
智能操作票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能极大地减轻开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错票率,对操作过程有效管控,培养运行人员良好的操作行为规范。智能操作票系统将现场的典型操作票以数据库的形式存放,开发出对数据库内容进行管理的平台,运用关系数据库理论,对操作任务进行分类、存储、检索和输出,每一个操作任务的操作内容以整张票的文本格式存储,操作人员通过分类检索就能调出相应的历史票,并能对其进行编辑、修改,从而生成相应的操作票内容。
智能操作票系统根据当前设备状态自动判断操作任务能否进行,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保证电气运行安全。
3.1智能操作票应用前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要有完善匹配的硬件设施。全部电气开关上要张贴存有开关双重名称等信息的二维码,操作票智能终端必须扫描二维码核验正确后方可确认执行操作。无线网络要覆盖生产现场,保证智能终端实时在线,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检查一线操作员的操作过程。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保证开票正确快速。选派经验丰富的运行人员建立标准票库,确保所有电气设备在系统中有相应数据,有完善的危险点数据库,可以快速引用、方便修改。
3.2智能操作票提高电气操作效率
旧操作票系统在操作人写票完成打印后,监护人、审核人、发令人需依次检查签字,如有错误需要修改后重新打印。而智能操作票正确率极高,且监护人、审核人、发令人均使用电子签名,若检查有误可以直接将操作票退回建立状态,由操作人修改后继续审核。在操作过程中,旧操作票在完成操作步骤后需要在纸票相应条目打勾确认并记录时间,智能操作票直接在智能终端上确认后时间自动生成,操作开始时间和操作结束时间也根据在智能终端上确认的时间自动产生,方便快捷且能保证时间记录精准。智能操作票在项目终止位置能够自动加盖“项目终止”章,在所有项目执行完成后自动加盖“已执行”章,保证操作票票面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
3.3智能操作票有效避免电气误操作
智能操作票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状态校验操作任务能否执行,操作步骤也必须符合“五防”逻辑,操作之前必须使用智能终端扫描设备二维码,设备信息与操作任务一致方可确认执行,操作票的执行也不能颠倒顺序,不能跳步,可以有效防止误拉合断路器、误入带电间隔、带负荷拉隔离开关、带接地刀闸或接地线合隔离开关、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当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或检修状态时,相应的开关在智能操作票中的操作任务被闭锁,在“发令批准”时自动报出操作任务不能执行的原因,提示运行人员,避免电气误操作。
3.4智能操作票帮助运行人员形成良好的操作行为规范
智能操作票系统的智能终端有摄像头和录音设备,在电气操作过程中采用视频监控、录像录音存档等方式,监控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考核,明确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严格执行操作票的相关制度,保证操作人操作中带绝缘手套,站位正确,保证在操作前认真核对操作任务、设备名称、KKS编码,完整执行唱票复诵制度,监护人必须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监护到位,确保操作正确。班组长、专业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电气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不良操作习惯、严厉考核习惯性违章,确保运行人员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最终使运行人员形成良好的操作行为规范,并且时刻处于监督下,避免侥幸、麻痹心理,在所有操作中都能始终如一,保持正确的操作行为规范。电厂的电气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体现在实际操作上,实现电厂的电气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在实际工作中,电厂应结合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当前特点,展开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在培训中,应系统化、系列化、专业化地进行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工作人员操控、运行的技能,如此才能持续、有效地提升电厂电气运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可完成电厂的电气安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目标的实现。电厂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开展电气的系统化控制、自动化操作方面的培训上,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现代化的工具利用好,进一步为电厂电气操作人员适应快速的时代发展做准备,使其熟练应用智能电气操作票,培养出电气操作人员良好的操作行为规范。
3.5智能操作票协助实现电气操作人身伤害预控
电气运行每项工作之前,都必须针对个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内容,分析可能存在的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安全风险和应采取的预控措施,措施到位后方可开始工作。实现人身安全风险分析预控“全覆盖”,做到没有风险分析不进入现场,没有风险分析不开展作业。智能操作票有电气操作风险预控电子系统, 具备模拟预演相关操作的功能,规范化的操作步骤、流程及危险点预先植入系统,系统预演通过后,人员才能执行工作任务。加强宣贯和培训,增强员工自觉自律意识。加强监督考核,定期开展员工人身风险分析预控工作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建立人身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促进人身风险分析预控工作责任落实。
3.6智能操作票便于安全监察人员管理,助力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
智能操作票便于统一管理,根据操作票建立顺序自动生产操作票号,可以根据时间、操作任务、操作人员等多种方式统计操作票。管理人员可以筛选一段时间内的操作票集中进行检查,确认各项操作正确执行,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各运行人员操作票执行数量,便于进行电气操作无差错竞赛等劳动竞赛。能够随时管控电气操作过程,及时发现一线人员的不良操作习惯,保证各项操作正确规范,从而避免电气误操作,保证电气运行安全。火电厂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电气系统构成、检维修、运行操控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容易发生误操作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了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必须落实电气运行标准化工作。从目标与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八个要素入手,规范作业文件,建立电气运行标准化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标识标准化。按统一标准设置现场标识牌、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等。操作标准化。制定电气运行标准操作票、试验方案等,做到凡试验必有方案、凡操作必有标准操作票。工作票标准化。推进电气工作票安全措施标准化,防止措施漏项、审核把关不严等不安全事件。防误闭锁标准化。生产现场全覆盖,按电压等级设置统一标准的防误闭锁装置。岗位标准化。电气运行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达到“四懂”标准(懂基本专业知识、懂岗位操作技能、懂风险辨识预控、懂应急处理措施)。智能操作票的应用使全部电气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助力电厂建设成为本质安全型企业。
4智能操作票未来发展的设想
智能操作票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在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通用性和移植性不强的缺点,在进行技术改造发生系统变更后需要人工修改标准票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我们应该把机器学习引进到智能操作票系统中来,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技术来实现各类操作任务的形成,根据操作任务自动完成危险点分析,使电气运行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