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分段制造周期影响因素分析 许勇勇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许勇勇 陈刚
[导读] 摘要:船舶分段制造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船舶建造的速度,而且对于船坞的占用时间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得到了造船厂的青睐,本文就以散货船建造为例,对于其全建造周期的分段制造周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简要的论述了原材料进厂到分段这一过程中的相关限制因素。
        (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26010)
        摘要:船舶分段制造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船舶建造的速度,而且对于船坞的占用时间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得到了造船厂的青睐,本文就以散货船建造为例,对于其全建造周期的分段制造周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简要的论述了原材料进厂到分段这一过程中的相关限制因素。本文以其现场管理六要素作为论述的切入点,对于其完善措施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关键词:船舶建造;分段;影响因素;六要素
        引言:
        船舶建造耗时长,涉及方面众多,需要多工种配合,而且还具有制造环境复杂、管控难的问题。而本文的作者就以其实际工作范围出发,通过大数据以及云处理等技术的辅助,从船舶分段制造周期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了相应的缩短分段制造周期的一些论述。
        一、船舶建造周期管控的意义
        船舶建造的生产周期与其成本控制密切相关,如果可以有效的缩短其生产周期,减少它占据船坞的时间,不仅仅可以做到缩短原材料的订货周期,减少积压,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而且还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相应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人工以及各项设备的费用支出,所以周期管控的现实意义巨大。
        二、对船舶建造总周期的影响
        船舶分段是建造中的中间产品,也是先行阶段,并且在这之后才可以在船台、船坞搭载,这可以认为是当今船舶建造的标志性中间产品。本文就以散货船的相关数据作为介绍实例,进行相应的论述,散货船的分段制造周期可以占据其总时间的50%以上,也就是在其整体的建造周期中所占的权重高于0.5。而且这是先行工序,也就是说时间越短,船台、船坞的计划编排时间就更加的富裕,进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效果。
        三、影响船舶分段制造周期的因素
        (一)人员对周期的影响
        人员的影响简单的讲就是“质”与“量”的控制。前者是指人员素质,有统筹和协调之分,并且也会涉及到技能水平因素的考量。当船舶进入分段制作阶段,那么就需要涉及到数十个工种的协调配合,所以想要有效的管控好安全和质量,那么就需要能力出众的现场管理人员,有条不紊的建造才可以实现缩短制造周期的期望。当然这些工人的技能水平越高,那么返工就更少,质量也更高,时间也就会被缩短,。同时技能越高,他们对应的生产速度也会更快。“量”是由船舶的规模所决定:随着我国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这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度也是在下降,但是想要保证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工人的数量必须要保证。
        (二)设备对周期的影响
        缩短分段制造周期也与配合的设备息息相关。船舶建造复杂且难以统筹,其生产设备高达百种,体积庞大的船舶使用的更多,像仅分段制作阶段,数控切割机、油压机、起重机、焊机等各型设备就需要涉及数十种,而且这还没有考量配合设备。设备的配套到位与否,也是事关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前提,只有完全满足生产需求,那么才不会影响分段制造周期。
        (三)材料对周期的影响
        材料的影响也分两方面,首先就是供应问题,其次就是规格问题。前者相对很好理解,开工时,只要保证材料及时到位,那么就没有等工问题,这样就可以顺利生产,进而提升效率缩短周期。但是后者却涉及到材料规格的适合问题,像进场钢板的二次切割加工就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型材、球扁钢的达标问题,对接、断料问题,都会对分段制造周期产生负面影响。
        (四)施工工艺对周期的影响
        生产工艺的影响体现较为系统,适合的工艺可有效减少中间产物的驳运转序,节约时间,降低作业难度,保证效率,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缩短分段制造的实际周期。但是现实中,工人遵守施工工艺的程度也是用来衡量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工艺对于降低作业强度以及难度,简化作业形式,那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好的工艺指导书,也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五)现场施工环境对周期的影响
        施工环境的影响在设备工装上体现最为显著,当然相关的作业环境的优越与否,对于确保安全,实现现场的“5S”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基本上通过现场的“5S”管理,制造企业就可以将所有的物品设备置于最合适的位置,空间利用率更高;实现合理规划位置,进而使场内物流更顺畅,“回头路”少,物料转运更精确;那么安全隐患也就更少,员工安心工作。现场的生产效率也就会得到本质上的提升,这样可以有效的而缩短分段制造周期。
        (六)质量管控对周期的影响
        质量管控虽是企业内部行为,但是现实中,船东和船检方也不是傻子,他们的管控以及检验只会更加严格,所以对于船舶建造企业而言,从表面上看,质量管控和缩短生产周期存在出入,但是只有高质量管控,这样才可以满足实际的用户需求,这样才不会出现后期因为质量问题的扯皮问题,所以二者不应存在矛盾,相互促进才是双赢的建设局面。
        四、缩短分段制造周期的措施
        (一)提升人员素质,保证数量
        首先,建设企业要加强自身的人员技术培训,提升自身建设队伍的技能素质;其次,把好入口关,尽量选取有基础和实际经验的劳工,进而保证他们自身的适用性,当然还需要关注人员数量问题,需在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到位的前提下,还需要通过大数据以及云处理等技术手段,保证使用人工的最佳配比性,而且还需要通过各类激励和补贴,保证他们的忠诚度以及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形成长效机制,逐步的架构自身稳固的骨干人员队伍。
        (二)做好维护,适量引入
        船舶分段建造虽然对于现有的设备要求会相对降低,但是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工作人员也需要保证其工作状态,建设因设备而导致的停工问题,当然对于新开发的各类设备,也要适量引进,这样也可以保证自身的加工能力。
        (三)确保供应,重视规格
        企业需要按照造船生产线表以及相应的需求进行实际的物资供应计划表编制,而且需要与供应企业签订确保材料及时供货的协议,减少等工问题;当然设计和生产也要及时沟通,这样才可以保证材料的规格适用性,减少自己进一步加工的概率,缩短制造周期。
        (四)确保工艺合理性
        生产和设计对于工艺制定会存在一定的出入,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是生产部门也要将实际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设计部门,这样才可以同步优化方案,进而构建较为流行的“PDCA”循环,保证工艺与生产的契合度,从而使其合理性和指导性都有一定的保障。
        (五)推进“5S”管理
        船舶分段制造的企业也要逐步的构建自身的现场“5S”管理体系,有效的规划场内物资流,同时简化转序路径,保证生产效率,而且利用“5S”管理,还可以尽可能的控制场内的所有安全隐患,进而创造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
        (六)注重质量控制,
        质量是做出来的,所以企业要学会过程控制到位,而且相关的部件实行互检、而且还需要逐步的落实实名制,确保船舶“过关”通畅。减少返工。
        五、总结
        总体而言,船舶分段制造周期较长,这一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也是错综复杂,但是这些因素简单的来讲就可以分为上文论述的管理六要素,只要控制好这六要素,就可以有效的缩短船舶分段制造周期。
        参考文献:
        [1]张光发,刘玉君,纪卓尚.船舶分段建造计划仿真与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2):2643-2651.
        [2]王津剑,杜吉旺,范秀敏,何其昌.基于仿真的船舶分段建造动态空间调度[J].中国机械工程,2015(14):1900-1907.
        [3]金世国,张巧利.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船舶分段装载的顺序优化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7(08):160-162.
        [4]王津剑,杜吉旺,范秀敏,何其昌.复杂形状船舶分段建造空间调度优化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11):2945-29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