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电力科研人员公文写作水平 刘佳男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刘佳男
[导读] 摘要: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在领导党的事业和治理国家方面,用以表达意志、传递策令、沟通信息的文字工具和手段。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牙克石市供分电公司)
        摘要: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在领导党的事业和治理国家方面,用以表达意志、传递策令、沟通信息的文字工具和手段。当前,电力科研人员在公文写作方面存在基本要求不熟、文字表达欠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办文办事效率和企业形象。
        关键词:公文写作;电力;科研人员;成因分析
        1电力科研人员公文写作水平现状
        1.1胡乱使用文种,缺乏基本常识
        电力科研人员在工作中技术报告撰写较多,而且对技术报告要求很高,但普遍对公文缺乏基本常识。一是用错公文文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分不清“请示”和“报告”的区别,不知道哪些情况是需要请示的,哪些是需要报告的,有人干脆笼统的写成“关于***的请示汇报”;还有些人不懂“函”的用法,对外单位交流工作也使用“通知”,闹出笑话,更不用提“通报”、“决议”“公报”等不常用的文种了。二是生造一些不存在的文种。2012年版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确了公文文种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报、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15种。有些人员不了解,在起草公文时经常随心所欲想当然,生造出一些“申请”、“要求”、“计划”等“文种”。不同文种反映出起草单位对工作的不同目的和要求,胡乱使用文种,对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松散,中心主旨不明
        一般公文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或者事情的缘由,主体部分对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结尾部分对文件进行总结或提出执行要求。虽然在撰写技术报告时要求数据真实、逻辑缜密、结论严谨,但电力科研人员在拟写公文时常常忽略了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想到哪、写到哪,造成文章结构松散、主旨不明。一是不能很快进入正题。有些人喜欢在公文开头极尽可能地堆砌华丽的辞藻和修辞,以显示文笔生动和立意高远,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精神的鼓舞下”,“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狠抓了***,做到了***”等一系列冗词赘句,让人看完之后不知道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二是正文摆“长蛇阵”。很多人写公文生怕写短了,认为短文就是水平不够、论述不到位,常常不细致思考、区分和斟酌,将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的次要内容、背景材料都写进去,让人望而生厌,空洞乏味。三是结尾指示不明。一般公文都有标准的结尾格式,比如请示文,一般用“恳请****。妥否,请批示”;通知可以用“现予印发,请各部门遵照执行”。但很多人不会使用这些结语,让人读后不知道公文主要目的是什么,该如何执行。
        1.3病句、歧义句多,内容前后矛盾
        由于平时对公文学习较少,因此电力科研人员拟写公文时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深、行文技巧运用不熟,加上本身文字驾驭能力弱,造成提炼文章中心思想不够鲜明,语言表达上容易出现病句和歧义句,让公文受众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另外,为了能更加突出公文所要表述的事情或问题的重要性,往往在“度”方面把握不准确,经常夸大事情的程度。例如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报告中,经常能出现诸如“全部”、“一切”、“充分”等词汇,把事情说得很满,而在后面的事实却不够支撑之前的表述,导致公文前后严重自相矛盾,影响受文单位准确判断和分析事情。
        1.4职务称呼和计量单位使用不合理
        人们对人的称呼习惯于称“***先生”、“***女士”或者“***同志”,这都没问题,但如果称呼对方职务呢?很多人还是习惯成“***总经理”、“***书记”,这是不准确的,应该将“单位名称+职务”放在人名之前,称呼“***公司总经理***”、“****中心主任***”。


        科研单位的公文很大一部分会涉及技术指标和参数,不可避免要使用到计量单位。公文中出现的单位只能有四种情况,一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如千克、米、安培等;二是具有专门名称的国际单位制的导出单位,如焦耳、瓦特、欧姆等;三是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如小时、海里、吨等;四是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国际单位制词头,如10的9次方,成为“吉(G)”。在日常使用中,技术人员常常将口头常用、但非国际通用的单位用在公文中,比如公里、斤等,这是不能用在正式公文中的。
        1.5数字使用不正确
        公文中出现数字使用不正确也是电力科研人员拟写公文的通病,常见的问题是将成文日期写错。在新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实施之前,成文日期要求写汉字数字,其中“零”写成“〇”,也就是“二〇一〇年七月三日”,2012年7月新版标准实施后,成文日期一律写成阿拉伯数字,且不编虚位(即1不写成01),故成文日期应写成“2010年7月3日”,但经常有人按习惯错写成“二零一零年七月三日”。在正文的表达中,除了定型的词组、惯用语(如“十全十美”),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和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外,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2提高电力科研人员公文写作水平的建议
        2.1领导重视,培育重视公文写作的企业文化
        任何一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办公室文字工作人员要多向企业负责人汇报,说明公文质量的重要性,取得领导对公文工作的支持,企业负责人也应该亲自参与重要发言材料、工作报告等文件的起草,对公文质量要提出严格要求;通过顶层设计,对本单位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公文严格把关,特别是与外单位往来的文件,一定要斟字酌句,对不符合要求的公文一律退回修改,树立公文管理的权威性,逐步培育出人人重视写作的企业文化氛围。
        2.2加强培训,提升科研人员公文写作技能
        将公文写作培训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定期组织科研人员学习公文写作知识。一是要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从宏观上思考和把握工作方向,同时也保证了公文写作立意高远、方向正确;二是要加强对2012年版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培训,普及公文写作常识,让科研人员知晓写作规范、做到规范写作,通过文章展示员工和企业的工作能力、精神面貌;三是加大书籍的阅读量,有针对性地搜集写作素材,提升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从而提升公文写作水平。
        2.3注重实践,培养良好的公文写作习惯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电力科研人员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有意识地煅炼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主动接受每一次写作任务,认真对待每一篇拟写文章,把每一次写作都当作是一次训练和考试,尽自己所能拿出最好的作品;二是要有意识克服写作过程中的坏习惯,尝试应用不同文种的公文写作技巧,丰富自身写作经验;三是要充分发扬“工匠精神”,贯彻“推敲”写作理念,对每一篇公文初稿进行反复推敲、打磨,确保拿出来的每一篇公文都是作者心中最好的精品。
        2.4强化考评,建立公文写作长效机制
        公文主管部门要在企业层面制定考评体系,对每一篇公文进行严格的考核评分,定期通报考评结果,表彰优秀组织和个人,进一步增强拟稿人和所在机构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对于优秀公文和问题公文,也要及时通报,指出问题所在,供大家警示与学习,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农厚氛围,逐步促进科研人员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结语
        电力科研企业及其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建立培育出重视公文写作的企业文化,强化科研人员公文写作培训,养成良好的公文写作习惯和建立公文写作长效机制,来逐步提升科研人员的公文写作水平,服务日常生产、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蔡攸敏,田甜,朱江,田野,袁锋.浅析如何提升电力科研人员公文写作水平[J].湖北电力,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