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水问题分析——以福特汽车(南京)研发中心办公楼三期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樊伟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各类防水工艺、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愈发广泛。
        上海睿域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各类防水工艺、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愈发广泛。而一个建筑物的地下室、外墙面以及屋面确保不渗漏,这是一个建筑物最为基本的一项指标,且为满足民众实际需求,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质量。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阐述建筑物地下室、外墙、以及屋面的防水施工,指出此类施工的总体质控思路,进而提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以期为各大施工企业提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外墙渗漏;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施工流程
        引言
        施工企业在各部位的防水工程施工当中除了要有效分析施工技术要点,同时还应确保施工最终质量以及效率。建筑质量时常会受到众多因素所影响,进而引发各种建筑质量问题。因此,施工企业若想确保项目最终质量,就应强化此类施工的质控管理工作,进而促进施工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1项目概况以及防水工程施工概述
        1.1项目概况
        福特汽车(南京)研发中心办公楼三期项目的主单体是一栋9层高的框架办公楼与若干裙房(含局部地下泵房),其总体建筑面积约为19000㎡。
        1.2施工概述
        在开展此类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充分掌握各部位不同工艺的、各类材料的防水施工的不足之处,方能落实技术定位以及施工质控工作,以便对施工现场管控工作展开有效协调。因为各类防水施工工艺自身便具备一些细节上的要点和难点,其中的不同防水部位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有明显的不同,且防水施工工艺以及确保防水层的有效性,都需要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另外,建材市场上的防水材料良莠不齐,各类防水材料用新名称或者新噱头而掩盖了其材料本质特性,对其优良性进行大肆宣扬,但对其不利性避而不谈,这就导致施工的针对性较为匮乏[1]。
        从防水材料的分类上进行分析,常用防水材料有如下几类,一、水泥基类防水,该类防水又因是否掺和外加剂而分为渗透结晶性以及渗透结晶成模型,该类防水材料主要用于地下室、地下水池、卫生间地面及楼面等潮湿部位。其材料特性最大优点是可湿作业,即能用于迎水面,亦适用于背水面,而材料缺陷是几乎无延展性,对基层的裂纹控制要求较高,抵抗基层细微开裂的能力较差;二、改性沥青类防水,依据性状的不同,可分为卷材防水及涂膜防水,该类防水材料主要用于地下室及屋面防水。其材料优点是延展性好,可保持良好的低温柔性,抗老化,而材料缺点是,对基层的平整度、强度以及含水率有一定的要求,且该材料自身强度以及抗穿刺能力不高,与砂浆或者混凝土保护层不能有效的结合;三、聚氨酯类防水,最常见的为聚氨酯涂膜类防水,该类防水多用于卫生间、浴室、厨房等部位,但由于市场上聚氨酯防水外掺料过多,严重影响其防水质量,容易产生防水层的发泡、膨胀甚至断裂;四、高分子防水,主要为卷材形式,传统的有丙纶、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新型的有PVC以及TPO等聚烯烃类防水卷材。丙纶防水多用于地下室、管沟、水池、屋面,但对施工工人的技艺要求较高,容易出现因施工手法原因导致的搭接处开裂渗水;三元乙丙卷材本身是个好东西,多用于屋面防水,搭接处为冷作胶黏,然由于市面上的胶水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其整体的防水质量;PVC和TPO适用于轻钢屋面,防穿刺、耐老化,是比较优良的屋面防水材料。
        从防水施工工艺层面展开分析,首先,涂膜类防水的施工,对工人技艺和责任心要求较高,涂膜前的基层处理、涂膜过程中几遍成活、每层涂膜间隔时间、涂膜完成的厚度以及最终的成品保护,都对涂膜类防水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其次,卷材类防水的施工主要粘贴方式有满粘法、条粘法、点粘法以及空铺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多采用满粘或条粘法施工,TPO类防水卷材多采用空铺法以及机械固定。针对改性沥青类卷材,有热熔粘贴和自粘,但为确保防水的施工质量,普遍采用热熔工法粘贴,同样,TPO卷材搭接亦采用热风枪热熔焊接。这两种工法,对工人的施工技艺有较高的要求。再次,结构自防水效果的好坏,对整个防水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基层施工中,如能确保基层的密实性以及基层表面的牢固性和平整性,那么,下道防水材料的施工,将会有效的避免因基层起壳、开裂、尖锐突起等原因造成的防水层破坏。所以,对于不同形式防水施工,需选择对应的工艺,方可事半功倍。
        2各部位防水施工的质控思路
        2.1施工前的管控
        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展施工前,需要根据项目实际状况合理编制相应专项施工的方案,并且在每次实施工序前都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以及施工技术交底等工作,落实相应的签字手续。此外,还应对结构或砌体施工过程中的防水细节等工作进行精准把握,在实际施工阶段对所有防水预处理节点进行复查,特别是对地下室穿墙螺杆、卫生间楼面吊模、外墙砌体同结构梁之间封堵以及屋面混凝土翻边吊模浇筑等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并做技术复核[2]。
        2.2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防水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大底防水;其二,地下室外墙防水;其三,地下室顶板防水。地下室防水常采用抗渗型结构自防水,并辅助于一至两道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共同构成地下室的防水体系。大底防水是在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底板钢筋、模板未开始安装时进行施工,实施前,需对桩头防水进行加强处理,做好防水附加层,然后再进行大面积卷材铺贴,其铺贴要点主要在于卷材搭接处的焊接质量,需确保大底防水层为一整体。大底防水层施工完毕,需进行砂浆保护层的施工,以确保在后续底板钢筋绑扎过程中产生对防水层的破坏,而在该阶段的质控要点有二,首先确保防水层不被钢筋等尖锐物品刺穿,另外保护好大底防水预留的同立面防水的交接面,避免污染和破坏。结构施工过程中,需做好穿底板、墙板等构件上止水片的焊接,有效阻断水路。地下室外墙及顶板防水质控要点在于穿墙、穿顶板管线的防水处理,尤其是集中管线的防水处理。另,地下室沉降缝或伸缩缝的防水节点,亦是质控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2.3外墙防水
        建筑物外墙渗漏点多发生于外墙窗、外墙剪力墙穿墙螺杆处、外墙砌体墙与结构梁柱交接处以及外墙脚手架连墙件或悬挑脚手架洞口处。

针对诸多易渗漏点,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皆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外墙窗洞口施工窗台梁、柱的过程中,就要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并对窗台做泛水坡度处理,窗上口鹰嘴或滴水线有效阻断水路,与窗框边墙留有8~10mm的距离。安装窗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窗框固定牢固,窗框同墙体结构间的柔性防水材料(聚氨酯发泡剂)填塞密实,并有5mm的内凹。抹灰时,内外窗台留有一定高差,抹灰后外框勾缝打胶。其次,剪力墙穿墙螺杆洞需做到外低内高,形成泛水坡度,封堵螺杆孔时,先内后外,用微膨胀聚合物防水砂浆填塞密实后,再用防水涂料做附着加强。再者,砌体墙构造柱施工时,务必做到混凝土入模料斗,待拆模后再将多余混凝土凿除,可有效避免因混凝土浇筑质量而导致的孔洞、蜂窝形成水路[3]。
        2.4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的要点,在于结构自身混凝土浇筑质量、高低跨交接处易于形成水路、沉降缝及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女儿墙底部因落水口处理不当以及出屋面管(井)的渗漏等问题。为应对此类问题,主要是从施工细节上把控工程质量,在根源上杜绝室外进入室内的水路产生,并确保屋面排水的畅通性,避免积水,减小因冻融而产生的渗漏隐患。首先,屋面结构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特别是高低跨吊模处、天沟阴阳角处以及出屋面管井处的混凝土,容易出现蜂窝、孔洞,必须作为重点来抓;其次,防水层施工前,屋面基层处理以及各类阴阳角处的防水附加层,需认真对待,基层有起皮、凹陷、松动、开裂等现象,务必事先处理,并确保良好的排水坡度。防水附加层施工前,阴阳角采用半径不小于50mm圆弧处理,附加层跨接宽度需满足最基本的一边300mm的构造要求,特殊部位还应加宽。最后,防水层收口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防水体系最终的成功与否,主要收口部位有女儿墙、出屋面管井(楼梯间)立面以及出屋面管,针对不同的收口部位,需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女儿墙及管井(楼梯间)立面,可采用压条(槽)外加披水板的方式,而出屋面管位置,必须做好套管与管道外壁之间缝隙的防水填塞后,再施做防水附加层,最终采用不锈钢防水卡箍封闭收口,满涂防水油膏或防水胶来解决。
        2.5楼面防水
        楼面防水的质量把控,主要是卫生间楼面防水施做的好坏来决定的。卫生间防水把控要点主要有四处,第一,墙根防水;第二,穿楼面管的吊洞防水;第三,墙面防水,尤其是淋浴间的墙面位置,必须做防水处理;第四,整体防水层施工质量及成品保护。其中,墙根防水同出屋面管井(楼梯间)的防水做法相近,必须确保地面混凝土有足够高度的立面翻边(导墙),而穿楼面的管道吊洞,必须分两次成活,且在施工防水层之前,做存水试验,提前发现结构渗漏点,预先处理后再施做防水层,有淋浴的墙面位置,地面防水层上翻的高度,不低于1.8m,做好墙面防水;涂膜防水至少2遍成活,第二道防水需在第一道防水充分固化后以垂直于第一道防水施工方向施工,确保防水层成膜厚度;施工完成,及时做好成品保护,避免二次破坏。
        3项目出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3.1屋面的高低跨存在漏水隐患
        在施工阶段,对于此类隐患展开全面分析后得知,主要是由于设计过程没有将主楼出屋面以及裙房出屋面的结构进行综合考虑,同时也忽视了墙根上翻梁以及墙体、屋面交接位置等的设置。此外,在幕墙的深化设计图纸当中,项目主楼幕墙的主龙骨根部被直接落到了裙房的屋顶。
        解决方法:
        (1)在进行屋面的混凝土作业时,对全部出屋面的墙根同步进行400mm的上翻梁浇筑施工,以便自结构防水层面防范隐患;
        (2)将主楼幕墙的主龙骨根部预埋件,转移到其墙体上翻梁的侧面,从而对不均匀沉降影响幕墙环节以及破坏防水层环节加以有效规避。
        通过最终的验证,有效提升了屋面的防水效果,且不存在漏点[4]。
        3.2剪力墙外墙穿墙螺杆洞渗水的防治和处理
        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1)首先,地下室部分,采用有止水片的穿墙螺杆,止水片与螺杆满焊,且螺杆两端采用可拆卸式;其次,地上剪力墙部位,穿墙螺栓套管采用两端有喇叭口的塑料套管;第三,穿墙螺杆在模板上的预留孔,采用’外低内高’,留有一定的坡度,有效的降低雨水侵入室内的路径;第四,浇筑混凝土前,各螺杆穿模板洞口逐个用柔性材料封堵,减少混凝土漏浆,提高洞口周边混凝土密实度;第五,拆模后,封堵穿墙螺杆洞,由专人负责,先将螺杆洞周边浮动混凝土清理干净,必要时可扩孔,后进行分层封堵,流程如下,用硬质材料封堵一半,再用柔性防水材料封堵1/4,后1/4用微膨胀防水砂浆封堵,最外层做聚合物防水小块。
        (2)对于建筑物剪力外墙,在确保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前提下,那么,按照如此工艺处理墙体上分布的诸多穿墙螺杆孔洞,是封堵室外雨水侵浸室内的一个主要路径。该处理方式,完美的解决了剪力墙穿墙螺杆洞渗水问题。
        结论
        总体而言,防水工程是一项牵涉到材料、工艺、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工程,其成功与否将会和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功能息息相关。在日常的施工应用阶段,倘若操作不规范、未对施工质量加以严格的管控,便会引发施工问题。所以,施工企业需要全面加大质控力度,注重施工细节,从而保障施工最终质量。
        参考文献
        [1]代永红.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34-35.
        [2]詹斌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0(04):110-111.
        [3]陈新宁,杜志强.旋挖钻机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47-148.
        [4]宋长鉴.旋挖成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问题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7(14):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