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和措施研究 葛娜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葛娜
[导读]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有机种植使用的是纯天然原料,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并施肥,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助力。
        河南省濮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有机种植使用的是纯天然原料,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并施肥,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助力。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业可以为人类提供安全性高的农产品,降低农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可以提高农民当地就业率。不同城市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有机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有机农业发展。本文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方法进行研究,为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看重的问题。有机农业种植就是在不破坏农业生产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运用一项复杂的技术,来使农作物可以在更安全的、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可以很好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同时,有机农业种植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破坏土壤的性质,为农作物提供天然、无公害的肥料,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未来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大。
        一、优选农产品的种植环境
        优良的种植环境能够保证有机农产品不被农药残留和化学物质等干扰和影响,从而有效提高有机农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农产品种植环境和条件无法充分满足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在农产品种植中,有关部门一定要结合有机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和条件,详细检测种植地的土壤、气候、大气、水源等相关环境情况,同时结合相关检测部门的科学检测结果,选择最合适的农产品种植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化学物质和农药残留不会影响有机农产品的种植环境,切实实现有机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二、合理选择有机农产品的种子
        工作人员选择有机农产品种子时,需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选择最适合的种子,即确保所选的种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种植环境。与此同时,有关人员在合理种植有机产品时需要尽量避免少用生物药剂,从而使有机农产品种子自身的自愈力与抗杂草和抗病虫害能力提升。基于此,有关人员在开始播种前应合理筛选种子,从而防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种子,如果条件允许,有关人员需将有机农产品种植的育苗工作提前做好,从而保证种子拥有良好的成活率。
        三、有机农业种植的作用
        1.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农民来说,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了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为了达到一定的产量,也为了使农作物的质量更好,将一定量的化学肥料投入土壤中,是很有必要的。一开始,少量的化肥农药便可以呈现出比较好的效果,并且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量的化肥农药对害虫来说,根本起不到作用,为了达到农民预期的效果,他们便会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这时,对于环境的污染就慢慢变大了。如果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种植,不仅会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会使农产品生长得更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2.使土壤的肥力有效增强
        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土壤的肥力有效增强,要想充分发挥这个作用,就必须加强农民对土壤培肥技术的了解,让他们对这个技术的原理以及使用的条件有所了解,然后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投入使用。土壤培肥技术是发展有机农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必须针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做出一些调整,因地、因时制宜,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强,让农民不必为了追求高产而过多的投入农药化肥,从而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3.可以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
        土壤的性质、气候的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等对农作物的生长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而有机农业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将这些影响的程度降到最小,甚至可以做到完全不受干扰。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为农作物提供其所需的矿物质、肥料等,不断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使农作物可以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使农作物可以更好地、更有效地生长。


        四、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1.合理应用害虫防治技术
        首先,农业防治。通常在种植有机农产品时要对农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严格遵守,因此,十分有必要合理控制种植环境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事先清理好农作物的生长和栽培环境,使有机农作物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其次,物理防治。在有机农作物种植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防虫网覆盖技术,防范和阻止病虫害的快速传播。与此同时,光捕获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用于杀死病虫害,从而有效减少虫害的数量。最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有机农作物种植期间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释放害虫的天敌来实现对其的捕杀,从而使病虫害为农作物带来的危害程度得以最大化降低。
        2.践行农业轮耕方式
        轮耕农业行为是改善土壤本质的关键方式,能有效缓解耕地超负荷压力,有助于提升耕作效率,保障农作物果实质量,是国内生态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耕作制度的关键内容。科学规划农作物的耕种布局,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点,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为农作物播种提供绝佳自然条件。轮耕播种方式,旨在给予土壤休息空间,促进其恢复自身营养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以便于再次耕作时,为农作物输送优质营养。合理规划耕作,有利于平衡地表层水土比例,减少对土层结构的破坏,实现自然条件的相互平衡,对生态保护有积极作用。轮耕所带来的生态平衡,使地表水资源、大气层空气资源、土壤肥料等自然条件相互协调,为下一季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3.合理施用有机肥
        在日常生活中,可供农民选择的有机肥的种类特别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不能人云亦云,别人用得好的有机肥不一定对自己的农作物有效,首先确定自己需要哪种类型的肥料,然后进行挑选,在化肥使用过程中,不可以只使用一种肥料,因为一种肥料的效力有限,我们应该根据科学的配比方法来进行调配,配出最适合自己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并且在最适宜的时间段内,去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的施肥。
        4.分析土壤特性
        在农作物种植前期,应科学分析种植区域的土壤成分,采取有效土壤培肥方式。在土壤肥力增加的基础上,提升其疏松性,促进农作物种子呼吸,有助于农作物植株吸收水分,保障农作物根系顺利生长。种植地选择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区域,保障区域内病虫害发生概率较小,为农作物丰产优质铺设自然条件。在完成种植选地基础上,实施种植区域土壤检测操作。分析土壤检测结果,总结出土壤现有的肥力数据,结合农作物生长需求,调整种植区域土壤肥力,以便为农作物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5.建立农作物质量维护机制
        想要提高有机农作物的种植质量,有关部门需要针对当地具体情况,重视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通过提高相关优惠政策的应用,加大有机农作物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有关机械设备的质量。另外,有关部门还要定期利用演讲与开会的方式进行培训,从而提升人员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为有机农作物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相关人员应在生长过程中管理有机作物,并深入研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作物栽培经验,根据本部门种植的具体情况,构建有机作物质量的维护管理机制,为有机作物种植多样化发展提供保证,从而进一步提升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农作物的良好生长依赖于土壤提供的营养成分,所以,不断地去学习新的农业技术,去克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农作物可以正常的、安全的生长,使农产品的产量、质量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郭雯,吴景贵.刍议农业种植土壤的有机培肥技术[J].农家参谋,2019(12):44-45.
        [2]  邓力超,李莓,范连益,etal.绿肥油菜翻压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8(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