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214100
摘要: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集团化,经营方式日益多元化,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的企业集团大量涌现,客观上要求加强对整个集团内部的监管,使管理更趋扁平化。为此,就必须对企业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尤其是电力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研究就显得更加迫切了。现代电力企业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应当在对电力企业规模,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地区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关键词:电力企业 地区 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作为资金核算和监督等职能的部门,其履行发挥其各项职能,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但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属性与各企业存在一定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些部门往住从本企业的利益和权力出发,不予应有的支持配合,在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因此,核算中心和各部门单位应及时进行有力地整合、调整。
一、电力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做法
1.工作人员的身份并未发生变化。电力企业中财务工作人员紧缺,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会计核算中的工作人员主要通过集中方式从不同的电力公司中抽调,由这些抽调的工作人员相互协作完成相应核算工作。依据电力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依据公司规模对抽调的财务人员的数量进行确定,通常来说一家电力公司抽点的财务人员从2到4名不等。从各个电力企业抽调的财务人员通过竞争方式上岗,来自不同电力企业的中财务骨干人员,其都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其精通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计业务,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这些抽调的骨干人员是保证核算中心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对该项内容的重视保证抽调的财务人员的能力可以满足需求。
2.会计主体并未发生变化。电力企业采用集中会计核算应当在会计主体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各个电力公司要定期将形成的各项业务原始资料内容及时、安全的输送到相应的核算中心,在该过程中,要确保资料不会发生丢失。完成资料输送后,由会计核算中的工作人员依据会计核算中心,依据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完成各项资金内容支付,同时,要依据国家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完成对电力企业中各项财务的科学处理,保证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电力企业中的各项经济业务。
二、电力企业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存在的各项问题
1.责任模糊不清。采取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将会同经济活动发生脱节情况,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会计则会错误地认为会计凭证上的审核、记账、主管都是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因此,单位不需要承担会计责任,或者通过该方式,减轻单位的工作压力和责任。而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则会人为自身并未参与到经济业务活动中,无法全面、准确掌握业务自身的真实性,因此,自身在具体作业期间,只对公司.上报的附件各项资料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负责。
2.难以发挥协同效应。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行期间,只有是财务和业务部门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才使各项信息内容都准确的在财务上得到反映。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作为资金核算和监督等职能的部门,其履行发挥其各项职能,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但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属性与各企业存在一定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些部门往住从本企业的利益和权力出发,不予应有的支持配合,在工作上不能形成合力。
3.传递凭证较为复杂。
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后,不同的公司要指派专人定期将需要报销的各项资料送到核算中心,并且在该过程中要做好交接。在实际作业期间,如果赶上月底、年底、需要经济付款等情况,具体工作压力大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该期间,还可能会出现资料丢失现象,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电力企业地区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
1.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心要加强内部控制与自我约束,严格操作,防范风险。由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后,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也大为集中,必须加强内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防范风险。对每一笔支出都应实行事前审核,核对金额,在保证凭证真实、准确、合理、合法后,才能通知银行付款。要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预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心还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向预算单位反馈资金支付的信息,与单位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接受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保证企业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
2.及时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核算氛围。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协调沟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企业资金的高效使用,预防企业高层腐败,消除不正之风。企业核算中心应加强宣传,提高各核算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各核算企业负责人必须认真学习《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认识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资金财务管理改革的趋势和要求。各核算企业要继续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按照会计集中核算办法抓好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结报工作。一是会计中心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所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记录、计算和报告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二是要替企业当好家理好财。对每个会计人员都建立了责任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并实行会计人员定期与不定期轮岗制,确保资金运作的安全完整。三是要熟悉规章制度,正确行使监督权。实行集中核算后,虽然核算单位对资金支配权不变,财务审批事项由部门负责人负最终责任。
3.加快凭证电子化脚步。凭证传递是一项复杂工作,该项工作的实现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支持。在具体作业期间,为了降低工作强度,消除凭证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丢失的风险,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加快对业务凭证电子化的推行脚步,通过凭着电子化,可以使凭证的传递摆脱地理限制,这一-方面使各项凭证的传递效率得到了提升,另一个面也实现各个项信息内容的共享,为财务稽核中心远程对各项信息内容审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证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电力企业地区会计集中核算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的模式,从而有效的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怡闻.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电力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1).
[2]胡宗青.基于“三集五大”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
[3]许宏宇.探讨新会计准则下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J].纳税,2017(6).
[4]邓煜星.新常态下,集中核算后如何提高电力施工企业财务的管控能力[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