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很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路建设效果。部分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对技术应用的管理,导致技术实施不规范,无法发挥出应有价值。为了从根源上解决施工环节中的问题,要加强对技术的掌握。此外,公路工程规模通常很大,不仅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涉及到的人力资源、原材料和设备等数量都很庞杂,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施工单位要转变质量管理方式,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采取具体的应对防控措施,以精准有效控制施工环节,显著提升公路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前行,各个地方的关联度、紧密性随之强化,因此致使公路运输量大大的增加,进而使得社会对高质量的公路要求愈加迫切。由于大量的公路建设,相应的技术及质量受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进行公路施工作业时,技术使用的科学化和质量控制的成熟平稳化非常重要,可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有序的开展,可以在高效平稳施工作业和有效把控成本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防止发生事故的出现、保障质量满足要求。而本文对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开展分析解读工作的目的在于促使公路施工质量的提升,能够实现公路使用的安全性。
1目前我国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量的路面施工所用材料大多数为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类型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所用材料为沥青混凝土时,路面质量最大的优点主要是公路表面较为平整,从而避免的坑坑洼洼车辆行驶阻力大等问题;路面表面明显的接缝较少,因此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路面裂痕;当车辆在这种材料所造路面上行驶时,噪音产生较小,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噪音污染;车辆在路面上的行驶过程中较少颠簸,损耗小,感觉舒适;整个施工所用时间较少,并且此材料较为经济实惠;若路面出现需要补修的情况,补修过程较为简易。但它的缺点主要是受当地季节温度的影响较大;整个施工过程中易受雨水影响。水泥混凝土的优点则是稳定功能较好、整体强度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路面事故的发生。
2道路路面施工的常见公路施工技术
2.1道路路面施工中的掺灰技术
在道路路面施工中常见的公路施工技术包括掺灰技术、路面压实技术等。首先,从掺灰技术的角度来看,在对其进行使用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基底进行清理,无论是垃圾还是杂草都需要清理干净,目的在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在完成这一部分工作后,为了能够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提升,施工方必须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避免使用性能指标未达标的原材料,其中应合理开展细致的检测工作,在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2.2道路路面施工中的强夯技术
最后需要提到强夯技术。在对强夯技术进行使用时,施工人员应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在整理完成之后根据图纸进行定位测量,目的在于确定强夯技术使用的范围地。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对第一次夯点的位置进行正确的标识,而想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精确进行测量。完成后应使用起重机正式开展操作,并对全部夯点进行夯击,其中应对高度进行合理调整,另外夯击的具体次数也需要根据施工前的计划实施,以防万一。
3强化对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3.1确保原材料质量
正如前文所说,为了能够对施工质量水平进行提升,施工方必须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避免使用性能指标未达标的原材料,可见确保原材料质量十分重要,材料不仅仅是施工的基础更是施工的核心,所以相关人员应在采购材料时严格进行市场调查,确保供应商不存在问题,之后再开始采购。另外,对材料的采购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成本,如果只是盲目的采购价格较高的材料,就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计划。最后,在对材料进行投入使用前还必须要对材料进行监测,确保其质量不存在问题。
3.2控制好摊铺过程的施工温度
沥青混凝土极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外界温度骤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引起混凝土裂缝甚至局部断裂。因此,在沥青混凝土的摊铺环节,要保证施工温度稳定在合理范围。沥青混凝土的活性,是评价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而活性则主要是由温度决定的。如果温度过低,混凝土容易出现结晶的情况,活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后续的路面压实。但如果温度过高,用于摊铺的设备在高温下又易遭到腐蚀,发生零部件损坏融化的问题。可见,摊铺过程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压实,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将会导致返工,浪费施工材料,延长施工周期。
3.3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如果公路路面没有很好的防水措施,很可能会发生腐蚀或磨损。因此为了防止发生降雨后公路路面就浸泡在雨水内,就需要对公路路面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通常雨水渗透的途径是道路两侧的边缘地带,这就需要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对道路两旁的边缘地带进行特殊的处理。要将这些地方出现的孔洞进行密封,阻止雨水渗透而使公路路面发生损坏。除此之外,构造物的排水盲沟也需要进行压实,再使用一些防水的材料对其进行涂刷。以上这些措施都能够很好的控制降雨给公路路面带来的破坏。
3.4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
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十分重要,因为压实度效果越好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就越高,所以,施工人员应想办法优化沥青路面的压实度指标,在压实的过程中,只要摊铺机大摊铺宽度超过了路面的宽度,那么就可以看做是具备良好的压实效果,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宽度往往很难真正的超过路面宽度,所以想要保证理想的压实效果就必须要合理控制设备的速度与力度,保证其施工指标完全在规范的标准内,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不应设定较大的作业范围,避免出现控制难度过大的问题,影响压实度。
3.6提高施工人员专业能力,施工过程加强监督
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这一措施,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公路路面的质量。从公路路面的选材——公路路面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公路建设最后的竣工验收工程,这些工作的进行都需要施工人员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考虑问题时才会更加全面,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施工人员对质量和安全的认知,可以对岗位上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关转业的培训。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去监督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是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以免阻碍工程建设的进度。
3.7养护
路面压实完毕后进行养护,在基层上覆盖复合材料养护膜或潮湿的双层土工布,养护周期不得少于7d,定期进行洒水,保持路面湿润。若气温在20℃以下,则要适当延长养护周期。
结束语
公路施工技术和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不仅关系到公路使用寿命和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也是公路工程企业施工能力的重要体现。工程企业只有加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培养,从施工细节入手,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和工艺技术控制,才能使工程施工技术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齐钊.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世界,2018(34):74-75.
[2]李泞秀.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8(12):20.
[3]黄蕴悦.简析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2):97-98.
[4]陈小雨.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12):41-42.
[5]顾林.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8):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