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实施分析 赵中艺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赵中艺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然而对于项目审计工作来说,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身份证号码:15280119880508XXXX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然而对于项目审计工作来说,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以更为全面的控制措施对工程的每个阶段都进行跟踪审计,可以有效的发现当前建筑领域在审计阶段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改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
        引言
        建筑业想要实现项目标准的关键性经济指标,要科学管控每个工程施工环节,最大程度确保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得以满足,并且实现跟踪审计的有效监督。现代审计方案的引入,可以防止传统设计的滞后,提高审计执行的控制性和及时性,通过跟踪审计的有效性,提高工程造价的应用价值,最终保证建筑业可持续健康的实现。
        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应用模式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有效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其更多的是具有多样性的运行项目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中,针对项目不同阶段所需要进行造价控制和跟踪审计的内容也各有不同。具体来讲,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需求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资金状况等方面有关,同时还与该环节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有关。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尤其要根据特定环节和工作内容选用特定的跟踪审计策略。目前比较常见的跟踪审计模式包括分期审计、环节审计和驻场审计三种,其应用环节和方式都是有较大差异的。比如,驻场审计需要相关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24小时不间断跟踪审计,而分期、环节审计则具有一定的侧重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审计时间和方式的计划。另外,不同的建筑项目及不同的环节,因为工作性质和工作模式不同,需要相关人员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意识,制定合适的跟踪审计工作方案。
        2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实施分析
        2.1跟踪审计在投资阶段
        跟踪审计在投资阶段需要重点注意下面三个方面:其一,需要针对决策程序合理审查,大致是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程序是不是贴合法律审查,建设方案是不是存在多方案对比、论证之上合理决策,是不是获得有效批复。其二是需要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完整和有效等展开审查,仔细对拟建项目其建设规模和职能是不是贴合科学性进行分析,了解其投资规模是不是适合。其三,需要针对投资预估严格审查,关键就是查验投资项目在投资预估的科学性,需要查验资金其来源能不能落实,计划投资是不是适当。
        2.2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若想更加高效的完成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就需要加强对高效巩固方法的运用。近些年,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到自身的工作中来。例如: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中实施数字化在线审计,这样不单单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跟踪审计的资源,同时还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审计任务。
        2.3招投标阶段跟踪审计方法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的招投标阶段,审计人员参与招投标过程,为了对评标过程进行清晰了解。招投标中,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合同条款的审查是跟踪造价审计工作的目标。

审查工程量清单,审计员应按照招标文件与图纸的要求,终点审查工程量清单的精准性与完整性,以防止结算时由于工程量而增加造价;设计人员在审查招标文件时,需要对招标程序的合法性、文字表达的精准性、招标范围的完整性以及招标办法的科学性进行重点审查,特别是审计人员必须认真分析和找出商务标报价过高、过低和报价不平衡的原因;审计人员评标时,审计员应备案施工单位的现场答疑和承诺记录,如果中标,应把它写在合同条款的合同签订阶段。
        2.4跟踪审计在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大致分四走。第一步是对协议的跟踪审计,协议是审计的关键性依据,想要保障项目的有效展开,就需要切实有效的履行好协议。对于协议的跟踪审计就是要把握住协议内容条款的方方面面,合理分析和研究,查验是否存在不科学的条款和遗漏项。第二步是对隐蔽工程的审查。隐蔽工程验收审查制度就是要对隐蔽工程中的现场签证程序,隐蔽工程验收中是否多方到齐,内容是否详实,关于工程造价的信息资料反映全面与否等审查。第三步是对相关材料设备合理审查。跟踪审查材料的招投标,涵盖了是不是遵照有关规定公开招标,针对不需要招标的在定价形式上是否符合审计规定,相关材料和设备在价格确定上合不合理等。第四步是对变更和签证的审计。对于变更的必要性合理分析,确定好致使变更的责任一方,确定好变更是不是涵盖在协议订立的风险范畴之中。唯有较为客观且非承包人原因形成的变更才能够得到认可。对于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比较繁琐,而且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各方面的细节也要注意到,特别是对于有些隐蔽因素也需要留个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跟踪审计能够持续有效。
        2.5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相关审计工作人员需要进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审计工作,以便可以更加及时的审计建筑工程设计的变更和施工原材料采购价格,并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具体施工过程中、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安全隐患,以此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由此可见,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养,不断的强化其责任意识,以此确保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积极、认真的履行自身的工作。与传统的审计工作相比,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实现了审计行为前置,在审计风险发生前,便可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几率,突破了以往风险发生后才开展审计工作的模式。而审计工作人员是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企业应该定期的组织审计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此保证跟踪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腐败问题的出现。
        2.6做好竣工决算阶段审计
        第一,对工程竣工结算的金额进行仔细的核算,查看其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第二,在验收过程中,检查是否满足操作流程的要求,各资料的分类立卷处理怎么样,是否进行妥善的保管,资产的支付是否及时等。第三,竣工决算的报告编制是否全面、准确和合理。第四,概算的调整是否经过审批,依据是充足。在分析出超概算的原因之后,是否存在着擅自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和非生产性的投资规模比例现象。
        结语
        在当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工程造价工作也面临着理念和方法革新的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贯穿于工程项目筹备、施工、竣工的造价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将工程造价控制渗透到工程的各个环节,还能配合相关部门、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对实现相关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多数中大型建筑项目工程已经开始逐步使用跟踪审计方法,在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效益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需要建筑工程开发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与工程造价控制单位密切配合,进一步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功能,提高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轶群.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797.
        [2]刘建华.关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实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1191.
        [3]王立新.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23):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