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要点研究 石旭源2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隆达1 石旭源2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风景园林绿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其作为重点整治,能够提高城市的环境美化指标,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奠定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养护技术;要点研究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渐提上日程。要想建设美丽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为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宜居性,促进现代化城市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将绿化养护完美地融合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尤为重要。目前绿化养护以及施工技术,要想达到绿色和谐的风景园林施工目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对绿化养护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相关的建设标准,努力建设绿色、和谐、宜居的风景园林工程。
        1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性
        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加强风景园林建设,能够有效美化城市的形象,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效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城市的生态平衡,进而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风景园林建设,能够结合城市建设的目的,以有效体现城市当地的精神文明,进而形成独特的地域风貌,以增强城市的地域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在我国现阶段的风景园林建设过程当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我国风景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起步的相对较晚,缺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因而在景观风景园林施工过程当中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风景园林建设的效果。我国幅员辽阔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客观因素对风景园林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综合考虑到气候,温度,环境,土壤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强风景园林养护,以此有效增强风景园林建设的效果。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相应的施工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且相应的施工单位缺乏绿色植被养护的概念,进而导致我国风景园林的建设工作难以高效发展起来。
        2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团队不足
        施工管控是确保工程可以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主要内容是动工期间各种作业的真实情况,对此进行协调与指挥,以便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风景园林工程中,主要动工技术在于植物的规划与种植工作,因此需要在基于别的工程经验基础上,再加上植物学、生态学、设计美学等多个内容,所以施工管理团队需全面,才能及时、正确应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2.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缺乏整体规划
        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与绿色植被的养护分不开。我国传统风景园林艺术建造重视朦胧美、对称美,不同的植物生长习性不同,生长周期也各有差异。要想保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完美融合,就必须统筹规划处理整个施工过程,提前计划好风景园林规划布局。目前,许多风景园林工程在施工前缺乏整体规划,影响了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布局。另外,缺乏整体的施工规划,使得施工过程缺乏间期目标,阻碍施工进程,很可能会造成相关施工材料的浪费。
        2.3施工过程植被养护不当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因植被保护和种植不当,导致植物种植过程中无法健康生长,不断地重复换苗,既影响了施工进度,增加工程成本,更加降低了风景园林工程的效果。
        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要点
        3.1树穴开挖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有树穴开挖技术,在施工技术中,树穴开挖技术直接影响整体质量,施工技术高,植物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不达标的施工技术,会严重影响后期植物的成活率,还会导致维修费用增多。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要求,在树穴开挖前,先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规律,结合环境和气候等外界因素,衡量好一切相应的指标,为开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3.2有效栽植
        苗木运输苗木时,用塑料薄膜包裹苗木根部,以防土球散落和减少水分蒸发。栽植苗木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3.3保持土壤肥沃的技术
        土壤在植被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土壤决定了植被是否能够成功存活。土壤肥沃可以使植被茁壮成长,土壤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植被受病虫害侵袭、受天气影响等死亡。所以在养护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持土壤肥沃。保持土壤肥沃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土壤湿润,这就对浇水工作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浇水的时间一定要严格记录,在炎热的夏天要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间,避免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冬天要避免在晚上浇水,这样会使土壤结冰,温差过大导致植被死亡。在浇水的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工作,如果不能及时排水就会造成植被内涝,目前可以使用自然排水法和挖沟排水法。土壤的养分会逐年流失,所以一定要及时做好施肥,保证土壤的养分均衡,但也不能施肥频次过多,施肥量过多,会导致植被死亡。
        4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植物养护措施
        4.1整形和除草技术在风景园林园艺养护中进行植物
        整形,是为了控制植物的生长,从而让植物保持美观性。一般情况下,植物整形是针对枝条比较柔软一些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着不错的可塑性和韧性,可以在植物的幼年期进行整形。对植物进行修剪,是为了去除掉植物一些不符合自身生长规律的枝干,保证植物美观度以及健康性。此外,要保证风景园林园艺中植物生长不会受到杂草的影响,需要运用人工除草或是喷除草剂的方式,可以完成风景园林园艺除草的工作,以达到土清除杂草的目标。
        4.2灌溉及施肥处理
        风景园林各个施工步骤均完成后,便进入养护阶段。在该阶段以灌溉及施肥处理为基础内容。灌溉风景园林水必须适当,依据树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针对性地供给水分。充分考虑到气温环境影响,夏季较高气温状况下,水分快速蒸发,需保证灌溉的持续性。灌溉及施肥处理期间禁止在冬季夜晚及夏季中午灌溉。施肥处理,施工后期依据树种吸收肥力状况,肥量可适当减少,保证施肥合理且有序。
        4.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大规模的病虫害感染甚至会造成植物大面积的死亡,将整个工程毁于一旦。
        病虫害防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调查和总结工程所在地往年发生病虫害的情况,充分掌握当地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并且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②提高植物的多样性。由于不同植物感染的病虫害有所区别,通过植物种类的合理搭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降低植物的死亡率。
        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细心管理始终是第一位,必须认真对待每种植物和每个虫害病例。传染性病害需要人工施肥、喷洒农药,达到消除病虫害的效果,非传染性病害则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清理。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最终效果也会不同,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就要多分析植被的栽培技术,选择较为适合有效的施工方式,制定相关的养护措施,促进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国英.试分析风景园林工程中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5):46-47.
        [2]曲德生.风景园林施工设计及绿化养护技术要点探讨[J].居舍,2018(31):121.
        [3]戴舒.风景园林大树移植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4):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