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问题分析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姜晶 程智慧
[导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  陕西杨凌  712100
        榆林市榆阳区的芝麻香瓜,是葫芦科黄瓜属甜瓜种,按照生态学特性,属于薄皮甜瓜的小籽甜瓜变种(var microsperma Kitamura),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种子形如芝麻,还具有皮薄脆、肉质厚、口感细软香甜的特征。
        小香瓜也是大产业,芝麻香瓜产业对于榆阳区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与壮大,对于农民的脱贫增收致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鉴于此,本人对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一、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的现状:
        2019年,榆阳区蔬菜播种总面积7.46万亩,西甜瓜播种面积3.38万亩,其中芝麻香瓜播种面积0.98万亩;蔬菜年总产量15.84万吨,年总产值4.3亿元,西甜瓜年总产量10.29万吨,总产值4.58亿元,其中芝麻香瓜年总产量1.89万吨,年总产值3.07亿元(见下表、图),是目前榆阳区瓜果类农作物中效益最高的农产品。芝麻香瓜的引进,给榆阳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无异于打了一只强心针,彻底改变了广大农民认为种地挣不了钱、养不了家的囧境,因为芝麻香瓜皮薄肉厚、口感酥脆、香味浓郁,从2006年引进榆阳区栽培到成功上市,一跃成为水果市场上的新贵,其供不应求的火爆程度一度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现在芝麻香瓜已经成为榆阳区特色水果的代表而远销北上广深,是榆阳区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
        1、地理优势
        榆阳地理条件的优渥提供了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榆阳区属于典型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以明长城为界,长城以北属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5%,长城以南属黄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的25%;榆溪河由北向南纵穿全境,由此形成的河谷川道区约占总面积的2%,榆阳区土地资源广阔,耕地面积130万亩;年平均日照时长2600——2900小时,无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水资源储量6.8亿立方米。充足的光照、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无污染的沙质土壤都为芝麻香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生产优势。而榆阳区的区域优势也十分明显,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以及榆林市内的横山、米脂、佳县、神木相毗邻,榆阳还是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等国家级规划覆盖区,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区。
       
        2、经济优势
        蓬勃发展的榆阳经济解决了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销售问题,2016年全区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市辖区前五,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连续两年入选“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榆阳是榆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常住人口有66万(2017年),人均消费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3、政策优势
        榆阳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扶持助推芝麻香瓜产业发展壮大,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榆阳区积极构建“3+2+X”现代农业——“3”是指着力发展10万亩优质果树、10万亩优质饲草、10万亩大漠蔬菜的三大新型主导产业;“2”是指到2022年,全区肉用绵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逐步形成以湖羊、西蒙特尔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X”就是指鼓励各乡、村(社),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优质高效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培育新兴业态。而在这10万亩大漠蔬菜产业中就囊括了芝麻香瓜产业,由此可见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历年之最。
        三、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1、生产技术难题:芝麻香瓜忌连作,连年的种植生产使得病害频发,品质下降引起效益走低。
        2、设施投资大,资金回笼周期长:设施栽培芝麻香瓜比露地栽培效益高的多,因为日光温室栽培可以使芝麻香瓜抢占春节上市,效益极高,塑料拱棚栽培可以比露地栽培抢先1个月上市,所以种植户首选设施栽培芝麻香瓜;但是设施建设投资大,榆阳区塑料拱棚建设成本平均每棚1.2万元,日光温室建设成本平均每栋10万元,即使新建设施有政府的补贴政策,但前期还是需要种植户垫付资金,这对资金实力不雄厚的村子是无法解决的困难。
        3、极端气候的影响加重:近5年榆阳区在每年的4月上中旬均有1-2次晚霜冻,气温骤降至0℃甚至零下2℃,这严重影响了塑料拱棚芝麻香瓜的生产,因为芝麻香瓜对低温极不耐受,受冻便死亡,而此时普遍已经定植15天左右,生理上完成了缓苗和炼苗,随着气温和地温的提高长势很好,但是晚霜冻的骤现导致很多植株死掉,进而推迟了上市时间,降低了品质和收益。
        4、芝麻香瓜不耐贮藏和运输:采摘后常温保存4天外皮即变软从而丧失酥脆的最佳风味和口感,商品性大大降低,而全区大面积的推广发展和6-7月塑料拱棚和露地栽培的集中上市,造成本地市场严重饱和,售价很低;远销外地若用普通快递物流,必须采摘七到八成熟的果实,使用真空袋和冰块加以包装,且运输时间控制在5天以内,则商品性影响不大;若用航空运输则除新疆等特别偏远的地区外基本当天就可以送达,但是以上两种的运费都很高,这也极大地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
        四、对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品种改良的育种研究试验刻不容缓,根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提高芝麻香瓜的品质和抗逆性以及耐贮藏性、耐运输性,建立种质资源库,将芝麻香瓜产业做深做远。
        2、通过嫁接育苗克服连作障碍,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使用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活性,提高植株抗逆抗病性,从而提质增效,提高商品综合竞争力。
        3、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设施新建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政策能够连年跟进不中断;加强全区统筹规划,将设施基地建设整村整乡推进,保证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化生产。政策扶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让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多种市场主体有机结合,激发内生动力,激活各种生产资料进入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产业链条,多措并举使产业全面发展和壮大。
        4、建立完善农业保险配套政策和服务,对于极端气候引发的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减收,通过保险公司理赔来挽回种植户的损失,增强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
        5、和航空公司和大物流公司合作,探索航运和高铁运输新模式,着力解决集中上市销售难、价格低的问题。
        6、制定出台行业统一分级采收标准,明确优等、中等和差等果的产品质量标准和销售价格,维护市场秩序,抵制恶性竞争。
        今后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有效助力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的提质增效,推进我区现代特色农业高效发展。
        作者简介:姜晶,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第一单位),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第二单位).
        通信作者:程智慧博士,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