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智谷2#厂房装修项目空调系统设计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郑彦文
[导读] 摘要:工业建筑空调系统不同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厂房内空调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生产工艺,其次考虑人员工作环境,办公区域空调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区域内人员,因此,在做此类建筑的空调设计时,需要根据内部区域的使用性质、室内空气参数要求进行详细划分,设置合理的空调系统,以满足使用需求。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0050
        摘要:工业建筑空调系统不同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厂房内空调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生产工艺,其次考虑人员工作环境,办公区域空调系统主要服务对象为区域内人员,因此,在做此类建筑的空调设计时,需要根据内部区域的使用性质、室内空气参数要求进行详细划分,设置合理的空调系统,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介绍了丙类厂房空调系统的划分和设置情况,重点介绍了洁净厂房空调系统的设置情况,同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从经济性、实用性等多个角度,在空调系统、冷热源的选择方面进行了论述。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字:洁净厂房净化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划分;空调冷热源
        引言:
        工业建筑作为建筑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工艺的要求对空调系统选择的权重较大,其中洁净厂房及其附属区域的要求分类较多。由于净化空调送风量较大,设备容量较其他空调末端有显著增大。当洁净厂房面积仅占整个工业厂房面积一小部分时,如果整个厂房全部使用净化空调,将会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因此,需对整个厂房各区域冷热负荷特性和空气品质要求进行详细分类,配置合理的空调系统。
        1.金桥智谷2#厂房装修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东南侧,为内部装修改造工程,涉及区域为1~5层区域内部平面,总装修面积约8473平方米,其中包括试验区、办公区、洁净厂房、库房等。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根据工艺要求,使用过程中无爆炸危险性,耐火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50年。
        2.空调系统
        2.1设计参数
        2.1.1 空调室外设计参数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地区,纬度 N34°17′,经度 E117°09′,海拔高度41米,冬夏季大气压力分别为10221Pa、10008Pa,最大冻土深度:21cm,大气含尘浓度(≥0.5μm):20×107pc/m3:。
        表1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2.1.2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见下表
        表2 洁净厂房室内设计参数
       
        表3 研发室、走廊室内设计参数
       
        表4 机床区室内设计参数
       
        2.2.空调系统划分
        本厂区承担产品研发、生产、试验、储存等基本功能,根据不同区域生产要求,进行空调系统设计和系统划分,考虑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的经济性等因素,将空调系统划分为以下系统:
        (1)SMT生产车间采用净化空调,以确保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国标8级中对粒径0.5μm要求的最大浓度限值;
        (2)研发室、走廊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方便使用管理,冷热源装置均为空气源热泵式冷热水机组,夏季供冷,冬季辅助供热;
        (3)机床区采用恒温恒湿空调,由于对温湿度控制要求较高,与大楼其他区域冷热负荷特性不同,因此冷热源装置采用直接膨胀式机组,不与其他区域共用同一系统。
        3.洁净厂房要求和空调通风系统设计
        3.1.SMT车间功能要求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要求生产车间空气洁净度为10万级(美标,单位PC/ft3,对应国标8级),对温湿度的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
        3.2.SMT车间空调通风系统
        二层SMT车间建筑面积259.79m2,吊顶高度3m,工作人员30人,送风换气次数为15次/h。
        3.2.1 风量计算:
        (1)新风量计算:
        车间全面排风换气次数为1次/h,为保证室内相对正压10Pa和补充排风,新凤换气次数为3~5次/h,新风量为
        LX1=S×h×(3~5)=259.79×3×(3~5)=2338.11~3896.85(m3/h)(1);
        工作人员需要的人员新风量为LX2=N×40=30×40=1200(m3/h)(2);
        取二者中的大值,即LX=3896.85 m3/h(3)。
        (2)送风量计算:
        根据热湿负荷计算的送风量为:LS1=21798.945m3/h(4);
        满足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的送风量为:LS2= S×h×15=259.79×3×15=11690.55m3/h(5);
        新鲜空气量(a计算结果)为:LS3=3896.85 m3/h(6);
        三者取大值,即LS=21798.945m3/h(7)。
        3.2.2 组合式空调机组
        (1)空调机组组成部分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
        鉴于送风量大、空气净化等级高、气流均匀等要求,本车间设置组合式净化空调,内设表冷段、粗中效过滤段、加热段、湿膜加湿段、送风段等处理段。其中表冷段接大楼空调冷热水系统,可实现降温减湿;加热段接大楼供热水管,可实现等湿升温;冷热盘管进水口均设置电动二通阀控制水流量。组合式空调设置于专门的空调机房,减少维修产尘对车间设备的影响,降低车间内噪声。机房内组合式空调侧边留出空调等宽的间距,以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车间内部气流组织总体为上送下侧回,空调送风管吊装于车间吊顶内部,通过吊顶上均匀分布的高效过滤送风口,将处理后的空调风送进车间;空调回风口设置高效过滤器,装于车间下侧离地0.3m处,通过侧墙安装的回风管和吊顶内安装的水平回风管接入空调机房,与新风管一同接入组合式净化空调混风段。
        (2)空气处理过程
        冬夏两季空气处理过程为: a 冬季: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等湿加温后,等焓加湿,达到热湿比线上的送风状态点后,送入室内。b 夏季: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经过表冷段降温减湿后,至热湿比线与90%相对湿度线叉点,送如室内,即采用露点送风,经计算送风温差不大于10℃。组合式净化空调空气处理流程见图1。
       
        图1  SMT车间空气处理流程图
        1.排风机 2.定风量阀门 3.70℃防火阀 4.下侧回风口 5.顶部送风口(带高效过滤器) 6.表冷段 7.粗中效过滤器 8.送风机 9.加热段 10.湿膜加湿段 11.净化空调箱体 12.上部排风口
        4.机床区空调通风系统
        一层机床区分为两个区域,建筑面积分别为122m2和185 m2,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风冷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室内机为柜式机组,落地安装于机床区侧墙,室外机(风冷冷凝器)置于屋面,方便安装、维修。室内机机组内部设降温减湿、电加热、电极加湿等处理段,在出风处设置中效过滤器,以实现空调区域内部空气温度、湿度独立控制,同时保证送风空气质量。除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外,各区域设置新风系统、排风系统,新风在送风中的比例不大于10%,排风量为新风量的80%,排风口设置高效过滤器。机床区室内气流组织形式为上送侧回,空调送风管从室内机顶部接出,吊装于机床区顶部,通过顶部均匀分布的条缝型送风口送至工作区域,由于机组设置于车间内部,回风可直接从机组下侧方回风口进入机组。为保证恒温恒湿空调的使用效果,对建筑专业提出提高围护结构热惰性的要求,避免因外墙保温效果不足、厚度不够引起外墙传热过大的波动性。
        5.研发室、走廊空调通风系统
        二至五层研发室、走廊,总建筑面积4474m2,主要为研发人员工作时间活动区域、车间内人员非工作时间活动区域,空调系统主要考虑人员舒适性,和各区域控制灵活性,因此研发室、走廊区域的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走道、卫生间集中排风。
        各层设置小型新风机一台,吊装于设备间顶部,新风室外进风口均设置防虫网和粗效过滤装置,新风机出风口主管设置消声器,以降低气流噪音。室外空气处理至室内空气状态点等焓线,新风不经过风机盘管,支管直接将其送至空调区域,避免受室内风机盘管运行情况的影响,同时降低室内风机盘管设备负荷。
        6.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两管制系统,主管采用垂直异程、水平同程,各楼层水平出水主管安装平衡阀和能量计,末端采用风机盘管和四台新风机组、一台组合式空调,设备入口均设置电动二通阀控制水流量,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布置在二~五层研发区、走廊,组合式空调布置在二层空调机房。
        7.空调冷热源
        各空调区空调冷负荷为:SMT生产车间:43kW;机床区:19.52 kW和38.85 kW;研发区和走廊:680kW。其中机床区采用两台直膨式恒温恒湿空调,名义制冷量分别为19.6kW、39kW。SMT生产车间、研发区和走廊共用大楼冷冻水系统,冷热源采用12台风冷涡旋冷热水机组(名义制冷量为65kW每台),均设置于屋面。根据最新热工设计规范,徐州市采暖期天数为84天,接近90天,项目所在地有市政供暖管网,本项目考虑供暖,同时风冷涡旋冷热水机组可在市政采暖非供热时期辅助供热。
        8.结论与建议
        工业建筑通风空调设计关乎生产质量、生产效率、生产人员身体健康,同时生产工艺分类繁杂,需要设计人员对原始设计资料细致分析,继而提出合理、适用的方案。本项目了解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划分,洁净厂房、机床区、研发室等区域设置三种不同的通风空调系统,仓库等区域仅设置通风排烟系统。该项目空调冷热源布置相对集中,且均设置在屋顶,除净化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外,其他空调设备均吊顶安装,不占用原本就紧张的生产用房空间。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2008:1565
        [2]GB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S]
        [3]徐伟,吴少雄.基于6σ的SMT切换流程优化[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4,(01):8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