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罗杭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罗杭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建筑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行业业务拓展的同时还要时刻的注意建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建筑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行业业务拓展的同时还要时刻的注意建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事故
        引言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水平和效益。所以,当前建筑企业就要注重施工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引进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强化安全施工设施建设,提升安全技术管理,加强监管整个施工流程,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弱
        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施工人员参与,只有保障他们的安全,才能够让施工顺利的进行下去。所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岗位技能,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都存在不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只是经过熟练工简单讲解之后就到现场工作,他们的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普遍较弱,觉得只要自己不出事就没事了,并未全面意识到自身职责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企业对于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也不足,对于部分新招聘的人员并未组织他们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使得他们在施工中就会出现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人身安全,还会影响到他人的人身安全。
        1.2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运转,只有保证制度有效实施才能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驾护航。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企业及员工缺乏正确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除此之外,从管理层面来讲,安全管理体系存在很多漏洞,监督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责权不明确,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脱。对于施工人员,没有安全预防意识总是抱着侥幸心理,不能正确认识身边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致使安全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1.3 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不足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规模不同的机械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钢筋加工机械、圆盘锯等,这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部分施工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缺乏重视,无专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或管理人员自身经验不足,特别是特种设备没有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监管缺失,出现带病运转,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这就会使得一些机械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旦造成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信誉、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负面影响[1]。
        1.4 缺少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人才就是企业间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国内建筑行业还没有科学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这和施工单位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有很大的关系,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间接加大施工管理难度,给施工管理质量带去消极的影响,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2.1 增强安全意识,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是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工作开始之前,施工现场的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使所有的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要树立起安全保护措施,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在施工现场周围布置好警示标语和警戒线,时刻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问题。另外,还要提前制定好应对一些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避免出现由于处理不及时而导致施工现场发生混乱,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例如在深基坑开凿启动起来,由于开凿深基坑作业的特殊性,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地下作业的工作人员的作业熟练程度、防护措施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确保地下施工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才能进行地下作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施工现场的各项设备的完善和正常运行,由于施工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案例的出现就要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2]。
        2.2 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之初应该把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放在首位。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在有序、有保障中进行,只有做好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其他方面工作才能在预期当中完成。要想让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还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做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责任明确,做到安全问题大家负责,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要求专门人员监督管理。建立与管理检查制度相应的奖惩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进行惩罚,对于表现出色的也要进行及时具体的奖励。
        2.3加强施工材料及设备的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类型的多样性,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施工现场。这些施工现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特殊性。对于这些特殊的施工现场,对于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管理就十分重要。例如在一些施工现场存放有大量的钢材等材料,钢材具有体积庞大,质量重等特点,如果存储不善的话,导致钢铁等施工材料从高空落下,极易造成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威胁[3]。此外,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同样需要引起施工方的重视。
        2.4 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施工单位采取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来降低事故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类应急预案和施工事故现场处置方法体系。做到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全面、及时的处理,寻求合理补救措施,控制事情造成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安全管理机构做好对现场施工安全事故的管理,平时加强对施工人员防范现场安全事故的演练,培养施工人员面对安全问题时的应急反应能力。
        2.5 引进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就对安全管理人员对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注重专业安全管理人才的引进,其应具备充足的安全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技能水平、丰富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更新和创新,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就整体上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4]。
        结束语
        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如今依然突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应转变传统安全思维模式,在落实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安全隐患主动出击,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健全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绎乔.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32):256-257.
        [2]张宏.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河南建材,2018(3):380-382.
        [3]张克良.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应急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3):128.
        [4]陈业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与策略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6):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