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的三个着力点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新纪实》2020年第3期   作者: 车华
[导读]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勇气和力度,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不能放松,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不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完善和落实以党建促脱贫的制度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5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勇气和力度,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不能放松,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坚持不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完善和落实以党建促脱贫的制度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脱贫攻坚既是一个标志性指标,能够核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同时也是一项底线任务,需要不折不扣的坚决完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如期实现全部脱贫,是党中央把人民放在至高位置,是对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保证如期实现。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扶贫工作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使得千百年来萦绕中华大地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解决,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的脱贫奇迹,也将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贯穿其中。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矢志不渝的美好愿景,需要全人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当前已经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处于最紧要的关头,而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关键在人。从以往的脱贫攻坚工作的检查通报情况可以看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战的进程。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决同脱贫攻坚领域的一切不正之风作斗争,狠抓作风建设,以扎实正派的工作作风促进脱贫攻坚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政治上守初心、担使命、敢担当,时刻对照党章党规,提高党性修养,注重和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目标责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面对剩余脱贫任务的艰巨性,要防止产生放松懈怠的麻痹心理,防止在思想方面和作风方面的消极应付心理,更要及时纠正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不正之风,对顶风作案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加大问责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脱贫攻坚氛围,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通过持续不断的正风肃纪,加大各级脱贫领域的执纪监督,对重点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持续脱贫攻坚领域的高压反腐态势,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危害较大的、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时刻把好把牢脱贫攻坚的关口,将“严”字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提供坚强保障。第一,针对脱贫领域的监督组织建设,要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意识,提升纪检监察机关的执行力,对标脱贫攻坚的各项目标任务,及时清除不利于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各种因素。第二,针对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和腐败之风,要紧盯重点领域的重点问题,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加大巡视力度,坚决查处弄虚作假的各项问题,坚持纠正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倾向,用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督促和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严守底线、严格履责。第三,要不断加强巡视整改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坚持巡视有力、整改到位,对于脱贫攻坚领域的典型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实查处,及时梳理和归纳突出问题,坚决整改到位,严把纪律关口,运用监督执纪的威慑力,提高政策的执行力。
        二、完善落实制度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2]中国的脱贫攻坚行动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界为之惊讶和赞叹的成绩,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脱贫攻坚事业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脱贫攻坚纳入三大战役进行统筹部署,积极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贫困面貌,争取实现全民族的小康。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这是对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探索。精准扶贫要求实施扶贫工作要注重找到贫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从而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脱贫攻坚领域的制度机制。加强构建全方位立体抓扶贫的工作格局,并严格落实这种工作机制的责任机制,狠抓项目落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抓党建促脱贫带来的实际效果。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扶贫方式,开展多类型的扶贫策略,包括易地搬迁、帮扶就业、教育扶贫、生活保障等,同时还要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扶贫事业,构建长期有效的扶贫机制。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做好脱贫攻坚的政治任务,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同时,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纪律上、作风上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完善以党建促脱贫,以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时要加大基层党组织的整治力度,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党的基层组织,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树立纪律意识,严明政治纪律,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肃查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把作风建设的成果体现到脱贫攻坚实践中。切实发挥追责问责的震慑力,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并形成环环相扣、坚密衔接的责任链,确保主体责任层层落实、有序推进。同时,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领域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党员干部的脱贫成就和业绩,并严把选人用人关,让真正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优秀人才充实脱贫攻坚事业的干部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三、从严要求真抓实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3]脱贫攻坚要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脱贫攻坚与全面从严治党齐抓共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而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牢记使命与重托,强化政治责任,层层抓党建、层层抓落实,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着力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短板,确保帮扶政策落实,扶贫工作扎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个年头,攻克脱贫攻坚中最难打的“堡垒”,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第一,加强责任落实,务实做好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进一步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级党组织要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增强责任感,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真正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做细、做实、做好。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中。第二,全面真抓实干,确保帮扶工作扎实。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我们面临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是更加难啃的硬骨头,更需要实打实干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既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又要多管齐下制定科学的行动规划实现精准脱贫。第三,严格把关,保证脱贫结果真实。扶贫工要想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就不能有半点虚假。各级党组织要从严从实落实好扶贫政策,利用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在坚持稳定脱贫的基础上提高脱贫质量,切断返贫的“退路”。与此同时,要顺应脱贫攻坚工作的阶段性安排部署,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从政治上强化各项监督,结合日常监督,构建起脱贫攻坚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效机制,保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16).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年3月9日.
       
        【课题研究】本文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资助项目“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前沿问题研究”(18ZXYB01)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