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严艺华

发表时间:2020/7/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期   作者:严艺华
[导读] 阅读教育一直都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下

        摘要:阅读教育一直都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组成之一,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下,老师越发看重对阅读教育的创新与研究。在这个环境下,论文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角度着手,探索群文阅读教育对策。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
        前言:在目前我国的课程体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脱离不了各个学科的实际课程。因此,在这个环境下,发展出了基于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等等。而在小学语文课程教育过程中,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才是语文课程的价值体现。所以,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怎么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育素养。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关于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教育部2014年所发布的《有关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究设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其实主要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个阶段教育过程中,逐渐养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必需品质以及综合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语文教育中的主要表现。“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下体现出来的个人语言经验以及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等的综合表现,”其中主要分为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四个方面。
二、当前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通过对小学群文阅读教育实践的研究发展,小学群文阅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容模糊,在进行群文阅读教育的老师,围绕核心进行的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其他的要么是围绕章节主题,要么围绕单元目标,或者其他。第二,文本组合不科学,大多数老师以为群文阅读不是对单一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而是围绕三到四个或者更多的文本进行教育。可是,这并不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第三,构建目标单一。与传统阅读相比来说。大约百分之三十的老师以为群文阅读更加重视构建,百分之四十的老师以为群文阅读着重于阅读方式的养成,百分之二十的老师以为群文阅读只是单纯的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只有一部分老师对于群文阅读教育的核心有一定的认识,可是,还是不够全面。因为小学群文阅读教育的目的不单单在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其中还包含语言、审美、文化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1]。
三、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议题
        例如在“语言构建与应用”方面,可以从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与不同文体等等方面组成议题。在结构形式方面,小学教材之中的课文结构通常是总分、并列、递进以及对照这四种,老师可以根据教育目的,采用三个或者以上比较经典的文本,围绕文本构建进行议题制作,进而协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对文本结构进行了解。

在表达方式上,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所阅读的文本从一朝着多种类发展,能够在文本比较过程中锻炼表达能力,“故事的矛盾”“寓言故事中的神奇生物”“文章中的空间结构”等等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关键词上,通过感受字词的使用,进而构建、运用语言。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应当有针对性对明确议题,使得学生从中得到进步。
(二)合理组合文本
        例如在“语言构建与运用”方面,因为文本数量过多,无形之中给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可是,根据议题采用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文本,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经典规律以及体裁多元化上,就能够有效有效的实现教育目的。什么是经典规律,主要是指拥有一定规律性的文本结合在一起,使得阅读能力不足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表达方式、结构等等存在明显区别的文本之中,进而达到教育目的。比如议题“有趣的数字诗”,老师在文本结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当要考虑到数字诗所具备的经典性,例如《百鸟归巢图》《一字诗》《雪梅诗》等等,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有效的发现文本的一致性。此外,能够凭借议题采用合适小学生却不同体裁的文本,例如诗歌、寓言、神话、散文等等,通过比较,加快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梳理。例如议题“小小说的意外结局”,能够将《雪夜》《星新一》《床》等等小小说结合在一起,通过小小说的结局,使得学生对于意外之举有足够的认知。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应当通过类似方式进行[2]。
(三)建构多元化
        例如在“语言构建与应用”这方面,为了提升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可以通过设计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议题上,同时根据文本组合进行深入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语言表达、文体、结构等等方面的认知。在重视语言特点的过程中,回到文本中去,找寻作者是怎么表达的,进而加强对语言表达的认知。比如“反复结构”这一议题,可以采用《七颗钻石》《渔夫与金鱼的故事》等等,老师引导学生对这几个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同时谈谈感受。在从中选择一篇,对其中的情节进行整理同时加以阐述,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其他的故事进行梳理。结束后,老师指导学生对故事的情节图进行观察,进而发现它们一致性为反复结构,接下来对文本语言特点的认知就更加全面了[3]。
        结语:总的来说,为了彰显语文课的作用老师应当加强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改革过去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构建与使用情况,构建对学生更加有价值的核心培养方式,同时落实到语文群文阅读教育过程中取,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审美、思维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秦荣.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9,(9):260.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9.09.257.
[2]赵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9,(8):41.
[3]张秋凉.浅谈弘扬吉纤"五种精神"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魅力中国,2019,(31):396-3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