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技术分析要素探索黄惠萍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5期   作者:黄惠萍
[导读] 伴随着施工技术的成熟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发展进步
        摘要:伴随着施工技术的成熟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发展进步,在促进居民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与进步。其中,公路运输作为陆上交通的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其施工质量对于车辆的正常通行、居民的出行安全以及货物的运输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市政公路的工程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质量安全。本文分别通过控制路基填料的含水量、路基施工的测量、劣质土壤处理技术、填方改良技术、路基的排水处理、压实工艺等多个施工维度与角度,对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
关键词: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众所周知,路基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公路的坚实程度:坚固而稳定的路基可以减少公路的变形、塌陷等意外情况的发生,进而保证公路的通畅和行驶车辆的安全性,而路基不好,则会给通行车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出行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市政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对路基的建设进行严格的施工与质量把控,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施工计划确保工程质量。
        1市政公路工程中对路基施工质量的要求
        (1)要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市政公路工程中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公路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现阶段市政公路长期受着超荷载的压力,而且不同地区的公路也在不同程度的受着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市政公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逐渐的降低,最终使公路发生凹陷变形等问题,所以在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满足我国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2)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市政公路路基的强度也会受着超荷载以及外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减弱,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施工方案提升公路路基的强度。
        2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城市的人流量与车流量也在呈逐渐增长的趋势,这样就会导致市政公路所承受的荷载力越来越大,路基在这种巨大荷载力的压力下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市政公路出现了变形、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政公路的美观,也影响着正常的交通,甚至会引发一些公路交通安全事故,所以在目前市政公路工程中有效地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而路基作为市政公路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对于市政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市政公路路基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市政公路在使用过程中的承载力,也就加强了市政公路适应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这是提升市政公路质量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做好市政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公路质量保障公路交通安全,也是现阶段城市发展中对公路质量的必然要求。
        3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技术探讨
        3.1合理控制路基填料的含水量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是含水量。市政公路施工时,为得到最优的土方压实度,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区间可以分类为:粉质低液限砂士为12%~16%;细砂、粉质低液限砂土、粉质中液限粘土、高液限粘土为9%~l2%。对于纯砂、砂砾石等非粘性土来说,采用常规压路机进行碾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为砂是一种松散状集料,由固态(砂)、气态(空气)、液态(水)三相构成,其显著特点为凝聚性极差,过度碾压易产生液化。为保证压实效果,可先用水冲密实法,使砂石充分饱水,然后就近开挖试坑,通过坑内放置的网状过滤层,用抽水机将水抽干。稳定后,再采用轻型振动式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含水量可控制在10%左右,压实厚度、遍数、加水量参照试验段压实参数施工[2]。
        3.2做好路基施工的测量
        (1)纵断面的测设:根据已建立并复核的施工控制网,将设计图纸上路基中轴线测设放样到地面上并复核该数据,再进行路基各特征点测量。测设必须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根据设计图纸,在线路中桩的水平高程点明确后,按设计数据计算出各中桩地面的设计高程,并分段测设出该设计高程。测量方法可选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路基中线的测量方法可采用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坐标法。

(2)横断面的测设: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其中桩两侧横断面方向上地形高低变化点间的高差,并绘制成图。
        3.3劣质土壤处理技术
        在具体的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劣质土壤,对于这些劣质土壤来说,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直接应用的话,必然会导致其路基的施工质量受损。因此,劣质土壤处理技术就成为当前我国路基施工中极为关键的一类施工技术措施。具体来说,劣质土壤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处理手段:(1)直接夯实法,即采用专业化的夯实机械设备,针对这些劣质土壤进行夯实操作,发挥改良劣质土壤的作用和价值[3]。(2)化学处理手段,即针对劣质土壤喷注一些化学材料,进而改变其特性,一般来说,常用的材料有石灰、水泥等。这些材料的使用主要就是降低劣质土壤的水含量,并且提升其密度和强度。(3)物理处理手段,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劣质土壤改良技术方法,主要手段有沉桩、通电、预压等。该方法最主要的改良目标就是劣质土壤的凝聚性,提升其稳定性。
        3.4填方改良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中,填方改良技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就是针对路基填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确保填方的价值和意义。该方法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整个路基结构的稳定性,而最为常用的材料就是合成材料,充分运用这些合成材料的特性来提升其承载能力。具体来说,填方改良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的手段措施:(1)针对土壤的剪力强度采取恰当的措施提升强度,进而保障其稳定性。(2)综合运用土壤和添加材料之间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的运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剪力阻抗,进而最终也能提升其稳定性和强度[4]。
        3.5路基施工的排水处理
        为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与使用效果,必须做好施工排水处理。当路基土质是高含量有机黏性土,因其自身的隔水性好,具有较强不透水性,可以利用水平砂垫层和竖向排水结构组成的立体三维排水系统。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浆砌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等施工工艺。地下水量较大时,可安设透水管以顺利排水。
        3.6路基压实施工技术
        (1)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碾压设备,同时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碾压方法和碾压次数,并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2)在市政公路工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路基的强度,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进行压实施工时都是采用先轻后重、先低后高以及先两侧后中间等压实原则来进行[5]。
        结语
        路基层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层,承受着由路面层传递而来的全部荷载,所以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寿命。近年来交通车辆超速超载现象频发,直接影响公路路面路基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到交通与人身安全,所以在路基施工中,应严格要求每一道施工工序环节,确保提高路面强度,减少塑性变形、渗透系数、饱水量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变形并增加公路稳定性。希望上述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观点,能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艾程.市政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34-35.
        [2]王治法.市政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234-235.
        [3]巫升华.在市政公路中路基压实施工及质量控制关键探析[J].四川水泥,2019(04):78.
        [4]傅曦.市政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6):65-67.
        [5]武强强.探究市政公路路基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9,45(08):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